2022年高考复读生猛增将达200万2023年高考人数将达1200万
今年我大儿子高考失利,只比一本多了83分,本来是要复读的,学校费用全免每个月还补助500元,想冲个985,不过后来想想吧还是算了,走了个211,去大学再努力吧。
贵州的211分数会这么低?你说的是本线还是特招线?山东的话特招线上83分能上稍差点的985-本科线上83分,也就普通二本大学!哎我同事的儿子去年考的一本没去上结果今年还不如去年[泣不成声]。
是啊,我一个朋友的儿子复读后比去年还少考了20分。我也贵州的,我儿比一本线高出整100分,都报不了211(贵大除外)。你534分还轻松走了个211,真不知道你走哪门子211。
贵州这么高,超重本线100分都正不了211好专业。211好专业进不去,天坑,调剂,或中外合作有可能。西南交大去年压线好像568,中外合作低点,今年没敢填,不清楚。走个211已经很好了,高考是大考,这说不清楚,只要不是考砸了,能走就走,实力在,大学努力,考更好大学的研究就行了。
复读一年,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我们家孩子今年也高考,但成绩也有点不太理想,被华南理工大学电气类录取了,但他喜欢电子信息类,还是有点遗憾。只有到大学靠自己努力了。
是啊,不会填报志愿的就高分低就好了。太幸福了!四川这分数能上个好二本好专业都不容易。。
社会宣传只有985、211毕业才能找到工作,所以考不到就复读、再复读…….大家一起卷卷卷……
什么叫卷呢?像职高中专,蓝翔技校就不卷的,没有竞争的地方说明不行。高考成绩出来,我第一反应就是复读。省重点高中最好的实验班,高三一年的各种考试从来都是学校名列前茅的,高考却至少校两百多名,太不甘心。但明年教材全部由苏教换人教版,孩子这次失误了,压力也会增加,冷静下来还是决定先填志愿,如果能被985录取就去上学,大学再努力。好在录进了985,让他在大学认真学习,弥补高考的失误吧。
复读生不多增加的高考生都是职业高中的学生,像人口大省将近十五万职业高中学生报名参加高考,走单招上大专。加上专升本学生更生,只有五百多万的青海。职高学生专升本学生报名参加高考的一万多人,应届高三毕业生四万二千人复读的两千人,高考总报名上六万。比二千多万的京沪报名人数多得太不可思议。
河南复读生会增加,身边好多二本或低点的都复读了,两年后要改革,就明年一个机会了,后面也不敢尝试。
怎么改革?不给复读?
你看到的新闻就是下面这图片这个吗?不对,我力量发布权威的新闻,不是200万,实际数字是250万,我的新闻是最权威的,没有之一,信不信有你,反正你比较轻信别人。
高考的复读明年就截止了!政策调整教育规划,没有什么一本二本大学,只有高职和普通大学两种模式!
你信当然可以!我可相信社会市场则分得很清楚,985,211,一本,二本,三本,大专,高职等!
再过十年还是985/211/一本/二本。改变是形势,就业时,社会点头才是真正的价值!到就业时拿个三去和人家211比,你也会间接被骂的!
综合2015年孩子出生率看,明年高考竞争更激烈。不要担心,还是应届生考得好一点,复读生大多数都是学习能力不怎么样的,只有极个别是没有考到心中理想学校而复读。
感觉这个数字差不多,我们在东莞,我们家的也在复读,没办法,孩子一本不读,非得211985才行!据我了解到的大致情况,就东莞这一个地方,复读生最少也得4000,我儿子学校得有67百个,还有几个民办学校都是八个班、十个班的复读生!我们复读的学校600复读的人不少。
复读生是对下届学生最不公平的,占用***。
今年新高考一卷数学难,很多“学霸”感觉没发挥好,习惯被称为学霸家长的父母也感觉没面子。反而数学成绩一般,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正常发挥。
说实话这些复读生早就该整顿一下了,有些复读生都复读2-3年,应届生上三年高中,而复读生他们高中上5-7年这样是不是对应届生不公平,让他们不要和应届一起高考,让他们和成年考试一起,让他们元月份考试这样就给应届生多些机会[灵光一闪][灵光一闪][灵光一闪]。
建议复读生应该有所限制,被大学或本科录取过就不该复读,落榜可以复读,来年分数要比别人高。
别的地方我不了解,就我们这由于今年出题的原因,好多发挥失误高分复读的,志愿都没报,河南每年招一万左右985,估计今年最少有五分之一复读。
今年很多大学招生分数线下降很厉害,还有招不满的,本身就是问题,估计在填志愿时就想着复读准备!明年高考看来竞争更激烈!
以前没关注过复读生,一直以为青岛不允许复读,没有复读生。今年我家孩子高考,我才知道好几个朋友的孩子今年复读了,还有我家孩子的初中同学也有几个今年复读了!
我家孩子也是2023年高考,亚历山大啊!但以往很多复读的来年并没有高出多少分,我觉得尽量不要复读,复读压力太大,大学应该不是唯一出路!
复读生跟应届生同分录取的话真心感觉不公平,是不是可以出台什么规定,复读生要比应届生高10分录取?
复读生年年都会有,各地区大致占比20-40%,不用在意。
我们这还是老高考,几个朋友包括我自己孩子都是今年高考,没有成绩特别拔尖的,聊起这事大家的共识是今年能上一定走,不复读,明年最后一年老高考,后年改革,复读变数太大。
是真的,广东每年复读人数近20万,应届生就60万。
得感谢河南和河北,这两个省能贡献复读生百分之四十!这么多人复读这个数据显示真切吗,头大了,我女儿2023届高考的。
我闺女明年高考,看到这个我脑壳疼。不可怕,本来成绩就不咋地才选择复读,高考失误很少。
今年的复读生比往年多吗?每年都差不多吧!
有的,今年广东本科线50分以下走公办读不了本科,大部分都去复读,我家我有一位。
确实很多,朋友孩子572过本50来分也复读了。
你们觉得呢?欢迎评论点赞加关注下方留言讨论。
2023年高考人数大概是多少
其他信息:
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范围在1132—1198万之间。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预计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是1200万左右。 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预计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中在校学生人数统计来看,2020年高一年级(2022年应届高考生)人数为8767742人,但实际2022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193万人。 统计人数只是报名人数的73%,剩下的27%的人从哪里来的呢?其实这里面还包含了对口招生、高职单招(中职生的高职高考)、复读等人数。 再对比一下2020—2022年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和高考报名数据: 按照73%—77%比例范围来看,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范围在1132—1198万之间。不过,具体的数据还是以后续教育部官方公布为准。 全国历届高考人数 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是多少 中国教育在线发布《2022年高招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1193万人,比2021年增加115万人,无论是净增长人数还是总人数均创下历史新高。 2022年高考,全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总报名人数是1193万人。比2021年高考1078万人,净增长约115万人。 而实际上,参加2022年夏季高考的总人数是947万多人,约占全国高考总报名人数的79.38%。即4/5左右。 2021高考人数统计全国多少人 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相比去年多了7万人。考场、考务人员数量相应增加。 2021高考报名人数较去年均有增加,从整体趋势来看,突破千万几乎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更有可能再创新高。 从目前公布2021年高考报名人数的多个省市上看,河南考生依旧破100万,稳居第一;广东考生接近80万,排在第二;四川、河北、湖南、山东考生都超越50万;上海7万考生,创近几年新高。 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 全国高考就要开始了。今年高考报名人数1071万人,比去年增加40万人。全国将设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这是***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随着考期的临近,各地的考试准备工作也基本完成。
2023高考复读生有多少人
2023高考复读生有多少人如下:
目前,各省市2023年高考人数已经出炉,全国高考总人数在1200万左右。其中,河南有125万高考生,是全国高考人数最多的省份。四川77万,列全国第二位。河北75万,居全国第三位。
高考人数最少的省份是***,只有0.89万,不足1万人。其他人数较少的省份,依次是青海、上海、北京、天津、海南、宁夏,高考人数都不足10万。
令人意外的是广东,人口基数全国第一,达到1.26亿,但高考人数只有70.2万,列全国第四,只及河南的56%。
另一个人口大省山东也是如此。山东人口基数是1.01亿,比河南人口还多,但高考人数只有59.88万,列全国第八,只及河南的47.9%。
挖掘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原来是部分省份高考复读生人数过多造成的。
以2022年统计数据为例,河南115.8万考生中,竟然有复读生45.74万,占全省高考生总数的40%左右。
山西,复读生占35.57%,居全国第二。广西,复读生占33.10%,居全国第三。安徽,复读生占32.88%,居全国第四。四川,复读生占31.67%,居全国第五。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近1200万的高考生之中,竟然有242.2万是复读生,占高考总人数的20%左右。
反观经济发达省份江苏、广东、浙江,复读生占比都不高。北京、上海、天津三大直辖市没有上榜。
看来,高考仍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晋升通道。同时,受当地人口基数、高等教育***、国家政策、教育文化观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较大。
2022年高考人数和2023年高考人数
1132—1198万之间。
022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预计2023年参加高考人数是1200万左右。对比一下2020—2022年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和高考报名数据:按照73%—77%比例范围来看,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范围在1132—1198万之间。报考人数靠前的省份:1、2022年河南参加高考人数达到83.3万人。2、2022年广东参加高考人数为72万人。3、山东2022年山东参加高考人数为65.7万人。
2023和2022高考人数对比
2023和2022高考人数对比如下:
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范围在1132—1198万之间。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预计2023年参加高考人数是1200万左右。
对比一下2020—2022年普通高中在校人数和高考报名数据,按照73%—77%比例范围来看,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范围在1132—1198万之间。
对于2023届的考生来说,这并不是个好消息。各院校尚未发布招生简章,但根据往年来的招生***预计,2023年各大院校的招生名额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在招生人数变化不大的情况下,高考报名人数的增多,就会导致高考的竞争愈加剧烈,对于2023届考生来说,仅凭高考成绩来报考自己想要去的院校,就不再保险了。
高考填报志愿指南
1、了解专业信息。在选择高校和专业之前,我们需要对各种高校的专业信息、教学质量、学科水平以及师资力量进行详细的了解,透彻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确保自己的专业选择合适、符合自身未来发展规划。
2、报考的高校、专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选择。考生除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高校之外,还需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例如家庭经济、心理承受能力、学习成绩等,可以选择具有优势的院校或专业,或者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学校进行报考,平衡自己的选择和学前的实际。
3、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要认真审题,了解各校对考生的录取条件和要求,选择自己符合的高校和专业,注重自己的个人优势和机会,争取最佳选择。
4、听取家长的意见,但是决策权仍在自己手中。在考虑报考高校和专业时,可以适当咨询父母或老师的意见,但是最终的决策权仍在自己手中。考生要认真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家长或老师的意见判断的基础上做好自己的选择。
5、注意填报志愿的窗口期。志愿填报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考生需要认真了解报考的高校和专业的窗口期,避免错过时间,因为志愿填报一旦错过时间不会再次进行。
2023高考人数预估
1200万左右。
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范围在1132—1198万之间。2022年全国高考人数达到119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预计2023年高考报名人数是1200万左右。从目前历届高考人数来看,到二零二三年的高考人梢有所下降,但下降的幅度不会太大,原因很简单,到二零二三年高考复读的考生就会减少,现在又处在低生肓阶段,一家人只有一个考生,多么希望考生能考出好的成绩,预祝二三年考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