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恢复高考 一篇满分作文却被判零分 邓公听闻后吩咐重新阅卷
1***7年,一名来自云南的考生在高考后自信满满地报考了北京大学,可是,成绩优异的他到最后却只拿到了一张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从北京大学到专科学校,这名成绩斐然的考生为何没能进入他所心仪的院校呢?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原来这还要从一篇作文说起。
1***7年,停滞了十年的高考制度终于得以恢复。不仅如此,为了能够选拔出更多人才,高考还宣布了一项重大改革——不管你是工人还是农民;不管你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还是复员军人、干部,只要有一颗求学的心,就可以参加高考。《人民日报》火速刊登了这一好消息,一时间,数以万计的中国人都加入了读书求学的行列中。
同年11月21日,570万考生走进了高考的考场,他们虽然年龄不同、身份迥异,但是,他们的手上都在为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目标而努力地奋笔疾书着。
在这万千考生中,有一名来自云南的考生怀揣着考上中国最高等学府北京大学的梦想坐在了考场上。他成绩优异,曾多次考取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当高考落下帷幕,这位考生发挥超常,写下了一篇十分令自己满意的作文,考生也因此更坚定了自己可以考上北京大学的信念。可谁知,正是这篇作文成了这名考生考上北京大学最大的阻碍。
随着高考放榜,周围人都渐渐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可是,这名考生等待了很久都没有等来录取通知书的消息。于是,这名考生决定前往县里的教育局探寻一下具体情况。
令考生没想到的是,经过工作人员的查证,他并没有被任何学校录取。事实上,他的成绩是不可能不被录取的,他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只能不停地质问工作人员自己到底考了多少分,为何会没被录取。
考生的吵闹声也惊动了在一旁的教育局局长,局长连忙将考生叫到屋内了解情况。这时,考生才知道自己引以为豪的作文竟得了零分。
原来,这名考生写的作文十分优秀,用文学的角度来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满分作文。奈何文章全文言辞犀利,以个人角度抒发了对政治的见解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批判。
此时,特殊时期刚刚过去,这篇文章的出现让各位阅卷老师的心中都忐忑不安。因此,到底给这篇作文打多少分让老师们一下子犯了难。最终,在各位老师们的商议下,大家决定给予这篇作文零分,然后将这篇高考作文作为有争议的文章交给省招生办公室复议。
省招生办在拿到这篇文章后,也觉得十分棘手,不知如何处理,只能将这篇文章的审批意见汇报给北京教育局局长。经过层层汇报,远在北京的***也得知了这件事情。
邓公细细将文章读了一遍,觉得这篇作文称得上是一篇好文章。为此,***严厉地批评了教育局局长:“怎么能够因为有考生在高考作文中敢讲真话,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把作文判零分呢?这对人民群众是不负责任的,必须要重新阅卷。”
在得到了***的指示后,教育局局长便让阅卷老师抓紧时间重新阅卷,给予这名考生一个公平合理的分数。
最终,在加上了应得的作文分数后,这名考生取得了可以上大学的成绩。不过,在经历了零分作文的风波后,这名考生也遗憾地错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时间,与他梦想的学校失之交臂,获得了一所专科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向阳春常在满分作文
作文题目“向阳春常在”,由材料自然引出。关键词是“向阳”、“春”、“常在”。 “向阳”,意思有两层。本义是指面对太阳或是朝着太阳,比喻义是指蒙受恩惠。很显然,这个关键词“向阳”,考量着学生对自然与生活的把握程度,考量着学生作文审题与立意的水平。 “春”,也是两层意思,既指自然界中的春天,也指人生中的春天。前一层意思很好理解,但这个“自然界中的春天”并不是命题者的写作意图,命题者是要学生写出自己心中与众不同的春天,从而展示出鲜活的个性特质。 “常在”,与“在”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常在”要有一种时间上的延续性,它并不是偶然性的,而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行为或是***,甚至还有一些空间上的宽泛性,它不是一时一地的“个案”,而是自然或人生中的“共性”。 当然,这个作文题“向阳春常在”还向学生暗示了思维的思辨性,要学生能够理解出“向阳”与“春常在”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向阳”,所以“春常在”。 1.精挑细选,撷取“向阳”画面。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生活是鲜明独特的,那些有意义、令人感动感悟、引人奋进的人或***,都是可写的素材。仔细品味生活,就会发现,我们的身边存在着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向阳”事例,精挑细选,筛选出对自己触动最大的素材落笔。 2.充分描写,呈现精彩画面。在记叙***时,可以运用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方法,再加上适当的修辞,通过鲜活的文字,再现“向阳”***生动、感人的过程或画面,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3.叙议结合,彰显文章主旨。在生动的记叙之后,能有适当的议论抒情,从而点明或突出文章的主旨,突出“春常在”非同寻常的高尚情操或是人生价值,引领读者产生情感、精神以及实践行动上的共鸣。 【优秀范文】 【范文一】向阳春常在 青春是人生的一段经历,友谊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人生不能没有友谊,青年不该没有朋友。 人生因有了青春,才多了一份浪漫;这世界有了友谊才会变得更加温馨。 友谊是一束鲜花,清馨芬芳,友谊是一杯美酒,愈久弥香;友谊是《高山流水》,千年不变的绝唱。 所谓好朋友,就是你祈愿得到一缕春风,却让你拥有了整个春天的绿荫;。所谓好朋友, 就是茫茫飘摇千古风雨中生死相依的同路人;所谓好朋友,无言相视,会读懂彼此眸中全部的内容;所谓好朋友,同苦同甜同哀同乐。 校园是一座圣洁的大花园,我们都是匆匆过客。共为桃李,同窗几载,而后就会天各一方,那朝夕相处的感觉就会铭刻在心,永不磨灭。尽管天涯海角的同窗友人五尺素鱼传,当祝福的季节来临的时候,总会多一缕一如既往的思念与牵挂。 无论过去多少年,再过多少年,无论生在何时何处何方,我和我的同学们都会默诵曾经的“海誓山盟”。 【范文二】向阳春常在 常常思考:生命的格调是什么样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而我认为生命的格调是:心若向阳,必生温暖。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我们是这场戏的导演,我们的想法和心态,决定了这场戏的精彩程度。 我希望我的青春我做主,它是充满活力的;我的人生我选择,它是充满 *** 的;我的未来我主宰,它是充满挑战的。不为别人的眼光而活,不因别人的言语而改变自己,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有人曾说:人生如棋,过子无悔,所以步步惊心;有人落子迅速,有人举棋不定,以前的我介于两者之间,会惊心也会犹豫,而现在不再这样,因为我相信:心若向阳,必生温暖。 岁月如棋盘,光阴如棋子。棋子一个个减少,日子越来越醇厚。每一步都要费心思量,每一天都要充满意义,洒满阳光。 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能一直不被世俗教化,但只要可以,一定要让自己的内心布满阳光,充满温暖。心若向阳,必生温暖;心若向寒,必生凄凉。 人生,就像是一个车站,聚集了分散了;时间就像是一个过客,记住了遗忘了;生活就像是一个漏斗,得到了失去了;情谊就像是一桌宴席,温热了寒冷了;生命更是坦然,哭过了笑过了。 流年那么悠长,总有圆满,总有遗憾;梦想可能实现,可能破灭。遗忘的,失去的都不再回来;曾经的,丢失的都不复拥有。我们应该好好善待自己,珍惜今天,拥抱明天。该珍惜的好好珍惜;该感受的好好感受;该挽留的真诚挽留;该忘的忘;该丢的丢,该留的留。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泰然自若,冷暖自知。纵使繁华三千,看淡即是云烟;任凭烦恼无数,看开便是晴天。 珍惜当下,心向阳光!这就是我的生命格调:心若向阳,必生温暖。 【范文三】向阳春常在 疏篱,幽径,闲云,清风,三两丛绽放的秋菊,几树落叶飘零的红枫,季节,总是以不同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如一幅幅浓淡相宜的水墨丹青,入了眼,润了心,韵味悠远。 纵使空气中已经流溢着淡淡的薄凉,那又有何妨。季节正是因为更迭和流转而美丽,岁月正是因为易逝才让人愈加懂得珍惜。人生,也因为或明媚或苍凉的经历才更加精彩,才会让我们由粗浅、浮躁走向睿智、从容。 时光匆匆,流年如风。脚下的路没有人能代替你行走,岁月的风霜没有人能代替你品尝。再艰难的行程也要微笑着走完,相信总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这世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飘雪。时光的罅隙里,只要用心去品味,去感受,总有细细碎碎的温暖,总有触及心灵的感动。时光滤去浮华,岁月慢慢积淀,那些美好,一如三月枝头绽放的春红,虽不能明媚整下春天,亦可以温润尘世跋涉中疲惫的心灵。尘世,再多拥挤,再多荒芜,只要你愿意,总可以在心中开辟一处安静的角落,不染风雨,不惹尘埃,安之若素,从容不惊。可以安心的在这一方净土上修篱种菊,抚琴听曲。在天晴日暖时,捡拾阳光,静赏花开。在雨落阶前时,独坐一隅,听雨打芭蕉,洗濯心灵。在秋风扬起时,青梅煮酒,吟诗泼墨,且听风吟。在素雪纷飞时,踏雪寻梅,落雪听禅,寻一份澄澈空灵。 年华中,风雨几度,聚散无由。若流年安暖,就面朝大海,心依花开。若光阴薄凉,就当做历练,浅笑而过,守心自暖,淡定从容。 穿过经年的栅栏,那些回不去的从前,那些细细碎碎的散落在光阴里的执念,都将在岁月里淡然成回眸一笑,飘渺成一缕尘世的云烟。还有什么,执意不能放下呢? 流水光阴,花开一季终会零落成泥,就如四时的交替、日月的轮转一般自然。也曾不能释怀一段美好的相遇,也曾为生活中的挫折苦难而蹉跎感叹。而时光终会教会我们,花开再美也终有凋谢的一天,再深再美的缘分也会有分别的一天。光阴,带走的只是虚幻的拥有,它会让浓的更浓,淡的更淡,那些时光走过积淀下来的美好,更加值得我们去爱惜,去珍藏。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终不能把所有的风景都尽收眼底,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在生命中永远的驻留。生活,让我们学会了含着泪水边走边忘。曾经再美,也会风干成久远的回忆,学会放弃,学会遗忘,年华才会静好,岁月才会无恙。 漫漫人生路,总会有无情的风雨,总会有莫名的惆怅,总会有无法言说的孤独,也总会有别人无法了解的哀伤。若心中烦闷,为某些事无法释怀时,不妨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吧!虫鸣、鸟语、暖阳、清风、金灿灿的向日葵,动静相宜,浓淡恰好。将心安放于大自然澄澈、博大的胸怀里,相信,你会从中获得一份释然,一份领悟,一怀恬淡从容。 竹林,幽径,月华如水,清风绕肩,有三两株花树轻轻摇曳,沾花香满裳;有虫鸣鸟儿呓语,惹思绪翩跹。喜欢这样的意境,一个人,即使默默不语,这一刻的寂寞也是如此让人的心动。 况且,有这么多花儿草儿的陪伴,有清风竹影的相随,又怎么会是寂寞的呢?温一壶酒,对月浅酌,看月光如帛滑过案几,看清风悠闲的翻起书页…… 亦或轻轻的铺开一张卷轴,无须刻意的斟酌,只依着心灵的脚步随意的勾勒,淡淡的落笔,让心在风中吟唱,在月色下低语。隔着光阴的长卷,那些走过的岁月,那些韵染了水色山光的记忆,无须邀约,一一在笔下铺陈韵染,依然温润,清晰如昨。 如若不能活成一棵树的姿态,半承雨露,半入尘埃。那就做一个用心于草木说话的女子吧!不慕繁华,不惧荒凉,只要生命中能拥有一缕阳光,一抹清风,也要努力的绽放,开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拥清风入怀,盈花香满袖。相信,心若向阳,年华静好,岁月无恙。 【范文四】向阳春常在 青春是首美丽的旋律,青春是最美的回忆,成长中因梦而美,青春因友情而灿烂。每一份友情都是来之不易的,要好好珍惜它。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光是最快乐的,可以在一起谈心、逛街、玩耍、逗乐。当我们最无助、最孤独时,朋友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当我们伤心难过时,朋友总是想着一切办法使我们开心,即使那是最低级的玩笑,只是希望我们能开心罢了;当我们有烦恼时,朋友总是很认真的倾听,帮你解除烦恼,打开快乐大门。回想往事,不禁感叹,让我谢谢我所拥有的每一份友谊,也许等我老了,我还是会常常想起,因为那是我美好回忆的一部分,让我将它永存。 从小到大,认识了不少的朋友,大家都性格迥异,但这并未丝毫影响我们之间友谊。有时因一个微笑,便会认识一个朋友;有时因是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成为了朋友;或许只要彼此真诚相对,互相帮助、尊重、关爱、信任,就可以成为好朋友。现在的我,很快乐、很满足,因为我的朋友渐渐的多了,也许当他们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我的时候同时,我们就已成为了很要好的朋友。我喜欢倾听每一位朋友的故事,因为我希望自己能为朋友带来快乐,帮他们分担一些忧愁。 人生道路中,有很多的事是很难预料的,也许会因一个小小的矛盾与好朋友分离;也许因一个误会从朋友走向了陌生;也许某一天后悔了想和好,却再也回不到从前。那么为何不珍惜每份友谊呢? 让我们珍惜每一份友谊,不要等失去才去后悔!让我们为青春喝彩!让我们一起去追寻心中最美的梦,勇敢飞翔! 【范文五】向阳春常在 一 我最喜欢的花朵是向日葵。 热情奔放,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知难而进,最重要的是,追随的,永远只有一个太阳。 太阳却拥有无数个向日葵,他只看得见向日葵与他相呼应的微笑,却不懂向日葵低头独自承受的悲伤。 于是喜欢上向日葵那种渴望从那悲伤的间隙里,渗透出来的那一丝丝温暖的感觉。 于是想做一颗内心柔弱,外表坚强的倔强的向日葵,日日夜夜执着地追寻自己心中的太阳。 心若向阳,何惧忧伤? 二 在我内心深处,有一个温暖的地方,每当我失落无助时,他总会出现在我的梦里。 那年我上高三,那个柳絮纷飞的春天,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对桌上厚厚的的语数外、正史地以及一切与高考有关的资料,仰望窗外那被树叶裁剪的零碎的阳光和蓝天,犹如地狱里仰望天堂,那么美好,似乎触手可及,却又是那么遥远...那种仰望,痛并快乐着,那年高考,不出意外地,我进入了心仪的大学与专业。可是,那片蓝天,那片蓝的纯粹天,依然会出现在我的梦里,并将伴随我一生,那种仰望的感觉,给我无尽希望,刻骨难忘。 心若向阳,何惧忧伤! 三 微凉,天蝎座女子,善良敏感,倔强而又多情。 相信爱情,一直坚信世间总有一个守候你的人,只是相遇前,要经历太多的波折,承受悲欢离合带来的喜怒哀乐,或许穷极一生都无法相遇,但总有那么一个人,在那个地方,等你。 深爱文字,却不喜欢用电脑码字,文字是笔与灵魂的沟通,而书写时,笔离心最近,迷恋文字营造魅力,却拒绝语言带来的温暖。心里总有淡淡的忧伤渗出,来不及清理,便厚厚的积累起来,甚至结了痂,厚厚的一层,所以,决绝的不愿提笔。十指连心,手中的笔直抵心里最柔软的地方,那是我一直想掩饰的地方,硬生生的疼,有时候,希望手上游满灵感鱼,不用思考,拍拍手,所有的东西都会跃然纸上,可是终未能实现。我以为那些痛的地方,会结疤,只要不去碰,一切都会痊愈,可我忘了消炎,伤疤下面已经溃烂,而我也开始懂得,阳光,是心灵最好的消炎药。 于是,我在心里,种下了一片向日葵,向阳而开。 心若向阳,何惧忧伤。 近年来高考结束后不久,网上的各地“零分作文”就开始流传,至于这些形色各异的文章是否真的是高考零分作文,我们不得而知,甚至有足够的理由去质疑,然而事实上我们并没有这样做,大多数人仍然是用一种“审丑”的眼光去去对它们津津乐道,零分作文就像***新闻,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 传统意义上而言,“满分作文”才应该被大量阅读、传诵,因为那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在、是高考作文的风向标、是学生的学习榜样。然而现实之中,除了一本本装订精致的《高考满分作文汇编》之类的作文参考书,以及课堂上老师所剖析的一些例子之外,满分作文的唯一价值就是帮助了它之前的主人——某位高考考生——得到了更高的分数。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零分作文转变了其角色:由之前告诫学生的的“反面教材”变成了抨击教育制度的“历史罪证”,从***嘲讽的“垃圾”变成了***传阅的“经典”。 把零分作文完全归于芙蓉姐姐、凤姐、犀利哥之流,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项。事实上许多真的或者***的高考零分作文中,不乏许多优秀的文章,甚至还有第一遍被阅卷老师判为零分随后又改为满分之作,或幽默诙谐,或针砭时弊,或形式诡异,或想象奇特,这些作品为什么被判为零分,一部分是由于主题离题,另一部分就是所谓的“思想不端正”。由于零分作文与满分作文如此暧昧不清的关系,注定了零分作文“考场失意,言场得意”的风景。 观众的好奇心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满分作文与零分作文同是极端,在我们宣扬了很久的“真、善、美”过后,大众的眼光开始出现了“审美疲劳”,于是猎奇就成了必然的趋势。首先考虑的当然是另一种极端——零分作文。为什么一篇作文会被判为零分作为?是因为道出了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是因为荒诞滑稽的语言?犹如我们永远无法满足的窥视心理一样,零分作文的诱惑力远远大于满分作文单一的模式。 既然是零分作文,那么思想上肯定与当下的主流有些偏差,于是这就引来了第二群“粉丝”——批判者。批判者应该分为两类:正面批判者与反面批判者。正面批判者当然就是直接批判诸如此类作文,以及完成它们的考生,其言论主要集中于荒废学业与不学无术上,与阅卷老师的“审美光”基本一致。反面批判者则是以此为例,要么批判当下教育制度的弊病,要么就是学生思维的单一,这种批判对零分作为是一种肯定的态度,可谓忧患意识很浓。 零分作文还有一类最为广泛的读者——同龄学生。对于中学生与大学生而言,高考只不过与自己相隔一两年的事情,而其印象之深刻可谓刻骨铭心。传看零分作文,既是了解同龄人的一个渠道,也是扩大自己视野的一种方式。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同样一种教育模式下走出的人,思想上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异?在一个独立思考的年龄里,我们的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受到周围同龄人的影响,以他们为参照去发现自己,“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尤以同龄人为镜明显。 满分作文进入“审美疲劳”的状态之后,零分作文的“大行其道”也只是关于教育风波的一个小插曲。零分作文的“功过是非”当如武则天的那句“自有后人评说”,而那些作者的得失也只是历史的一个玩笑,“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作者:姜子健
考试院专家详解为何高考作文是“零分”?
“每年高考光是零分卷子就有几千份!” 昨日,担任广东多年高考语文评卷组组长、多年考试院权威语文评卷点评专家柯汉琳就高考作文在信息时报“高考微访谈”中与考生家长展开互动。
另外,由于教育部新规要求“高考答题要用规范语言”,他建议广大考生作文不要使用“神马浮云有木有”等网络语言,因为极有可能被扣分。
每年有几千份零分作文
作为高考评卷组组长,每年零分的题目他都会亲自过目,因为“打了零分是一件大事”。他发现,每年光是零分的卷子就有几千份,大体有如下几种情况:
1.交白卷的。“有的学生是一个字都不写,有的学生是把命题作文的标题给写上去,有的甚至一句话都没有写完,这样的卷子只能打零分,几十万考生中确实有这样水平比较差的学生。”事实上,按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要打“零分”并不容易,即便是偏题或离题,只要学生写了一段话,都会有相应的分数。
2.抄袭,“有的考生竟然能将范文默背如流,我们阅卷老师都很惊叹!”在近十年来,抄袭的情况出现得并不多,但是每年会有4~5个。让柯汉琳印象深刻的抄袭有两次,一次是记叙文,“那个考生默写能力真让你我佩服,整篇文章几乎一字不差。一开始阅卷老师发现,句子和文字都很不错,开始怀疑学生是否达到这么高的水平。结果查证后发现,这真的是抄袭的文章。”
“有的学生甚至会抄袭‘优秀作文选’。有一次,一个学生作文写了戏剧,而这篇戏剧刚好出自我们编撰的‘优秀作文选’,所以阅卷的老师一眼就看出来了,马上就打了零分。”
老师如何发现抄袭?
那么,老师又是怎么发现抄袭的呢?原来,每位老师平均每天会阅100多份卷子,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某一个事例或段落是抄袭的,老师便只眼开只眼闭,但是如果学生抄袭得厉害,老师会跟自己的记忆进行比对,与此同时还会翻查学生其他卷面,如果发现其他题目答得比较差可作文很完美的话,就会进一步产生怀疑,最后,通过在电脑上查证找出抄袭的原文,便可以证实这篇文章是抄袭而来。
作文每少写50字扣一分
忍者夏秋:卷面书写对于高考评卷的影响大吗? 就算答案内容符合要求,评卷老师对于字写得不好看的学生是不是也会扣分呢?
柯汉琳:卷面书写对于高考评分影响不大,我们还是关键看你答得对不对。但是如果潦草到看不到,可能就会当作错别字对待。而且如果写不清楚,也影响你的表达,也会影响你的分数。
仲元中学何家长:高考作文字数方面,是否是老师评分的一个关键?
柯汉琳:这个不能说是关键问题。但是我们是有规定,我们要求写800字,你每少50个字扣一分。扣的分数虽然不多,但是在高考中,同学们要分分必争,不要少于800字。高考作品的评分关键是你的文章是否达到评分标准的要求。
泛泛而谈是高考作文通病
要奋斗的-邓锦桃:要怎么正确运用好词好句,以及适当时添加景物描写或自己的内心独白?
柯汉琳:我们不反对用优美的词句文句,但是一定要跟内容相统一。不要只有华丽的语言,而内容空洞。在作文中,为了表达某种感情,适当描写景物表达感情,这是可以的。好的文章常常是借景抒情,关键是同学要能够掌握好这种技巧。我们作文出现的问题经常是审题不准,用材料蜻蜓点水,很多同学不善于把一件事写具体,所以给人家的感觉是泛泛而谈,就不能得高分。
分析
满分作文越来越少
低分作文越来越多
1.自1999年以来,广东历年高考作文成绩平均分差距在1~4分之间,可以说大体稳定。
2.一等卷即好文章包括满分卷除2004年外,都少于2003年以前,且呈下降趋势。而四等卷2008年以来呈上升趋势。
当然,分数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就评卷来看,整个质量的确越来越令人不满意。
作文通病在哪里?
多年来广东高考作文不但好文章不多,而且毛病不少,概括说,主要是:审题不准确,立意不明,内容空洞,生活经验贫乏,缺少真知实感,滥套材料,语言表达或片面追求辞***华丽或文句不通。此外,有相当部分作文从审题到构思、材料运用、语言表达,都显得思维幼稚化。
高分作文高在哪?
一等的50分以上作文,要求内容方面要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表达方面要求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等。另外,要求立意要深刻,材料要丰富,语言表现力要强,有文***,还有见解构思新颖。
求保险别写诗歌
柯汉琳建议,在高考这种求稳的考试当中,学生不要写诗歌。
在高考当中,近年的作文题目都明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只有去年貌似可以写诗歌。到底诗歌是否可以在高考作文当中出现,出现后又会怎么样?
“游戏规则制定了就要遵守,否则写多好都没用。”柯汉琳告诉记者,有一年作文题目明确不能写诗歌,可是一名学生写了一首长诗,这个诗歌没有离题,内容充实,但是由于违反规定,无论如何都不能得高分,否则就是命题者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了。结果,虽然这名学生文字功底比较好,但是依然只有40多分。
虽然去年的作文题目允许以诗歌来写,但是毕竟自古以来“诗”“文”有别,让你写文章,其实也就暗含着不要写诗歌。因为诗歌作为特殊的形式,还是限制了有关内容的表达,这样会影响你的得分。诗歌可以作为课外爱好,但是高考还是以保险为主。
此外,在多年阅卷当中,柯汉琳也碰到许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有些作文被判定不行,我们后来经过细读细看分析,认定是好文章,帮它翻了一个身。有些人喜欢文句很漂亮的文章,结果打高分,可是我们一看,内文空洞,甚至不太对题,我们打下去重评,又从很高分降低了不少。他说,同学们一方面要相信评卷的时候我们有一个监控机制,还是比较公平的。写得好没问题,写得不好想用漂亮的句子蒙过去也不可能。
济南高中考生高考作文被判零分
近些年,每到高考时,都会有笑点百出的“高考零分作文”在网络上广为传阅,但这些真不是高考零分作文,更不是考生所写,多是网友的玩票之作。多数“零分作文”为了抢占高考热点,在高考结束后马上就“流出”,此时高考阅卷还未开始,何来零分之说?
1.什么样的作文才会判成零分
去年,北京市一语文阅卷组副组长对媒体表示,只有两种情况下,考生的作文才会被判定为零分作文:一是出现卷面空白或者只有涂鸦,比如有考生恶作剧式地画个竹子、画个熊猫;二是卷面上只有一两句话,且完全与题目无关,如有考生写上午吃了炸酱面,下午喝了疙瘩汤,什么主题都没说。贵州省高考评卷作文大组长更是对媒体表示,考生只拟出标题也可以得两分。
除了“交白卷”和“完全离题”以外,还有一种零分作文是抄袭。
每年高考都会有阅卷者发现考生作文抄袭。通常,在发现考生作文有抄袭可能后,阅卷者会找到原文进行比对,重合率超过50%且结构主旨和原文雷同才会被认定抄袭,经专家组复核后,这些考生的作文才会被判为零分。
2.阅卷老师不可能泄漏零分作文内容
根据中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阅卷者“不得将答卷、评卷及统分的文件、资料等带出工作场所,评卷情况不得外传……不准将手机、寻呼机等通讯工具带入评卷场所”。
在对高考阅卷情况的公开报道中,不乏对种种保密措施的描述:除了要求阅卷者签订保密协定并在其所批改试卷上签名以外,不少省份的阅卷点还使用安检门、手持扫描仪等设备对阅卷者进行安检,并屏蔽阅卷场所通信,以确保阅卷信息不被泄露。
3.考生无从得知作文是否零分
目前各省的高考成绩查询制度下,考生只能查到各科目的总分,尚不能查询到每一科目下的具体分数分布。即使考生申请复查其高考成绩,也只能由教育主管机构复核答卷扫描和成绩漏评漏登情况,考生无法查看答卷。也就是说,如果考生的作文被判零分,考生自己是无从知晓的,考生主动公开零分作文也就无从谈起。
4.阅卷未结束不可能冒出零分作文
由于高考阅卷严密的保密制度,考生自己也不会公开作文内容,所以说那些“偏激”的作文其实都不是考生写的,多是网友的玩票之作。
既然是玩票之作,这些“零分作文神作”的作者们当然希望吸引更多的眼球。选择一个合适的“档期”对于这些“神作”们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考刚结束的时间显然是个好“档期”。比如2015年年高考刚过,各个省份的零分作文[查看]便火爆网络,可此时高考阅卷工作尚未开始,何来“零分”之说?
5.高考零分作文多是邀请写手杜撰而成
《别笑,我是零分高考作文》的主编曾表示,书里的文章最初的主要来源是网络,因此他无法保证书中收录的作文都是高考考生所作。该主编还表示,由于第一本销量良好,出版商又接着出了四本同系列的“零分作文”集锦,其中的“零分作文”多是邀请写手杜撰而成。
浙江高考评卷作文组长被通报,那满分作文是否该重新打分?
浙江高考评卷作文组长被通报,那满分作文是否该重新打分?
最近是高考录取时期,但是浙江满分作文***可谓是沸沸扬扬。大致情况是这样的。
浙江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被发布在网上,但是却引起了巨大争议,网友们大多数并不买账,觉得这篇文章并不能达到满分作文的标准。首先这篇作文用词晦涩,仅仅是用了大多的名人名言去加持,但是个人见解不足,不够拿满分的标准。随机网友顺藤摸瓜,扒出了判卷老师。
判卷老师是陈建新,据说是连续做了20年的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但是这位陈老师既当教练又当裁判,既出书指导学生作文实战,并且,陈建新喜欢四处讲课,主题大多数围绕高考作文的套路。所以说这件事就有了不同的说法。
有人认为这位考生很明显是陈老师的学生之一,那么他肯定是***用了陈老师喜欢的作为模式,所以说高考又是按照陈老师的评分标准打分的,陈老师给他打满分也是情有可原。
也有网友认为这太过分了,陈老师的学生是的确占便宜了,那浙江省其他的那些没有听过陈建新讲课的学生们,也没有买过陈建新作文指导书籍的学生们,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还有网友认为,其实应该换一换阅卷组长,陈老师在这个岗位连续做了20年,其实他的判卷模式很多学生也会去故意研究的
那么对于陈老师出去授课,有人提出其实也不能完全怪他,他的收入不能仅仅靠判卷的那几个月,日常生活也需要收入,那只能术业有专攻去做一些自己专业的工作,不然也不能一年只上几个月班吧。
所以说,这件事之所以被闹大,主要还是作文的水平不够服众,的确需要重新打分,毕竟纵观历届满分作文,很多也是让大家心服口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