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高考分数线全部公布又有8个省份取消文理分科实行新高考
截至目前,30个省市(除港澳台及上海市)高考分数线已全部公布(具体名单见文末)~
刚刚,四川、内蒙古、河南、山西、云南、宁夏、陕西、青海等8省宣布取消文理分科,实行新高考改革!
快来一起来看看吧!
四川省
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整体实施。
1.改革模式
不再分文理科,改为***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2.高考成绩
考生的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分值均为100分,总分300分。等级转换计分方法另行制定。
3.录取方式
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除提前录取的批次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内蒙古
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启动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1.改革模式
普通高考考试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而是实行“312”模式。改革后,将***取“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的高校考试招生模式,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2.高考成绩
“312”模式下,考生文化课总成绩满分为750分。其中,“3”即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不再分文理科,试卷为全国统一命题,每门满分均为150分。
“1”和“2”为学业水平考试中的选择性科目,试卷由自治区统一命题。“1”就是考生在物理或者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1门作为首选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00分,以卷面原始分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
“2”就是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00分,按等级转换分数计入高考文化课总成绩。
3.录取方式
实施“新高考”后,将按照考生选考物理组合、历史组合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同时,把原来的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一个批次,并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
河南省
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也就是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
1.改革模式
实行“312”模式,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使用全国统一试卷,不分文理科,成绩当年有效,每年按国家统一安排进行。
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考生须选择1门参加考试;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为再选科目,考生须从中选择2门参加考试。
2.高考成绩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科目中语文、数学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
外语科目满分150分,其中听力部分30分、笔试部分120分,我省2025年、2026年仍延续现行计分办法,自2027年起听力成绩计入外语成绩总分。
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目使用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3.录取方式
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录取批次,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分别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山西省
2022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1.改革模式
统一高考招生考试将实行“312”模式,考试科目由统一高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科目,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
选择性考试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由省级统一命题,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中选择2门。
2.高考成绩
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各为150分,按原始分计入总成绩;
选择性考试科目各为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再选科目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总成绩。
3.录取方式
招生录取按照物理、历史科目类,分开***、分开划线。招生录取按照物理、历史科目类,分开***、分开划线。从2025年起,考生填报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将***用“院校专业组”模式。
云南省
2022年启动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1.改革模式
实行“312“模式,全国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任选一门)3门,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其中外语科目考试由听力和笔试两部分组成。
考生首先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必须且只能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2.高考成绩
考生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自主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
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卷面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性考试科目各科满分均为100分,其中,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按照原始分计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思想政治、化学、地理、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按照等级转换分计入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总成绩。等级转换计分办法另行公布。
3.录取方式
按照物理、历史2个类别分列***、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区分本、专科2个阶段进行录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宁夏
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
1.改革模式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其中外语科目含听力和笔试两部分。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高校选科要求,结合自身特长兴趣,首先在物理或历史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
2.高考成绩
考生总成绩由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
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中,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主选择的2门科目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3.录取方式
从2025年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招生***、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
陕西省
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起开始实施。
1.改革模式
我省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2.高考成绩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
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3.录取方式
自2025年起,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普通高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分别划线、分别投档,***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青海省
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
1.改革模式
2025年,青海省高考综合改革落地,实行“312”考试模式,考试科目包括3科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历史或物理)、2科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
2.高考成绩
考生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其中,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50分;首选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
3.录取方式
按照历史、物理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分别划定录取分数线、分别投档录取,实施“专业(类)院校”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内容来源:各省考试教育院***)
取消文理分科
实行新高考“312”模式
上面这8个省份22年入学(25年高考)
新高一的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了!
注:30个省份高考分数线已全部公布!
新高考有几个省实行了
目前,新高考有29个省实行了。
新高考实行省份:
截至2023年,已有29个省市分5批分别公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省份名单为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
新高考含义:
新高考是指高考综合改革,是以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为主要方向的新高考体系,旨在取消文理分科,实现学生全面、多元和个性化发展,促进中小学素质教育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新高考的模式:
新高考有两种主要的选考模式,分别是“3+3”和“3+1+2”。其中,“3”是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门全国统一的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或历史两门首选科目中选择一门,“2”是指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四门再选科目中选择两门。不同的模式对应不同的分数计算方式和录取方式。
以上数据出自大学生必备网、中国教育在线。
新高考的特点:
1、考试科目的选择性
新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的限制,增加了学生选考科目的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职业规划等因素,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6门科目中选择3门或4门作为选考科目,与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组成“3+3”或“3+1+2”的模式。
2、录取方式的多元化
新高考不仅看高考成绩,还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指对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习的各个学科进行的统一考试,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综合素质评价是指对学生在高中阶段所表现出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身心健康等方面进行的全面评价。
3、赋分制度的引入
新高考对选考科目成绩***用了等级赋分制度,即将选考科目的原始分数按照百分比例转换为A、B、C、D、E五个等级,并赋予相应的分数区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消除不同科目之间难度和区域之间差异带来的影响,使得选考科目成绩更加公平和科学。
哪几省高考将取消文理分科?
哪几省高考将取消文理分科?
7省高考将取消文理分科,包括江西、甘肃、广西、黑龙江、吉林、安徽、贵州等省份。这些省份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将实行“3+1+2”模式。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不分文理;“1”是指:从历史和物理中选择1门,“2”是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学科中选择2门。
高考取消文理分科的原因:
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是目前社会中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目前高中阶段有很多的学生都有偏科的现象,所以为了高中生可以全面发展,近些年,各省市开始逐步推进高考文理分科。
我国目前高中生接受的往往都是应试教育,但是教育的目的并不应该单单是为了应对高考,而应该是全面提高素质。所以,取消文理分科最大的原因就是希望可以改变应试教育,让高中生可以全面发展。但是对于文理不分科,各方意见不一。
赞成文理不分科的人认为,文理分科是畸形教育,剥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权利。但是反对者认为,文理不分科,是在为高中生学习增加负担。由此可见,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只是第一步,对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等等整个教育体系都需要作出调整。
取消高考是哪一年?
高考在1966年被中断了。
高考的制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全国性统一考试,每年6月7日-10日实施。参加考试的对象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文史两大类。
中国有1300多年科举考试的历史,这一制度曾显示出选拔人才的优越性,深深地影响了东亚各国。1905年,清廷出于发展新教育、培养实用人才的需要,废除了科举制度,转而引进西方的学校考试制度。
中国现代高考制度的建立,就有这样两个重要来源:一是科举考试制度所形成的传统考试思维和价值,二是西方现***试制度的模式和手段。
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普通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3年,外语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2022年9月份上高中,几年后参加高考?
普通高中是三年制,顺利的话,三年后高考,也就是2025年6月,具体是:2022年9月上高一,2023年6月高二,2024年6月高三,2025年6月高考。
哪一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
教育部在2001年4月3日公布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一项新举措,即2001年高考取消考生“未婚、年龄不超过25岁”的限制,对这一举措,社会面波澜不惊,但其意义十分深远。
这项政策公布的第二天,有记者***访了教育部学生司司长瞿振元,他强调三点,一是新政策出台不会对今年高考生产生冲击,起点不一样,高龄学生对高中内容的熟悉程度与应届高中生不可同日而语;二是对高等职业教育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第三强调应该以“学力”为判断人才的标准,而不仅仅是“学历”。至于对将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例如放宽考生报考条件所带来的相应的学籍、学历管理问题,瞿振元说很快教育部会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出台有关政策,学分制、弹性学制的政策,将会向社会公布。
教育部回应不会取消高考
题主是否想询问“教育部回应不会取消高考是真的吗”?根据相关资料查询显示:是真的。2020年3月8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表示,今后改革的思路,不是取消全国统一考试,不会取消高考,而是在坚持统一考试的基础上,对考试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改革。
取消文理分科的省份
取消了文理分科的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上海、浙江、山东、江西、海南、北京、天津。2014年,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启动,上海和浙江两个省份率先进行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又启动了第二批北京、天津、山东和海南4个省份试点。
文理分科是在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等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所实行的一种教育制度,即将教学课程分为文科和理科让学生做出选择后进行分别教育。
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进入高二阶段进行的。虽然实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所分的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省份有哪些2023
2023年参加新高考的省份有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共14个省份。
随着全国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2014年9月发布的《***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新高考改革下设计的“3+3”新高考选科模式,赋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自主决定科目组合。与学生自主选科相对应,试点地区的高中开始全面推进“走班制”教学和特色化办学。
选科建议:
1、优劣——排名——选科。
2、选科——专业——职业。
新高考选科,一个“新”字就可以看出,这是针对于原有的高考制度而言的,新高考选科的“新”,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从分科类别而言:
传统高考——文理分科,高一下学期或高二上学期分开文理科,文科学习的科目除去语数外,还有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的学习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
新高考——不分文理,学生自由组合。
从考试科目而言:
传统高考考试科目——语数外+文综(政史地)/语数外+理综(理化生)分值语数外都是150,文理综都是300分。
新高考选考科目——3+3,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第二个3指的是6选3(浙江为7选3),6指的是史地政理化生,浙江多了一门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占50分)。满分是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