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招黑人也不录取你”唐尚珺35岁参加高考评论区一片骂声
高考被誉为“人生大考”,一朝上岸,金榜题名,他日便能够衣锦还乡,今时不同往日,即使考上清华、北大,也不代表能够站在象牙塔尖。
可是,传统思想深入人心,不少考生和家长太过执着考清北,似乎拿到了清北录取通知书,便拿到了跨越阶层的“通行券”。
过于执着,极易发展成心魔,高考***唐尚珺是比较典型的例子,长达10多年,几乎每年高考都会出现在大众视线里,一而再,再而三,他已经35岁了,还在参加高考,众人对他的评价,呈现两种极端,骂声也逐渐增多。
“清华招黑人也不录取你”,唐尚珺35岁参加高考,评论区一片骂声
唐尚珺是一名80后,出生在广西一个农村家庭,家里的老幺,上有3个姐姐1个哥哥,父亲因子女多,丢了小学老师的工作,靠种甘蔗维持生计。
自古以来,寒门难出贵子,他不信,曾说梦想是考上中国科大,但是,一次高考结束,去了北京,看到了清华美丽校园,加上老家有人考上清华,当官又助力家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坚持要报考清华。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次次失利,他都没能够圆梦,先后考上多所名校,如西南政法大学、吉大、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大等等,他却不知足,租了一间房子,决定2023最后拼一次。
父亲终究没有看到他读大学,母亲头发早已花白,唐尚珺也过了而立之年,其他人35岁或有点小成就,或成家带娃,他还是学生的身份。
众人对他的评价急剧下滑,评论区骂声一片,许多人认为唐尚珺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清华大学宁可录取黑人,也没你唐尚珺的名额。
清华大学对外国留学生比较宽容,对比录取中国学生,门槛比较低,奖学金丰厚,宿舍高端大气,这也吸引不少黑人留学生,由于个别黑人留学生、外教做了坏事,给人留下极其不好的印象,网友在说唐尚珺时,拿他和黑人留学生对比,足以看出网友有多气愤。
这让清华无辜中招,又特别伤人,唐尚珺没有做过坏事,只是为了心中的梦,一次次参加了考试,他以青春为代价,想要搏一次出人头地的机会,他真的错了吗?
“高考***”是无奈,还是功利?难以评判
像唐尚珺一样的“高考***”,还真不少,如56岁的梁实,2023年继续参加高考,这是他参加26次高考,只是想考上一所本科,奈何每年高考成绩都不理想,唐尚珺则不一样,他的成绩相对都不错。
之所以引来骂声,梁实没那么执着,也没考上什么好学校,唐尚珺可是有好多次能读名校,他却坚持不去,今年是第15次参加高考,其实,早就证明他没有上清华的实力,应了那句“明知不可为,偏要为之”。
众人质疑他太功利,一些民办高中为了宣传,不惜用几万奖学金吸引这种高考***,高考***觉得复读就有钱,可能比上班挣得多,便陷入了复读的怪圈。
据网友爆料,唐尚珺复读一次,考上好大学,民办学校就会给几万,来来***复读,他早就赚了几百万,不知信息真***,有一点比较清楚,他还是得到了一些奖学金,否则,将难以支撑他复读。
因此,唐尚珺有将“复读”当成“职业”的嫌疑,说要上清华,不过是找了一个怕被别人骂的理由,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拿奖学金生活。
2023高考生需注意,复读之路将会越来越难
唐尚珺的复读故事,已经不能称为励志了,反而起到了警醒作用,2023高考生可不要向唐尚珺学习,未来复读之路将会非常难走。
尤其是普通家庭出身的考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着眼于现实,不能够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和梦想,更多的要为父母、家庭考虑,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大站,不是终点站,对自己要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评价,勿要做超出个人能力的事情。
明知山有虎,偏要学武松打虎,高考生极易错失命运逆袭的机会,与其执着考名校,不如脚踏实地,读一所大学,日后继续努力,好好规划人生。
2023高考就要开始了,希望考生们不要总想着复读,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至此拼一次,不给青春留遗憾,过好自己的人生就好。
讨论话题:你认为唐尚珺是不是为了“钱”复读?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