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高考制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现今我们所称的高考,是封建王朝科举制度的延续和升华,历来考试都是普通人改变自身和家族命运,实现阶级转跃迁的重要途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乃至现在的高考,对于普通人而言,其存在意义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科举制度产生之前,怎样选拔官员
隋朝以前,官吏的基本来源于官僚士绅家族推荐(秦朝以军功授爵),注重家族势力和个人声望,官吏来源被世家大族牢牢掌控。三国梁静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更加注重选拔人员的门第出身。
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
隋朝统一中国后,统治者不满于取仕权被仕绅家族控制,为强化中央集权,打通庶族进入官僚体制的渠道,隋文帝首开先河,开科举取仕。隋文帝诏行分科举人,炀帝创建进士科取士,由朝廷开设科目,士人自由投考,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学而优则仕”,通过考试把读书和选官联系起来,将知识分子纳入国家***体系管辖,将知识分子与国家紧密捆绑,这是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四***明之后的第五***明。
隋朝开皇三年(583年),隋炀帝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第一次科举考试,当时只录取了100人左右,但作为一次革命性的尝试,这次科举考试是隋朝建立的一次官方的、全国性的考试,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的高考制度开始。
唐朝,科举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科举制度开端于隋朝,然而隋朝最终只延续了两朝,也没有给这一制度太多成熟完善的机会,到了唐朝,科举制度日渐规范。唐朝科举主要分为两种:“常科”和“制科”。常科一般在每年春季举行,而制科则是在每年秋季举行。常科可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制科考试分五等,第一等和第二等是虚设,不授予,因此第三等就是最优等,取中的人多为第四等,而第五等即为未中淘汰。武则天首创了五举和殿试,广纳天下英才。
宋朝的科举,进一步推动了文化繁荣
到了宋朝的“高考”不再以门第论英雄,甚至贩夫走卒也可以参加“高考”,而在考试中,因为***取了“糊名”、“誊抄”等多种防***手段,让考生很难在考试中***,对于可能影响考试的主考官员,也不再固定,而且一旦确定好考官,考官就会被“软禁”,防止其受外面的影响从而影响考试。我们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无一不是科举考试制度下的产物,从侧面也可以说明,当时宋朝对于文化的开放、包容的姿态。苏轼的考卷就曾被当时的考官欧阳修惊为神作。
明朝科举制的发展到了顶峰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重开科举,规定“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但不久后他认为中举学子缺少真才实学,于是科举又被叫停长达十年之久。直到洪武十五年-1382年-,朝廷宣布恢复科举制度。洪武十七年-1384年-,《科举成式》颁布,制定了一套成型的科举法规,一直沿用了明朝此后的二百五十多年。即使出身贫寒,只要在科举中能考中,就可以走上仕途,实现阶级跨越,因此全国上下的读书人都以科举为最佳出路,“科举之外无出路,科举之外无人才”。
清朝大体上仿照了前朝的成例,逐渐形成了一个层次清晰、名目繁多、等级分明、条规严苛的人才选拔体系。清朝重臣张之洞、袁世凯、端方等六人会衔上奏,废除科举制,改办现在学校,自1906年起,废除科举制,停止所有乡会试,至此延续了近1300多年的科举制结束。
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乃至消亡,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从文化渊源来看,这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实践,是精英政治的产物,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主流价值取向,深刻的反映了人类文明由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再向近现代文明的演变历史进程。但凡是都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去认识,科举制度对于强化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一,推动文化繁荣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物极必反,到了明清时期,科举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桎梏,成为了限制文化开放的制度枷锁,如八股文等一直被后人诟病。
科举制度不仅为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还把儒家思想和文学艺术等领域引入到社会生活中来。从隋朝开始,科举制就一直影响到清朝末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维护封建统治的一项重要制度。儒家学问自科举创立以来,就成为考试”热门“,统治者以为儒学典籍,实现对百姓的教化,儒学打造的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讲求君臣、父子、长幼、尊卑等之间的有序关系,以实现国家制度体系与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儒家知识分子以将”修身“与”治国“紧密相连,达到”内圣“和”外王“的完美统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全面实行高考制度,高考制度几经变革,1***7年邓公恢复高考制度,至此,高考制度延续至今,并经过了几次改革,最终成为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什么意思?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意思是:早些时候只是普通的农田村夫,晚些时候却登堂入室,成为天子臣下。
意思是说,不要小瞧农田村夫,也许他们以后还能成为大官。
这句话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
《神童诗》一卷,旧传宋代汪洙撰。后人以汪洙的部分诗为基础,再加进其他人的诗,而编成《神童诗》。
拓展资料:
《神童诗》除前编之外,别本另载有“卷首诗”数十首。与正编的述志劝学题材不同,卷首诗主要是写景咏物,间有述怀,显然是后人增补。虽然同是五言绝句,但“卷首诗”中的闲情逸致和警世之言与正编的劝学题旨是大异其趣的,题材、内容、风格自成一体。因此,本编将“卷首诗”作为独立的篇章选入,依据不同版本共辑得32首,便于和前编参读。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度下欢喜的读书人,寒门也出将相
鱼跃龙门,喜极而疯的范进,“中举”前后的百味人生
范进出身贫寒,家中仅“ 住着一间草屋,一厦披子,门外是个茅草棚 ”,这般境遇,着实有些落魄。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范进纵身一跃,义无反顾跳进了能够让人化龙升天的“科举”之中。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范进这一跃前前后后就是二十多年,转眼他也年过半百,才好不容易考中了一个秀才。
他的命运,也在这一刻发生了转变 。
范进中了秀才的消息传来后,一向对他不屑一顾的岳丈胡屠户,提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便来为他祝贺。胡屠夫见着女婿,颇为感慨:“ 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 。”
胡屠夫先是吐槽了一下把女儿嫁给范进后,自己这些年过得太累了,而后话题一转,“自己积了德”连带着范进也享福,中了个秀才。
在胡屠夫看来,既然是中了秀才,那就是有了功名的体面人,所以,他该教会范进基本的礼仪:
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跟前妆大?若是家门口这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儒林外史》
【范进中举剧照】
不过秀才在科举体制中,仅比童生高一筹,范进不满足自己努力这么多年,就止步于此,他便和几个同案之人相约,打算再冲刺一下“举人”。
但奈何囊中羞涩,家无余粮,范进只好找到岳丈请求支援一点路费,胡屠夫却对他一阵奚落: 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是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
范进心有不甘,便靠着同伴的援助,偷偷去省城参加了乡试。
一个月后,出榜之日,报录人来了,他带来了让乡邻始料不及的消息:“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得知自己中举的消息之后,意外发生了,范进欢呼雀跃,他一边高喊着:“噫!好!我中了!”一边大笑着往门外奔去,“ 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
乐极生悲,哪成想苦熬了二十多年不得志的范进,突逢喜讯,却“喜极而疯” 。
众人思量之后,想到去找胡屠夫来震慑范进,让其清醒过来的办法。
胡屠夫打醒范进后,态度与范进中举前,来了个180°的大转弯:
“我每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想着先年,我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多少有钱富户要和我结亲!我自己觉得,女儿像有些福气的,毕竟要嫁与个老爷,今日果然不错!”
【范进中举喜极而疯剧照】
范进的遭遇,便是古代科举社会中“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观念的真实写照,他在中举前后体会到的百味人生为我们揭示了古代的读书人是如何通过科举制度改变自己的命运。
接下来,我们从政治、教育、文化艺术等方面,对科举制度来个全方面的介绍 。
一、古代选拔人才这件事,还是“科举”考试最公平、给力
“科举”制度的产生,历经了漫长的历史岁月,它诞生于隋唐时期, 其形成的过程中吸收了先秦到隋唐时期这个阶段内选拔人才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 。
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历朝历代使用的选拔人才的策略中,以先秦时期的“大比”制度、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最具有代表性。
“大比”制度又被称为乡举里选制度,它是先秦时期用来选拔士以下阶层的人才选拔制度。我们知道在先秦时期,贵族阶层职位的继承上,施行的是父死子继的“世卿世禄制”,唯有基层职位才对平民开放,这就是“大比”制度诞生的环境。
“大比”制度,三年举办一次,主要选拔的对象是在地方上“德行道义”都很出色的人。
汉承秦制,西汉的统治者在继承了“乡举里选”的人才选拔方式后,又在选拔标准、选拔范围上做出了改进。
汉高祖刘邦上台后,曾“诏举三老”,他让地方上选出年龄在50岁以上,“ 有修行,能率众为善 ”者协助地方官员处理政务。
吕后和汉惠帝,在此基础上,又把 孝顺父母兄长(举孝廉)、善于耕作 加入进了选拔标准。
汉文帝和汉武帝时期,这两位立志建功立业的君王,为了避免自己在施政上出现大过错,他们又要求所选拔的人才要“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 ”。
【古代社会人才选拔标准的演变过程】
从选拔的效果来看,两汉时期的选拔标准存在着三个大问题:
①所举的“孝廉”,在品行上值得称颂,但他在治国方面却不一定有能力,毕竟孝顺考验的是品行,治国需要的是协调各方、总领全局的能力,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
②举荐人才的资格把握在豪门大族手中,他们在挑选人才名单的过程中,优先考虑自己族中的成员,从而导致寒门子弟很难有机会享受到这一待遇;
③举荐人才的标准是固定的,但选拔的过程并不公开透明,这导致两汉时期部分被选拔的成员名不副实。
《抱朴子·审举》便记载,举荐的秀才,连字都不认识,举荐的孝廉,却是不赡养父亲的不孝子:“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故而,曹丕登基之后,为了一扫察举制的弊端,便***纳陈群的方面,开始施行以“ 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 ”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
想法很美满,但现实却很骨感,曹丕的出发点很好,想到了“民意”挑选人才。
不过,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朝廷任命负责考核评判人才档次的中正官,往往出自于地方上的世家大族内,他们也陷入了察举制所面临的困境内——任人唯亲 。
这种局面所造成的后果便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语出晋初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
面对这一情况,人才选拔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开皇十八年, 隋文帝借鉴两汉时期的“察举”分科测试和九品中正制中的舆论荐人制 ,尝试着***用“ 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剌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的分科考试法来选拔人才。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隋文帝的成功给了隋炀帝灵感,他于大业三年和大业五年两开科举,又“ 置进士、明经二科 ”,为唐代科举制度的成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唐承隋制,但他们在进士、明经二科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明法、明字、明算等诸科 的考试。
到了武则天时期,她又将武举和殿试加入了科举考试的范畴,这进一步完善了科举考试制度。
相较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而言,科举考试不论门第,唯才是举的做法,在封建社会中,算是最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 。
二、考科举,从考什么聊起
唐代的科举考试考察的范围,大致分为两类: 以进士科和明经科为主选拔通用人才的科目;以算数、天文、律法、书法、医学等内容为主选拔专业性人才的科目 。
进士科,以诗赋为主,兼论时务策论,其题材和用韵都有考究,诗赋多用五言六韵的格式。
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核心,诸如《礼记》、《春秋左传》、《毛诗》、《周礼》、《仪礼》之类,有时还要加上道家经典《道德经》《庄子》《列子》等书籍。
【注,唐朝以道教为国教,故道家典籍也在科考行列。】
选拔专业性人才的科举考试又称为“制考”,它的考期和考试的内容,都不像进士科和明经科那般稳定,往往存在着皇帝临时起意,突然特诏下令招收某类人才的现象。
【科举考试剧照】
唐玄宗就曾下令召集天下“ 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 ”,当时各地的郡县长官负责选拔地方上前往京城考试的名额,然后“ 尚书覆试,御史中丞监之 ”,最后名副其实的人,便可以特招当官,这也算制考的一类。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一》:上欲广求天下之士,命通一艺以上皆诣京师。李林甫恐草野之士对策斥言其奸恶……既而至者皆试以诗、赋、论,遂无一人及第者,林甫乃上表贺野无遗贤。
宋代的时候“重文轻武”,王安石认为特殊专业和诗赋这些东西华而不实,价值不大,便废除了一些科目,并且在进士科中不再考诗赋,而改考经义、论策。(王安石倒台后,诗赋偶尔又出现在科举考试的范畴内。)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在制度方面和唐宋时期大致相同,只是考试的题材变成了由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等固定格式组成,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文。
三、封建君主们对科举制度寄予了厚望,它的存在又给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
科举制度的产生,顺应了时代发展对精英人才的客观需求,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科举制度也并非尽善尽美,它依然有其局限性。
●积极影响
1、教育方面:科举制度提倡“唯才是举”,它的出现推动了崇文尚学社会风气的形成,从而激励了读书人发奋勤学,为古代社会培育了大批有用的人才 ;
教育是兴国之本,思想乃强国之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高低至关重要。
科举制度的出现,为读书人靠“知识改变命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它如同一座灯塔般,在人生这片无垠的大海中,为读者人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读书是古人改变命运最轻松的途径,任何人只要肯努力,便有机会如范进那般“鱼跃龙门”一步登天。
正是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追求“学而优则仕”,这股风气间接带动了民众读书的积极性,提高了古代社会国民的文化水平,为社会培育了许多有用的人才。
【奋发图强的吕秀才】
2、政治方面:科举制度打破了门阀士族掌控朝政的局面,为寒门子弟从事仕途提供了途径,这缓和了百姓和世家贵族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维持封建社会的稳定性 ;
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都沦为了门阀大族谋取私利的工具,它们不仅没起到为国家选择最优质人才的目的,反倒加剧了百姓和世家贵族之间的矛盾。
正如《抱朴子》中记载,依靠人情当上官吏的世家子弟,他们可能并不孝顺、也没有多少才华,这样的人掌握了行***之后,很难想象他们有能力处理好地方政务,以及会做一名品德高尚为百姓谋福祉的清官 。
科举制度的出现,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它向全社会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只要你有实力,那么不论你是出身门第,还是寒门子弟,都可以获得同台竞技的资格。
这种唯才是举的选拔方式,大幅度提高了参政人员的文化素养,这批通过层层考试选拔出的知识分子代表着国家的未来。
在史书之中,有太多优秀的政令出自于这批优秀的文人之手,他们独到的手段为国家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科举取士有利于避免门阀士族把控朝政的情况出现,科举制度对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举考试情形】
3、文化艺术方面:唐朝时科举选士重视学子的诗赋才能,在这种政策的影响下,唐朝的文人墨客从小便注重诗赋方面的能力培养,这也为“唐诗”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化史上的瑰宝,它们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这样的文坛盛景之所以会出现,也与科举制度的出现有着莫大的干系。
隋唐刚立之初,由于中原大地遭受了几百年战乱的侵袭,文坛领域几乎一片荒芜,当时文坛上所流行的多是南朝歌咏美女、宫室华丽的宫体诗。
闻一多先生斥责这种题材,不过是? “***眼角里是***” “***心中怀着鬼胎” ,“在一种伪装下的***中求满足” 的宫廷***诗。
隋文帝执政后,决定一改这种文化领域奢靡的风气,他大刀阔斧,文坛也因此掀起了一股复苏“建安风骨”的浪潮。
【庆余年范闲斗酒诗百篇】
自从唐朝将“诗赋”列为科举考试的重心之后 ,文人墨客在诗词方面更是下足了功夫,我们所知的白居易、杜甫、李白等享誉盛名的大诗人,便是此中高手。
当时的文人们,将吟诗作对当作了自己事业的一部分,他们细心雕琢自己的作品,只为名作一出,名扬天下的那一刻。
正是在科举的土壤中,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才能跨越时间的长河,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4、科举制度开创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方式,它为世界各国设计选拔人才的制度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经验参考 。
科举制度在为我国古代社会选拔人才方面做出杰出贡献后,它也为世界各国的公务员选拔制度的成型,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参考。
1855年英国施行了文官考试,美国也于1883年开始仿效英国的办法选拔公务员,在此之后,1884年美国教会出版的 《中国记录与传教士杂志》上出现了这样一段记载: 这一强有力的证据表明 , 科举考试制度的优点和中国***的榜样,已导致了欧洲和美洲一些最开明的国家,***用这种方法以提高其文官的效率 。
从这段记录,我们可以知道科举制度在传入西方之后,为西方各国的人才选拔方案提供了经验参考。
【注:1855年英国成立了公务员事务委员会,开始改革公务员选拔制度,其中就包括“公开考试、择优录用”的标准。】
●消极影响
科举制度为社会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然都是积极影响。比如北宋开始重视经义,忽略特殊人才这点,便会导致社会人才结构不完善,出现很多只知经书,不知其它的“偏才”,从而影响社会整体的发展。
对于读书人而言,“万般皆下品”并不是什么好事,这会导致医疗、厨子、裁缝等等其它各行各业人才的缺失,导致招工难的难题。
宋代以后,我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水平逐渐停滞不前,也与科举制度只重视经义、八股文有关。
【科举考试情景再现】
总结
科举考试本身是一种非常公正、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手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它的出现让寒门子弟也有机会晋升“王侯”。
只是社***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各行各业都包括,而非单单需要某一类型的人才,这也是科举制度逐渐走向没落的原因。
参考资料:
【1】《儒林外史》
【2】《新唐书》
【3】《旧唐书》
【4】《资治通鉴》
【5】《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说的是读书求学的人通过科举考试后,一步登天,由贫民一跃而成***。鲁迅先生
(1)科举制产生于隋朝,进一步完善于唐朝。
(2)科举考试在当?时是进步的。科举制的实行打破了魏晋以来只有权贵子弟才可以做大官的制度,它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3)提示:因为科举制发展到后来,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不可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能造就统治者忠实的奴仆。所以鲁迅先生对这种制度深恶痛绝。
谈对古代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看法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指的是科举制,它创立于隋朝,进一步完善的朝代是唐朝。达到顶峰的是明,但是他的衰落也在明,八股取士走向了死胡同,终结在清.直至现在我们的教育还受词影响.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指的是科举制,它创立于隋朝,进一步完善的朝代是唐朝。达到顶峰的是明,但是他的衰落也在明,八股取士走向了死胡同,终结在清.直至现在我们的教育还受词影响.
答案补充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他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唐、宋、元、明、清。根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O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答案补充
应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