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高考复读三年去医院看望他以后我决定让儿子顺其自然
口述:赵文山整理:老渔
昨天上午,哥哥突然打电话给我,让我有时间带着儿子去医院看看侄子,说侄子现在情绪很低落,有人陪他说着话会好一点。
哥哥家的儿子赵强,今年21岁,正常读书的话,他这年纪应该在读大二或者大三了。
可强子今年却依旧参加高考,刚高考完,整个人就大病一场,情绪波动也大,在医院住院。
准确的说,强子今年是第四次高考,复读了三年,依旧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如今他已经自闭了,整个人都很抑郁。
强子从小就是我们家族的骄傲,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经常考双百分,三好学生拿到手软,每次开家长会,哥哥都是重点被表扬的家长。
上了初中以后也是,基本都是年级第三,中考的时候考了全县第9名,上了县重点高中的尖子班,县里还奖励了一万块钱。
可以说,整个家庭里,我和哥哥还有爸妈以及嫂子那边的亲戚都一致认为,强子就是家里的希望,将来肯定能考个名牌大学,成就一番事业。
反之,我的儿子阿锋却从小是家里的反面教材,小时候就天天漫山遍野跑,不是去小卖部买零食就是下河游泳。
初中的时候成绩也比较差,整天贪玩无心上学。
对于阿锋,我是一直都是操碎了心,用皮带抽过他,用鞭子打过,也经常拿钱出来奖励他,只要他能好好学习。
可后来我发现,这都是徒劳的,阿锋读书就是很一般,中考完都是勉强上了个普通高中。
阿锋如今读高二,我本想趁这个暑***给阿锋转学,送他去准军事化管理的学校,看看这一年能不能有点希望,考个好点的高中。
可自从昨天看完侄子之后,我的这个想法又变了。
昨天刚去医院,强子在床上睡着了,我没去打扰他,而是先和哥哥在外面了解情况。
哥哥拿了一堆体检报告给我看,上面的病症有,心悸,心律不齐,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偏头痛。
除了这些生理上的,心理上的体检也是说强子处于焦虑和抑郁中。
医生说病因是,长期处在一个精神压力大的状况中,外加睡眠不足,引发的各种状况。
医生的建议是,后面一年最好别再给强子精神***了,最好是快快乐乐的过一年,症状就好了,不然下一步就危险了。
说完这些以后,哥哥和我都掏出了一支烟在楼梯口抽了起来。
哥哥的心事很重,他说:怎么也没想到,强子复读三年,学习成绩一年比一年差,之前还能上个211,如今考个二本都成问题了,你说他的压力能不大吗
我回答到:他就是压力太大了,越是这样越学不好,没发现他复读第二年开始,就有点过度焦虑了吗,过年的时候他从来不走亲戚,平时也不和别人说。
哥哥:其实第二年他虽然跌到了二本,但我想就算了,不让他复读了,结果他自己要去,谁也拦不住他,导致现在这个结果。
前段时间刚高考完,强子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门,根本就不出门,除了饿了渴了,其余时间都不出来。
要不是他胃痛的实在难受,或许这个暑***他都不出来了。
哥哥说这些话的时候,短短十几分钟,已经抽了三根烟了。
我安慰道:没事,从今往后我们一大家人都不准再提高考,学习,大学这些字眼,让强子好好放松一下。
没多久,强子睡醒了,我和阿锋进去看他。
可怜的孩子,三年前还非常的阳光,白白胖胖,如今看起来,胡子一大把,脸色苍白,瘦的不成样子。
看到我这个老叔来了,都只能勉强挤出个笑容。
我示意阿锋和强子聊聊天,说出院以后,两兄弟去海边玩,吹吹海风,吃吃烧烤,到处去玩一下。
可阿锋刚说完这些话,强子想了一下说:阿锋,你不是读高二了吗?你应该在学校补课准备高三啊,怎么还有心思去玩。
阿锋听了赶紧说:是啊,不过有一个月的***放,还是可以出去玩一段时间的,回来再读高三。
我和哥哥在旁边越听越不对劲,我马上转移话题,说最近有新电影上映,晚上可以一起去看看。
可强子听了,提不起一点兴趣,开始叹气自责,大意是像他这么失败的人,哪还有资格去享受,去***。
见强子又开始抑郁自责,我开始没招了,此刻我暗示阿锋一下,阿锋立马掏出了手机打开了游戏,说要和强子一起玩。
没成想,强子刚玩个几分钟,突然就不玩了,说自己连个重点大学都考不上的人,没资格玩游戏,之后又把手机还给了阿锋,躺在床上发呆。
此刻,我特别想劝侄子说,你看看你堂弟,连个大专都考不上的人,还整天嘻嘻哈哈这么开心,和他比你强多了。
可话一到耳边,看着强子麻木的眼神,我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之后放了点欢快的音乐,又去买了点吃的放在他桌面上。
完了以后我让阿锋在房间陪强子聊聊天,我和哥哥去外面。
这时候,我才终于明白哥哥为什么抽烟一根接一根了。
哥哥说:我家强子已经这样了,等高考成绩出来以后,不管考的再差都不可能继续去复读了。
你也是,阿锋如果读不进去书,就不要再逼他就,健康快乐就好了。
哥哥说完之后,我点了点头。
待了半天以后,我先带阿锋回家了,回去的路上我对阿锋说:这一年你好好读书,不要玩手机打游戏,静下心来读一年书,要是读不进去,也不要自责,在学校早睡早起,多吃饭多运动就好了。
儿子听我说完,也点点头,说会好好读书的。
如今我才开始觉得,如果不给孩子压力,只是让他尽人事,听天命,平常心去读书。
或许会比一直高压逼着他学习,效果可能还要更好。
六年级下册四分之一作文父与子作文400字
有这样一对有趣的父子:父亲长得肚大腰圆,总穿着一件黑马甲。儿子却长得瘦瘦小小,头发乱糟糟的。下面我就给您讲一个有关这对父子的故事:
春天到了,父子俩种的小树开始的发芽了。
一天,父亲带儿子来到了小树下。父亲想看一下儿子明年能长多高,于是就想用小树给儿子量身高。父亲拿来一个钉子和一把锤子,他先让儿子背靠着树站直了,又把钉子含在嘴里用牙齿咬着,再用锤子当标尺沿着儿子头顶的方向在树干上做了个标记,然后让儿子站到了一边,最后用锤子吧钉子定在了做标记的地方。
冬天到了,只有雪人还在陪伴着小树,父亲订在小树上的钉子还在呢。
又一个春天到了,父子俩又来到了小树下,儿子又站到了树旁边。“咦,钉子怎么高了?难道过了一年,我反而变矮了吗?”儿子愣住了,父亲也是。
让我们来告诉这对糊涂的父子吧:不是儿子变矮了,而是小树比儿子长得快一些。
孝顺的儿子作文
“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这是爸爸最喜欢的一首歌,他总告诉我,无论妈妈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不管她打你还是骂你,长大后都要记住妈妈的恩情。一开始我觉得爸爸只是在说大道理,但自从这个寒***过后,我对爸爸这番话的看法完全改变了。
奶奶年过八旬,在几年前换上了肺癌。半年前,奶奶突然发病,一到医院检查才发现是肺癌晚期!眼看着奶奶一天天消瘦,咳出的血一天多过一天,医生也已经无计可施了。奶奶为了不拖累大家,自己放弃了治疗。回到家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面无四两肉的老人时日已经不多了,大家都放弃了最后的治疗。可是,爸爸没有。他抱着一线希望东奔西跑,四处打听偏方,还借来了氧气瓶。
在以后的几个月中,爸爸兄弟四个轮流值班照顾奶奶,谁有事脱不开身,爸爸立即顶上去,哪怕推掉生意也要去照顾奶奶。在这三个月里,唯数爸爸最尽责。记得那是奶奶在人世的最后一个月,所有一切都不能自理,就连大小便都要别人帮忙清理,有时竟连自己的亲人也不认得。有一次,轮到爸爸值班,由于病痛的折磨奶奶晚上总会这儿疼那儿痒,所以一向睡得最死的爸爸根本不敢睡着,一个晚上起来了十几次,一夜之间又憔悴了许多。第二天,爸爸原本可以安心回家补个回笼觉,可没想到奶奶又失禁了,顿时那间小屋子充满了令人恶心的味道,就连站在门口都让人畏惧。没想到,爸爸若无其事地走进房间,打开窗户,把奶奶小心翼翼地扶起来,然后娴熟地挑起床单,走到井边,准备洗床单。在场所有人都捂着鼻子,表情怪异,用异样的眼神看着爸爸。只见爸爸蹲在地上,用手用力搓着那张脏兮兮的床单,嘴角不时上扬。但我知道,眼角的几丝晶莹是爸爸藏不住的心酸。
或许是一种儿子的本能,或许是对母亲最后的挽留,或许是对母爱的回报……爸爸一夜没睡,一早起来,尽心尽力地服侍着奶奶。就这样周而复始,奶奶渴了爸爸给她喂水,奶奶饿了爸爸想办法喂奶奶吃容易下咽、消化的东西,奶奶不能自理,爸爸总会放下手里的事帮奶奶……在很多时候,奶奶连自己家人都不认识了,甚至是我,是她的其他儿子。但是,她从来没有忘记过爸爸,这个不嫌弃她,尽心照顾她的小儿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周围的'邻居也对爸爸赞不绝口,但爸爸却从来没有理会过那些称赞。
那时候,我问过爸爸,为什么不嫌弃奶奶生活不能自理,为什么要做吃亏的事顶替别人照顾奶奶,为什么在洗床单的时候会……爸爸愣住了,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在他小时候,家里很穷,就算这样,可奶奶照样一把屎一把尿养大了兄弟四个。作为家里最小的一个,爸爸觉得自己是家里的负担,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跟着哥哥们出去做工。爷爷在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奶奶一个人更加辛苦。后来由于生活原因,爸爸不得不离开奶奶,这样一来又少了好多时间照顾奶奶。这些年爸爸心里一直很愧疚,现在奶奶快走了,爸爸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奶奶,让她在弥留之际感受到儿子的爱,把她的样子永远记住。即使有一天奶奶走了,自己也无愧于她,也许在梦里奶奶还会像小时候一样疼他……听到这里,我的心不禁揪了起来。看着爸爸的所作所为,看着奶奶被医生判了“***”后还能奇迹般地活三个月,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四个字“孝爱”“儿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千古佳句有谁做到过?报恩报情有多少人能有始有终?爸爸是我的榜样,我一定会青出于蓝,更加孝顺父母!
儿子一小时补了40多篇作文,啥情况?
开学前一天疯狂补作业是一种很让人纠结的体验。质量也非常的低,而且也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近日,山东青岛,一位妈妈看见儿子拼命补作业,当看到儿子一小时补了40多篇的作文,又好气又好笑!到底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
临近暑***,家里大人忙,也没来得及督促孩子写作业。结果快开学了,孩子才想起来,于是拼命补作业。最奇葩的是,儿子竟然用了一个小时,补了四十篇作文。这位妈妈不知道感到高兴呢,还是感到生气,而当她看到儿子作文的内容,则是哭笑不得,生气了!
原来,四十篇的作文内容每篇的文字并不多,寥寥几行,写的都是几乎雷同的内容:今天我和爷爷打牌,我赢了!今天我和弟弟打牌,我赢了!今天我和奶奶打牌,我赢了!合着这一暑***,儿子和家里不同的人,天天在打牌,而且都是儿子赢了!不过,网友分析,这不能怪孩子,应该怪家长,最起码,家长的督促责任没有达到。
首先儿子放暑***了,一***期的生活应该有一个规划***,孩子自制力差,自控力差,家长应该帮助制定,每天要干什么,学习***游戏相结合,不时地督促一下。
其次,如果说孩子日记里写的是真的,每天为了打发时间,让孩子老老实实,爷爷奶奶陪着孩子打牌,为了让孩子高兴,还每次让孩子赢。大人是省事了,把孩子可坑毁了。
孩子写作文没有生活素材,源于孩子单调的生活,没有体验,哪来的真情实感?有心的家长,应该在工作之余,安排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让孩子有体验有真情实感,那样孩子生活丰富了,才有内容可写。
可以想象,这孩子到了学校,一暑***散漫惯了,很难适应学校紧张有序的生活,可能面临着更多学习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