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考清华大学15次参加高考的唐尚珺好像有些累了
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世界中,每个人都在无时无刻地向上攀爬。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高考是一座巨大的里程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近些年以来,高考内卷问题日益严重,给教育状况蒙上了一层阴影。
尤其是在这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赛道上,有一个年轻人的故事,让人们对高考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就是唐尚珺。
唐尚珺在广西出生,他那坚韧不拔的毅力令人瞩目。
尽管他参加高考的次数,还比不上被誉为"四川考王"的梁实,但他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人生被高考的漩涡所吞噬,生活被这场战斗所填满。
即使在35岁时,他对清华的梦想仍然燃烧不灭。
不得不说,唐尚珺的高考之路,充满了挑战和坎坷。
初中时,他学业出色,但初二那年,他面临了学习和健康的重重困难。尽管如此,他依然紧咬牙关,凭借出色的成绩考入了钦州二中。
2009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却只触及二本线,这让他心中充满遗憾。
但是在坚定不移地再次挑战后,高考成绩却未能如愿。尽管如此,他的分数从475分提升到505分,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对清华的梦想更加坚定。
与此同时,命运也对他做出了不同的回应。
在一次去北京的旅行中,他亲眼目睹了清华新生的军训,这激发了他复读的决心。
在复读机构里,他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吴善柳,两人成为了好朋友,共同追逐着清华的梦想。然而,吴善柳经过四次复读,最终以钦州市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了清华大学,而唐尚珺的成绩只有573分,只能收到西南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但唐尚珺没有选择前往,因为在他的心中,清华始终是唯一的追求。
不过,唐尚珺多次参加高考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丰富的备考经验。
他的名字,出现在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录取名单上,最高分甚至达到了645分。
然而,他仍然坚持追寻清华的梦想,一次又一次地向家人承诺,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的挑战。
当2023年高考结束后,唐尚珺走出考场,面对未知的结果,他并不自信。
对于清华大学这个他奋斗了很多年的学业梦想,他不无遗憾地说:
"(或许)这只是个梦想,我没有那个实力。"
随后他公布了离开复读机构的照片,表示自己已做好告别的准备。或许接下来,他会考取教师资格证,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再规划自己的未来。
毕竟,人生的道路五彩斑斓,不能永远停留在同一处。
尽管如此,唐尚珺的坚韧精神和执着追求,还是给许多考生以深刻的启示,甚至赢得了那些在社会中立足的人的敬佩。
有人认为,像唐尚珺这样全力以赴的人并不多,无论结果如何,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然而也有人坦言,唐尚珺从事教育工作是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他在高中知识方面已经了如指掌。
如果他以后能直接教导高考学生,可能会帮助更多学生实现他们的清华梦。
唐尚珺也表示,他已经考虑过学习师范专业,或者在找到稳定工作后,再追逐他的理想。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单凭刻苦读书就一定能进入名校。
然而实际上,进入清华北大的学生除了刻苦学习外,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天赋和才智。他们不仅要学习,还需要拥有自己的才艺、特长和个性。
在这个全面发展的时代,光是刻苦读书,并不能保证能够培养出真正的精英。
总之,无论最后是否实现梦想,唐尚珺的人生,其实已经展现出精彩纷呈的光彩,因为这在十多年里,他一直用坚持和勇气在追求着自己的梦想。
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无论追求何种梦想,无论过程多么艰辛,只要我们坚持下去,那么这个追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成功。
“高考***”唐尚珺:复读13年只为上清华,34岁的他还要再战
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无法忘却高三吃的苦,一般人要是考不上大学,复读一个高三就已经挺不容易了。
但是唐尚珺却复读了13年的高三,34岁的他已经参加了14次高考,他是复读班年龄最大的学生,也是大家眼里的“高考***”。
他给自己的目标就是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为此他放弃了曾经可以上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这样的985院校的机会,选择了再次复读。
这个已经34岁的大男孩,一次又一次高考,却一直没有如愿。他曾经特地一个人跑去北京就只是为了看一眼清华大学,他想给自己一个信念,一定要考上这所大学。
为此这个贫穷的男孩儿,买了站票坐到北京。身上没有钱,舍不得花钱,晚上只能睡在公园。
他在清华大学外面一坐就是一整天,被清华大学的那种氛围给深深感染,他发誓自己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
但是命运似乎一直在跟他开玩笑,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却并没有让他如愿。
2014年唐尚珺考了573分。他这一次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西南政法大学是一所211的高校,西南政法大学其实是很不错的。这一次唐尚珺也有些动摇了。
毕竟从2009年第1次参加高考到2014年,唐尚珺已经考了6次,连着读了5个高三。唐尚珺读的很辛苦,读的挺累的。
这一次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有老师就建议唐尚珺可以去读大学了。
唐尚珺心里正有些动摇的时候,钦州出了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曾经坚持参加过9次高考的吴善柳被清华大学录取。
很显然吴善柳的成绩一直都挺不错的
无疑,吴善柳考上清华大学,对唐尚珺的心里的冲击挺大的。
唐尚珺心里的摇摆,再次偏向的复读。唐尚珺觉得既然吴善柳连续参加9次高考,就能考上清华大学。自己现在已经考了6次,并且每一次成绩都是有所提升的。
所以唐尚珺觉得自己,只要再复读,一定会考得越来越好。
唐尚珺有一次跟人讲:
唐尚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上面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
做小学老师的父亲因为超生丢了教师的饭碗,最后只能在地里种甘蔗养活一大家子的人。
贫穷的生活,让唐尚珺更加坚信了一定要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唐尚珺也是家里读书读得最久,学历最高的人。
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唐尚珺的三个姐姐和哥哥,早早地就辍学回了家。
但是尽管这样家里的条件也是捉襟见肘,家里根本就拿不出钱来供唐尚珺继续复读高三。
其实在2010年唐尚珺参加第2次高考的时候,当时考了405分,只够上大专的。
唐尚珺报了一所南宁的大专。
因为家里的条件不好,父亲就觉得上个大专也挺不错的。于是就东拼西凑为唐尚珺准备了上大专的学费。
家里本想着让唐尚珺去上大专这样可以早点儿毕业出来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
但是家里人,哪里能想到唐尚珺并没有去南宁上大专,而是继续回到了钦州二中,复读高三
2011年唐尚珺以475分。比上一年都考了70分;
唐尚珺继续选择了复读,2012年的高考唐尚珺又多考了30分。这次唐尚珺考了505分。
这一次唐尚珺填报了志愿,可惜并没有被自己理想的大学录取。无可奈何之下,唐尚珺只能继续复读。
2013年,25岁的唐尚珺第5次参加高考,考了537分。 刚过来一本线。虽然复读高三挺累的,挺苦的,但是想到自己每一次高考都在进步。
从2009第1次高考的372分,到2013年第5次高考537分。 进步了165分。唐尚珺觉得自己只要继续这样坚持下去一定可以考到理想中的大学。
一路走来,唐尚珺没有放弃,毅然地坚持着。
家里人都以为唐尚珺在念大专,压根就不知道唐尚珺一直在复读。到2013年,家里还会给学费和生活费。但是到了2014年家里就不再给钱了,因为家里认为他已经大专毕业了。
所以从2014年开始家里就已经不再给唐尚珺生活费了,学费、生活费都得唐上君自己解决。
一个高中生他又怎么来解决自己学费和吃饭的问题呢!可以想象唐尚珺2014年高三复读的日子过得有多惨,没钱也不敢找父母要,只能在暑期出去打工赚钱。没有学历,只能做最辛苦最累的活。
但是即使如此唐山军没有放弃,一直瞒着家里人,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梦想。
2014年的高考,唐尚珺考了573分,这一次的成绩要说考得已经挺不错了,
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
这时候的唐尚珺也已经准备不再复读了。但看到吴善柳9次高考终于考上清华大学。唐尚珺仿佛看到了希望,毅然决定不去上大学,继续复读高三。
直到2016年,28岁的唐尚珺第8次参加高考,这一次唐尚珺的高考成绩考得更好了,考了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这一次唐尚珺没有继续隐瞒父母,而是将自己复读的事儿和盘托出,父母原谅了儿子的隐瞒,心疼儿子偷偷地付出。父母为自己的儿子感到骄傲的,要说中国政法大学就挺不错了。这一次,老师们的建议可以去上了。
中国政法大学还是不错的,可以去读了。
也是这一年,不幸的事再次光顾了这个家庭,这一年唐尚珺的父亲被查出了肺癌晚期。家里早就没钱,压根看不起病。
一家人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则消息,再次让唐尚珺看到了希望。
南宁苹果三中贴出复读招生广告:
600分以上的考生复读学校奖励2万块钱,并且承担复读期间的生活费,每月提供2000元生活补助,若高考考上清华北大,学校会对考生奖励60万块钱。
唐尚珺仿佛看到了希望,想到父亲癌症晚期没钱看病,唐尚珺放弃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入学机会。
再次到苹果三中复读,这一次,唐尚珺觉得挺***,既赚到了钱,又可以冲击理想的高校,或许还能拿到60万奖金。毕竟按照学校的承诺,若能考上清华北大学校会奖励60万块钱。
对唐尚珺来说,既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又能解决了家里的危机。
但是清华北大又哪是那么好考的呢!一个省又能考多少,何况一个县,几乎是凤毛麟角。
这一年,唐尚珺考得并不理想,只考了570分。(2017年)
这一年。唐尚珺的父亲去世。
此后,唐尚珺又再次打起了精神,振作了起来,再次选择了复读。
2018年唐尚珺第10次走进了高考考场这一次他考了619分。这一次依然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
从2010到2022年坚持了13年的高三复读,唐尚珺没有放弃,他坚持了下来,唐尚珺也成了当地出了名的高考“***”
我们都知道复读生的生活是特别枯燥的,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刷题、再刷题。几乎不会有其他的***活动。
唐尚珺坚持了14年,14年的青春年华,都留给了高三。
2022年,已经34岁的唐尚珺,第14次走进了高考考场,这一次他会考上理想的大学吗?
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他6月21日发的微博来看,
可能结果并不理想。
就像他曾经做梦,清华在向他招手一样,可能清华永远都只是一个梦。
但不可否认的是,唐尚珺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
从始至终唐尚珺就有自己的信念,就是一定要考上清华。
在我们很多人看来,唐尚珺似乎太偏执了。
有人说;他参加了14次高考,复读了13个高三,做的都是重复的题,对人生而言,其实一点提升都没有,他的眼界、他的格局一直停留在高三的水平。
与其把最好的年华都浪费在刷题上,还不如选一个更好的路。
还有人说;或许他该换一个思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或许他可以考虑曲线救国,先上个985高校,然后再考清华大学的研究生或者博士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但是唐尚珺却坚持了13年,最终或许并不能如愿。
对于唐尚珺今年的高考成绩,网上有多个版本,但是不管是从他的微博,还是当地媒体,似乎都验证了,2014的高考可能依旧不理想。
已经34岁的唐尚珺,你觉得他该继续坚持吗?
广西男子尚珺复读12年只为考清华,你赞成他这种行为吗?
? ? ?你好,首先我要纠正一下,广西唐尚珺今年是第十三次高考,而且他前面十二次的时候他的目标是中国科技大,只是今年在接受***访时他才又说他的目标是清华而已,并非他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清华,还有这十几年的高考期间曾经被中国政法录取,并且他已经准备去上学,仅仅是因为家里出现变故,为了给父亲治病而选择拿奖学金复读的,然而经过这次选择后,让他更加的确定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要考一个名校。
虽然唐的选择在很多人开来就像一个笑话,但是这确实是他自己选择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都有自己的选择,确实作为一个经历过高考的我来说,确实在很多人的眼睛里,只有考上名校或者是什么985或者211才会更加的有出息,确实如果你是名校毕业,再就业等方面你的敲门砖确实别我们这种普通高校毕业的要光鲜亮丽的多,但是我并不能完全的赞成唐的这种做法,要知道他在这无限的复读当中,回过头看看他这十几年最终得到了什么呢?除了年纪越来越大,他收获的似乎什么都没有了吧。
所以我认为与其在这不断的虚度自己的年华,不如冷静下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未来,难道真的就是为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名校头衔么?也许他在这十几年中的任意一次,选择了一个相对不错的211或者985搞校,也许今天的唐已经是一个研究生毕业了,我认为他太过于执着了,人生短短几十年我们有很多需要去实现的事情,我们真的不能把大好的光阴浪费在无尽的高考当中。
? ? ?最后我还是要说一句话,大学仅仅是我们人生当中的一个中转站,在这里我们所掌握和学到的仅仅是踏入社会的敲门砖而已,绝对不是我们的全部所以如果还有和唐一样想法的朋友,我劝你差不多就可以了。
广西34岁男子为上清华复读13年,毕业后大龄人员就业情况怎样?
广西34岁的男子为了上清华复读长达13年,毕业后大龄人员的就业情况并不是特别的理想。因为在生活中男性到了中年时期就将会遇到事业上的瓶颈,而这个男子已经34岁了还没有读到理想的大学。那么等到这个男子在大学毕业后,也就将近三十七八岁了,当男子在走入社会工作时,就将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所以与其选择在清华就读,倒不如顺从命运,而在今年这个男子又一次被交大所录取,但是男子则表示自己还在考虑当中。
在任何一个职场当中,男性到了35岁以后都将会面临着事业的离职潮,因为男性在事业上是有一定年限的。当这个男子不停的选择复读,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而已,这个男子在2009年的时候,曾经考试只有300多分。在那时男子的成绩连三本都上不上,但是等到2016年的时候,这个男子就考到了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所录取,但是这个男子则选择继续复读。
但是在去年一年的时间,这个男子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男子为了能够给父亲争取到一些费用。就从招生广告上看到了一则信息,只要愿意复读可以奖励几万块钱,随后男子又开始了一年的复读。再看到男子这样的故事,也会觉得男子有些太过偏执,既然在2016年的时候就已经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就应该选择尽早的去读大学,等到大学读完了以后也可以早日走入社会工作。
如今这个男子一晃已经到了34岁的年龄,等到大学毕业后这个男子就业的机会非常的少,甚至在年龄上对男子没有任何的优势。所以男子也是因为读书耽误了自己的前程,面对这样一个固执的人,并不值得每一个人效仿。这个男子在复读的过程中确实提高了自己的成绩,却依旧难以走进自己梦想中的大学。
复读13年,33岁的他又一次进入考场,成绩如何
518分
高考14次,复读13年,出生于广西的唐尚珺2022年的高考情况依然引人关注。
2022年,唐尚珺已33岁。2009年,作为应届生的他,第一次高考只考上专科,但在复读第四年考上一本后便似乎“开了挂”,曾被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录取。
上清华大学仍是他的梦想。他曾在6月底时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以他的情况,考上清华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可能的话,就是奇迹了”。
但是他也考虑要不要再搏一搏,而且到2024年,将***取新的高考模式,不再分文理科。不过,8月12日,记者微信询问他是否想去上海交通大学时,他的回复内容从7月下旬回复的“考虑中”改为了“有考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