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全国唯一750分高考状元清华毕业后的选择却令母校蒙羞
高考考满分750分是什么概念,你知道吗?相信参加过高考的人都知道,750分是一个天文数字,自1***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成绩每年超过700分的人都是屈指可数的,更何况是750分的满分。如果真的有人考满分,想必那一定是文曲星转世了。
然而,这看似不可能的神话却在2000年被河南一个年仅十四岁的何碧玉书写了。在过去的22年里,虽然千万人登上高考考场创造历史,但这位天才少女依旧是我国唯一的满分状元。如今,这位天之骄女过得怎么样了?750分的神话到底是如何创造的?
天赋异禀的少女
创造高考神话的女孩名叫何碧玉,1985年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自祖辈起便是读书人,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受过良好的知识教育。成长于家学如此深厚的家庭,何碧玉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出生起父母就对她寄予厚望,争气的何碧玉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盼。当同龄人还在咿呀学语的时候,何碧玉就已经会背几首唐诗宋词了。何家父母向来认为学习不是死学,不能仅仅拘泥于书本上的知识。
为了让何碧玉亲身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从何碧玉三岁起,父母就带她开始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上小学时,何碧玉看过的风景便远超许多同龄人,从这不难看出,高知家庭的优渥出身让何碧玉小小年纪,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对明智的父母不仅坚持带何碧玉在旅行中学习,还以身作则带何碧玉读“万卷书”。何妈妈经常和何碧玉一起学习国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何碧玉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学习能力。
学习过的古诗几天之内便能倒背如流,还没上小学,她就认识了几百个字。何家人对于她的学习能力十分意外,眼见着女儿如此有出息,何家人开始专注于培养何碧玉。
可培养一个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想要孩子成才,父母的方式方法十分重要。从孩子出生到成人,每一步都要慎之又慎。生而为人,小何的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对于该如何培养何碧玉,他们也不知道该从何下手。
对于何碧玉父母来说,教育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如果他们没受过系统的教育,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更也不会成为地质局的专员和工程师。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他们知道要想让何碧玉有出息,就得用对方法,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如果用不好,不仅耽误了何碧玉,还会让何碧玉失去更多东西。
给建议的人越来越多,一向有主见的父母开始变得犹豫不决,他们害怕“伤仲永”的故事成为现实,小何真的会如方仲永一般昙花一现吗?
连连跳级的神童
父母思前想后,决定先从培养何碧玉的学习能力开始。何家父母从来不会给女儿设限,他们会带何碧玉去少年宫学习舞蹈和声乐,在节***日带她走进海洋馆、博物馆学习。父母的自由式教育让何碧玉有了无尽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何碧玉在学校的学习也开始逐渐进入正轨。
小小年纪的何碧玉有着远超同龄人的自律能力,何碧玉每天会在学校完成老师布置的功课,回到家后,她会主动缠着家里的老人学习国学知识。慢慢的,何碧玉的父母发现了自家女儿的学习能力越来越强,在一年级的时候,她就完成了三年级的课程学习。
对于何碧玉来说,一年级的新鲜劲没有持续多久便退却了,老师课堂教的知识她在幼儿园时期就能倒背如流,考试更是次次满分。在老师的建议下,父母给何碧玉办理了跳级手续,他们本以为何碧玉跳一次级就够了,然而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此后的几年里,何碧玉完成了三次跳级,当同龄人小学毕业的时候,她已经开始学习高中课程了。看到女儿的神童能力,何家父母看在眼里,也是急在心里。一方面他们认为女儿的高压学习让她失去了童年。
由于早早地参与到了竞争中,何碧玉所忍受的困难也是父母难以想象的。何碧玉是个坚强的孩子,遇到什么苦难都不会轻易告诉父母,每每大哭也都是因为成绩,这一切虽然何碧玉不说。但是父母也是疼在心里,十分愧疚。
另一方面,何碧玉每一年都要经历一次跳级,不仅手续办理起来难,寻找学校也是一件难事,有的好学校怕出事拒绝接收,有的接收学校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何碧玉的父母每天都在问自己,女儿到底该去什么样的学校?跳级何时才能结束?
步入正轨的学业
经过多方打听,何碧玉的父母了解到在河南当地有一所学校针对“神童”专门设下了一个班。得知这个消息以后,何碧玉的父母感到异常开心,第二天就带着何碧玉前往学校了解情况。
何家父母打听到的学校名为新乡一中,这所高中在河南省内享有极高的声誉,高考升学率稳居省内前列。何碧玉所报的少年班是新乡一中的重点班级,校方所设立的初衷是为了让具有超常学习能力的青少年得到最合适的教育机会。
入学之前,新乡一中的老师对何碧玉进行了一场入学考试。这是一场特殊的考试,与何碧玉同场竞争的人与她大多有着相似的跳级经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远超同龄人。考试的内容既有竞赛考题,也有高中知识的实践应用。
经过残酷的考核,何碧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这个聚集了30名天才的“神童班”。神童班的学生是一流的,老师配置自然也是一流的,这个班级的授课教师除了教学组长,还有河南省的特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校还会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小班授课,多层次授课。
何碧玉进班以后,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乐趣。在以前的学习中,由于何碧玉的超前学习,常规的课堂学习难以满足她的课业需求,大多数时间她都是一个人学习。
在少年班,何碧玉经常会和同学们一起玩耍打闹,她开始大胆的与同学分享自己喜好的国学古文,晦涩难懂的竞赛题也成为了他们解闷的游戏。没有人再把她当作神童,也没有人把她区别对待,何碧玉的学习能力在新乡一中老师们的培养下实现了质变的飞跃。
在四年的学习中,何碧玉虽然不是成绩最顶尖的,但是她的成绩是最稳定的。俗话说,勤能补拙,何碧玉一直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何时,她总是坚持用努力化解困难,在困难中成长。
在老师眼中,十三岁的何碧玉是他们教学生涯中少有的稳定型学生,何碧玉的课业均衡,爱好广泛,与同学的交往谦和有礼,是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
新乡一中的日子恍如隔世,经历了四年的学习,何碧玉也即将登上战场。1999年,何碧玉鼓足了勇气第一次报名参加了高考,她渴望进入中科大少年班,但造化弄人,何碧玉当年在考场上拼尽全力,也没有收到$***END中科大少年班的通知书。
第一次高考的失败,对于何碧玉来说是人生的第一次滑铁卢,十几年顺风顺水的她一夜之间陷入了迷茫。查成绩那天,何碧玉第一次向父母敞开心扉,诉说着多年以来的心酸苦楚,何家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为了弥补遗憾,何碧玉在父母的支持下重新踏入校园准备高考。2000年7月,年仅十四岁的何碧玉在父母的陪伴下再次出现在了河南某高考考点的现场,何碧玉的出现让许多家长感到诧异,他们都在猜想这个在门口转悠的小孩到底要干嘛?
高考满分的状元
他们本以为这个稚嫩的孩子是来送自己的哥哥姐姐进考场的,当何碧玉在门口挥别父母进入考场时,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这个小小年纪的孩子也是高考生。
为了陪伴高考,何家父母特意请***陪伴女儿。何碧玉进场以后,何碧玉的父母不禁捏了一把汗,何碧玉的母亲坦言:“这比我当年考试还紧张。”
经历了两天的高考,何碧玉表现得信心十足。在父母眼中,无论何碧玉考出什么样的成绩他们都能接受,但当何碧玉的成绩真的出来以后,何家父母还是激动的语无伦次。
2000年的河南高考满分为750分,何碧玉的高考成绩转化后正好是750分。何碧玉的成绩惊呆了所有人,在恢复高考的二十多年里,700分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750分的何碧玉更是仅此一例。
何碧玉的成绩不仅创造了当年河南的高考记录,还刷新了全国高考的最高分。一时之间,神童何碧玉的故事被媒体大肆报道,何碧玉父母的育儿经验被频频关注,清北更是第一时间主动向何碧玉抛出橄榄枝。
14岁,750分,何碧玉一夜之间成为了天之骄子。经过思考,何碧玉选择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生命科学。进入大学以后,何碧玉很快成为了校园明星,高考满分的标签将她推向神坛,在清华园的日子是何碧玉最开心的时光。
优秀的何碧玉在清华继续用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神话,在本科毕业之际,她不仅获得了留学的机会,学校更是为她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希望她能够留下学习。面对清华的诚挚邀请,何碧玉到底应该如何选择呢?
留学不回的天才
在直博以前,何碧玉便已经和父母商量好出国留学。何碧玉之所以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她深知她在生命科学专业的学习还不够深入,要想实现更好的发展,便要走出藩篱,不断探索新的领域。
了解到了何碧玉的想法,老师感到十分欣慰,本着留住人才的想法,校方诚挚邀约何碧玉学成归来后,加入清华为祖国的科学事业添砖加瓦。对于邀约,何碧玉感到十分意外,在那时,甚少有人能在清华获得这样的待遇。在激动之余,何碧玉也便表示适时***纳老师的建议。
何碧玉经过再三权衡,选择前往华盛顿大学攻读研究生,赴美学习时,何碧玉年仅十八岁。在海外的时光飞逝,一转眼,何碧玉就读到了博士。在毕业那天,亲朋好友都为她献上了祝福,身在大洋彼岸的父母从何碧玉毕业的第一天就开始等待。
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经过数月的等待,何碧玉依旧没有回国。直到父母拨通了越洋电话,他们才知道自己的女儿可能不回来了。
2009年,24岁的何碧玉如愿拿到了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学位。读博期间,何碧玉结识了美国科学界的许多科研大腕,从他们身上,何碧玉深切的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为了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何碧玉放弃了立刻回国的想法,转身开始在美国的各大科研院所投简历,她渴望突破自己,超越自己。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何碧玉收到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邀请。面对这难得的机会,何碧玉倍感珍惜。在科研所的日子里,何碧玉醉心于学术,先后跟随许多知名专家发表论文,参与国际研讨会。
国内的许多媒体对她的成功曾做过专题报道,有人还拿出了她大学时期的励志***反复播放。大学时期,何碧玉曾在一次***访中表示自己之所以选择生命科学,是因为她想在未来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为国家奉献一切。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何碧玉的爱国情怀,被何碧玉的经历所折服。人们静静地等待着她回国,然而,何碧玉对回国的事却闭口不谈。直到2016年,何碧玉才向大众第一次宣布了自己的动向。
在美学习多年的何碧玉,在业内收获了许多认可,凭借着过硬的科研能力,何碧玉获得了纽约大学医学院的青睐,于同年加入该校神经专业,担任助理教授。此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何碧玉当年声称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再度被翻出。
“神童”在那天被彻底推下神坛,由于常年定居美国,何碧玉的爱国之心开始受到质疑。面对种种舆论,何碧玉终于发声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在何碧玉眼中,国内的环境不适合她的发展,而美国优越的科研环境则是她成长的沃土,在美国她有了一种久违的归属感。
此言一出舆论哗然,有人认为,何碧玉是个没良心的人,她享受了美国的好生活,忘记了自己的根;还有人认为,何碧玉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是不再忠于自己祖国的表现。如今,六年又过去了,何碧玉依旧没有回国。
十几年前,我们的科研环境和科研能力的确与欧美国家有着极大的差距,何碧玉为了更好的发展,赴美学习我们可以理解,但如今十年已过,我国的科研已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现在的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当代国际秩序变革的维护者,多年以来,我国在科研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
在这个百年未有的时代中,越来越多的海外游子选择学成回国,他们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想必何碧玉对于我国如今的变化也是看在眼里的,在这样的契机之下,回国不失为一个最优选。
结语
何碧玉到底爱不爱国,我们不能盲目判断,毕竟诺贝尔奖物理学得主杨振宁在成功的巅峰时期也没有选择立刻回国。虽然杨振宁早年间长期定居美国,但是晚年回国加入清华的他,如今依旧用实际行动推动着我国物理学的发展,他的归来我们不能用“晚”来形容。
对于科研人才,我国始终秉持着宽容开放的态度,我国***一直在不断完善回国人才的***政策。何碧玉不回国***或许只是个例,其中的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也不能因为何碧玉一直旅美科研不回国的个人行为就否定了千万海外游子的拳拳爱国之心。
在未来,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回到祖国怀抱,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
我国唯一高考750分的女状元,从清华毕业后,为何远赴美国不回来呢?
我们常说,看一个人是否可靠、是否能成就大事,更注重的是一个人的品质,而不是一个人的学习成绩。许多家长却总是只注意了孩子学习成绩的培养,而忽略了素质教育和三观的培养。为了应对人生大考——高考,许多家长只顾得上孩子的成绩,也因此培养出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孩子,或者品行不端的孩子,最终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今天我们要说的高考状元何碧玉就是一个案例,她以满分的成绩考上了清华,而她毕业之后的选择却让母校蒙羞。
750分的高考状元
河南有一个美女学霸,不仅成绩很好,长相也十分甜美。这个学霸就是何碧玉,何碧玉出生在河南一个普通的家庭,从小成绩就很好,并且表现出了异常的学习天赋,从小就能做到过目不忘,学过的知识也记得很牢固。老师和家长发现她这一天赋之后,试着拿高年级的习题给她做,她也能顺利解出答案。这一结果震惊到了周围的大人,于是将何碧玉送去了三十人的实验班。
这个实验班的每个孩子都是聪明异常,于是老师们决定将他们放在一起,施行特殊的培养方式,希望能够不埋没他们的天赋。何碧玉的天赋异禀使她在这群优秀的孩子当中依旧十分耀眼。何碧玉仅仅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其他孩子九年才能结束的小学和初中的学习,并且顺利毕业。
年仅十四岁的她就参加了河南省的高考,作为高考大省,河南省每年的竞争都格外激烈,但是十四岁的何碧玉却毫无压力的获得了高考状元的称号,因为她不仅天赋异禀的提前完成学业参加高考,更是完美的答完了高考的试卷,没有扣任何一分。对于数学物理这些理科科目来说,尚且可以拿到满分,但是对于语文英语这种需要写作文的科目,依旧能拿到满分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至今为止,何碧玉都是高考历史上唯一一个拿到满分的考生,是河南省理科状元。况且何碧玉不仅高考分数高,也是提前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小神童,再加上她的神仙颜值也是异常瞩目,大家都戏称何碧玉是逆天的美女学霸。对于普通人来说,以上这三点中的一点都难以达成,何况何碧玉一下子就达成了三点,因此何碧玉的事迹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都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毕业之后的选择
这位高考满分的美女学霸,最终选择了进入清华大学继续她的学习生涯。成绩顶尖的何碧玉选择了清华大学的顶尖专业——生物科学专业。清华大学原本招收的就是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对于热门专业招到的学生要求更是严格,生物科学专业招到的学生更是尖子中的尖子。但是何碧玉身在其中,她身上的学霸光芒依旧没有被掩盖住。
作为年龄最小的学生,何碧玉并没有因为自己年龄小跟不上学业、被大孩子欺负或者不合群,反而继续了她一贯优秀的风格,在众多清华学霸当中脱颖而出。学习是一个苦差事,但是何碧玉从来没有让学习成为过自己的负担。有些人就是无论在哪都会成为最优秀、最令人瞩目的那个人。何碧玉就这么一路过关斩将,从清华大学顺利毕业了。
毕业后的何碧玉选择了出国留学,进入大洋彼岸的华盛顿大学继续进修,并且顺利获得了神经科学的博士学位。结束了学生生涯的何碧玉先进入了美国的卫生研究所工作,后来又进入了纽约大学的神经科学学院当助理教授,自此何碧玉定居美国没有再回来。
曾经有人也问过何碧玉为什么不选择回国,何碧玉给出的答复令人十分失望。何碧玉说在美国的科研环境和生活条件远超了在国内能够实现的级别,况且多年在美国求学的经历也让那个何碧玉习惯了美国自由自在的生活,贸然回国反而会在学习和生活当中受到很多限制。国内的科研环境让人十分失望,根本无法做好科研工作。
令父母和母校蒙羞
我们原本以为这样一个天才学霸毕业后一定为我们国家增添一个栋梁之才,但是何碧玉的举动却令母校和家人蒙羞。她不仅不愿意回国,并且公开谈论国内的学术环境,让家乡的许多父老乡亲也感到十分失望。
在我们国家还不是很先进和完善的时候,许多著名的学者和专家都选择放弃了国外的美好前程,毅然决然的为建设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这种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但是我们并不能对所有人进行道德***。一个学术工作者是否选择回国是她自己的权利,她有权利选择留在美国享受良好的生活和科研环境,但是她错在不该公开的谈论和批评国内的条件。
再者说,随着国内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研环境逐渐好转,科研的条件也逐渐得到了保障。祖国也拿出了许多资金来保证科研工作者的生活和工作所需,每年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样的顶尖高校,不仅能得到许多的教育经费,更是能收到不少爱心企业的投资和捐赠,国内的学术环境和上个世纪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如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著名的学者和研究员选择出国发展,离开我们的祖国的新闻,我们也因此经常为祖国的人才流失感到心痛。但是这也反映出了我国爱国教育的缺失,许多年轻人都缺乏集体荣誉感。
我们并不要求所有的科研工作者学成后都能归国为祖国做贡献,但是希望每一个得到过祖国培养的年轻人,不要反过来批评我们国家的教育制度,让培养人才的母校蒙羞、让提供保障的国家心寒。
同时希望今后家长们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也要注意孩子的素质教育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培养出真正全能的复合型人才。一个人无论成绩多么优秀,成就多么斐然,资产多么庞大,最终评价一个人高低的还是品质的高尚。
高考满分状元750是谁2022
2020年7月7 -8日,中国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季。现在距离今年的高考日结束已经将近一周了,很快我们就要知道今年的高考成绩了,所以和高考有关的信息遍布我们的生活和网络。不出所料,再过20天,全国媒体就要报道中国各地区的头号人物了。
俗话说“寒窗苦读无人问,一旦成名,天下皆知。”高考状元代表一个地区最好的,自然是媒体报道的。自1***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中国涌现出无数尖子生。这些高考状元,有的名声在外,晚年大有作为;还有人上演钟勇受伤,最后默默无闻,迷失在大众中;还有的看破红尘,不忍世俗纷扰出家;当然也有人在各行各业大放异彩。虽然不是最好的一个,但他们也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但是到了高考第一的时候,无论你怎么考,都不可能超越一个人的成绩。她就是何碧玉,全国唯一的高考状元,满分750分(标准分)。她创造了中国高考史上的神话,也是超级美女学者。她生来聪明,长大后优雅。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迷倒了无数学子。正当我们期待着我国又一位人才的诞生时,她在清华大学毕业后的一系列选择却让国人深感遗憾,甚至招致骂名。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来看看她的故事。
何碧玉是河南新乡人。她出生于1985年12月2日。她年轻时成绩优异。她天赋异禀,记忆力很好,甚至过目不忘。这样一个受宠的孩子,学习进度自然落后于同龄人。她年纪轻轻就完成了初中到高中的所有课程。
在她只有14岁半的时候,在父母的支持下,她参加了2000年的河南高考。当时她父母认为她成绩优秀,可以试着考。他们从没想过她会成为全国高考状元,更没想到一个14岁半的女孩第一次参加高考,竟然一举考了750分满分(标准分)。这让她的父母和老师都很惊讶,要知道750的分数是完美的,但是从来没有人达到过。这么高的分数在当时是河南省理科第一,全国高考第一。同时也创造了中国高考的神话,成为高考前所未有的分数。
***s://inews.gtimg***/news***_***/0/12080222202/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