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开启3+1+2模式高考新高一是选学校重要还是班型重要呢
大家都知道,四川开启了新高考的模式,也就是从传统的理科考生(物理化学和生物考试)和文科考生(历史政治和地理考试),改成了312的模式,针对四川的所有高中家长,尤其是新高一的考生来说,究竟是新高一是选择学校重要还是班级重要呢?很多家长这个时候都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以前的四川高考模式,很多家长都知道,只要选择一个好学校,在选择这个好学校的班级就可以了,但是在新高考的模式下,因为每个孩子选择的科目都不一样,选物理的完全有可能选政治学科,选历史的有可能选生物学科,完全打乱了以前的文理科的模式,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怎么办呢?
我个人认为未来高中一年级选择学校肯定大于班级,为什么这么说呢?以前中等高中或中等偏上的高中会把学校非常优质的师资力量集中在重点班进行教学,保证重点班的升学率,而普通班的老师配置就要薄弱一些,这也是很多孩子宁愿读中等学校的重点班也不愿意读好学校普通班的原因。
新高考模式下,由于孩子们选择的科目范围比较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科目,这个时候好学校的师资力量肯定比一般学校的师资力量要优秀得多,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等都要出色一些,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优质老师的课程,并且所遇到的优质老师的概率也会大很多,也可以让自己在所选择的科目中能得到较大的提升,为未来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如果大家注重学校承诺的优质班级,如果未来出现选科学习的情况,万一选择的科目老师不够优秀,有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学习。当然学习也分为两面性,老师教学是一方面,更大的在于学生自己的刻苦学习,所以也不能一概而定。面对新高高考模式下的新高一选择,你会选择学校还是选择班级呢?欢迎在下方留言。
本文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参考。每个考生情况不同,也许选择的方式也不一样,有自己观点的可以在下方讨论留言,谢谢大家。
2019新高考3+1+2选科原则 到底该怎么选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3+1+2选科模式甚嚣尘上,该模式下,物理、历史分道扬镳。那么,学生选课过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新高考选科原则 1.新高考的选科原则:锚定重要参考指标
(1)新高考选科按能力: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选择,充分认识自身偏文科还是偏理科;
(2)新高考选科按兴趣: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最喜欢、最适合自己的学科。
(3)新高考选科看专业倾向:按目标专业对学科的要求来选;或根据专业覆盖面积,选择路径较宽的学科
2. 新高考的选科原则: 锚定未来专业
选科前必然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选科其实就是把高三的高考志愿选择提前到高一来考虑了。因为高校录取专业将与新高考的选考科目密切相关,现在选科就需要考虑未来就读的专业。
新高考3+1+2模式的选科并不是任意选择的,因为高校在录取不同的专业时,是有专业必选的科目要求的。选择科目要注意目标大学的目标专业类对高中所选科目的具体要求,这种要求大概分为下面几种:有3 门科目要求、有2 门科目要求、有1 门科目要求、不限制选考科目。
新高考3+1+2到底是什么 根据公布的实施方案,8省市的新高考方案为“3+1+2”模式,即“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福建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高考“3+1+2”的选考科目方案是8省市在借鉴先行改革试点省份的经验基础上,充分考虑本地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因素的结果。
从2015年启动调研至今,江苏省举行了近80场调研和征求意见会议,针对方案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专门听取多位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并请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研究院以及相关教育和测量领域专家对新高考“3+1+2”方案进行可行性、科学性论证。
新高考3+1+2该怎么选 新高考中的“3+1+2”模式,其中的“1”所对应的物理、历史二选一的本质,就是学文还是学理的选择。根据研究与分析:
(1)竞赛班学员要求纯理
(2)重点高中的最顶尖班一定是纯文或者纯理
(3)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和历史分数是物理/历史选择重要衡量标志
对于顶尖学生而言,尽管新高考改革不再分文理科,但是他们最终的“自由选择”也基本会重回纯文或纯理的组合,而这部分同学主要思考的其实就是文理的选择。
那么对于其他高一的同学和家长而言,新高考又该如何选科呢?
步骤1: 先想清楚是要学文还是学理;
步骤2: 弄明白是偏文还是偏理——选物理的话,生物化学留哪个?选历史的话,政治地理留哪个?
步骤3 :选定最后一科——最后一科的选择可以从擅长的科目(偏理解还是偏记忆);学校的师资、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高校综合评测是否考本科目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新高中3+1+2模式怎么选
1、物生政选科
物生政选科可选专业:92%左右
物生政选科组合优势/劣势:适合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
物生政选科分析及建议: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能报考,但是竞争压力也会小一些,反而会赢得很多优势。比如,学了物理这科,很多名牌大学都可以报考,因为一些好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不学物理就会失去很多考名校的机会。而选考政治这科,很多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大大放宽了限制。而且生物这科又不怎么难,所以高考还是很占优势的。
2、物生地选科
物生地选科可选专业:92%左右
物生地选科组合优势/劣势:生物学科需要擅长归纳和记忆。
物生地选科分析及建议: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从总体难度上来说,生物和地理是属于偏“中性”的学科,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又需要理科生理解,正因为如此,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难度都不是很大,学生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得分的。
3、物地政选科
物地政选科可选专业:92%左右
物地政选科组合优势/劣势:喜欢物理但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
物地政选科分析及建议:物理+地理+政治这个组合的特点明显: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可报专业比例在92%左右。
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另一方面,从已经试点高考改革的省份看,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不利于了解自身真实水平;第三,由于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大部分学校很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所以,这个组合最具挑战性。
高中选科注意事项
1、选科注意不要盲目从众、人云亦云
很多学生选科时没有主见或者哥们义气,看见同学选什么,自己也跟着选什么。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自身特点不同,适合的科目也不同。适合别人的科目组合未必适合自己,高一学生选科时切记不要盲目从众,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科目。
2、选科注意历史并不比物理容易
很多学生认为物理难、历史只需要背背记记,于是选择历史。其实,新高考之后,历史的难度增大了,而且高考历史也不是背背记记就能高分的。新高考之后,物理跟历史的高考试卷难度是相当的,高一学生要慎重选择物理跟历史。
3、选科注意物理不好也可以选择物理
很多学生高一的时候物理不好,因为自己物理不好,于是选科的时候不选择物理。其实,高一物理不好并不代表高考的时候物理也不好。高一物理不好只能说明物理的进步空间很大,到底要不要选择物理,高一学生还是要根据各因素综合选择。
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高考3+1+2模式有什么优势?
新高考已经开始全国普及了,大家对于高考3+1+2模式了解多少呢?高考3+1+2模式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优势呢?的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高考3+1+2模式的含义和优势,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祝愿大家学习顺利!
一、高考3+1+2的意思 新高考3+1+2中,不分文理科,可以由考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 英语3门必选科目,中间1为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最后2为从剩下的政治、地理、化 学、生物4门中选2门。
“3+1+2”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考试时不分文 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 度不同。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 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 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二、新高考3+1+2选科组合有什么 史生化
“历史+生物+化学”组合适合对物理不感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化学、生物成绩相对 有优势的学生。 如果将来想要学习生物科学、食品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植物生产类等相关专 业,可以选择这个组合。
史生地
“历史+生物+地理”组合和上面的“历史+地理+化学”组合差不多,学科看似跨度小但 思维跨度大,竞争同样也很激烈,慎重选择~ 史地政
“历史+地理+政治”
组合也是比较传统的文科组合,选择的人数也比较多,因此竞争也 是比较激烈的。 这个组合适合想选择汉语言文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 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历史学类、管理学类、城市规划、酒店管理等专业的同学。
史生政
“历史+生物+政治”组合在学习时,需要有对多而零碎知识点的记忆和归纳的能力,所以这个组合比较适合文 科思维有优势,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
三、高考3+2+1模式有什么优势 1、组合减少困惑减少 将原来“3+3”模式的20种组合降到了12种。组合减少,选科干扰项减少,考生和家长 的困惑度降低。
2、方便学校安排课程 在走班人数巨大的情况下,这将给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师安排、教室安排带来极 大困难。组合少的“3+1+2”,不走班学生人数降低,将能更加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师 和教室。
3、学生学习更加稳定 走班越少的情况下,学生在固定的班上课,节奏和氛围是相同的,有利于学生形成相互 交流、竞争的学习氛围。
4、降低***不均影响 普通高中学校的师资条件是很难与重点中学相比,所以通过赋分制,校际间的***不均 衡会导致学生在赋分上的刚性不公平。“3 1 2”模式将物理和历史这两门科目取消 赋分制,就可大幅度降低这种***不均衡带来的不公平。
5、更加利于人才培养 “3+3”赋分制下,非重点中学的物理科目可能缺少竞争优势。从浙江上海实践的情况 来看,物理选科总人数比例并不高。所以将物理取消赋分制,将排位赛变为实际分数, 这有利于物理学科人才的培养。历史学科作为基础性科目也是一样。基于物理和历史的 选科,能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高校选拔要求的学生。
高一选科3+1+2组合怎么选择最好
新高考3+1+2模式选科成为新生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为了让大家少走弯路,我专门整理了选科3+1+2最好的组合,供大家参考。
选科3+1+2最好的组合有哪些 1、物理+化学+地理
本组合适合还不清楚自己方向,同时理科成绩不算差的学生,是专业覆盖率高达99%以上的超强组合。如果学生理科成绩不理想,就不太推荐选择该组合了,切忌被专业的多样性迷惑。
2、院校专业要求科目+学生兴趣科目+专业延伸科目
大部分高校专业限考科目只有一门,也有限考两门的,极少部分专业是限考三门。学生可以根据所选专业的要求进行选择,不足的科目可以从兴趣爱好或者专业延伸的角度进行择选。兴趣科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在高考中获取分数。而专业延伸科目,可以对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法学专业,因为不少法律法规是经过历史变革而来,所以历史就对法学的学习理解有助益。
3、物理+学生兴趣学科+学校优势学科
这个组合的优点是,物理提供更广泛的专业覆盖面,学生兴趣学科保证分数,学校优势学科保证学生在赋分比中的优势地位。
高考选科有什么建议 1、以学生明确要报考的院校专业为出发点
根据2021年部分院校对部分省份公布出来的高考招生***看,不少专业都对必选科目有明确规定。学生如果有自己心仪的专业,就要参照该专业在本省的要求进行选科。参照报考专业的要求进行选科无疑是最合理的选科方法。
2、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
在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在高一并不能明确自己心仪的专业,这时候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学习从根本上讲,还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兴趣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也可以通过兴趣爱好的培养来确定大学要报考的专业。
3、以专业覆盖率为出发点
正如上面所说,不同的选科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不同。如果学生没有固定的专业要考取,就要充分考虑专业覆盖的问题,合理避免出现想学的专业因为限考问题不能报考的尴尬。
4、以学校的优势科目为出发点
上面三点偏重学生的主观,以学校的优势科目为出发点则偏重客观因素,也是充分利用学生就读学校教学***、师资力量的方法。正如大学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一样,高中院校也会有自己教学质量更好的学科,学生可以参照学校的优势科目来进行“3+1+2”的选科。
高考3+1+2是什么意思 它有哪些利弊
高考3+1+2是什么意思,它都有哪些利弊呢?我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
高考3+1+2模式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但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2”是指从生物、化学、地理、政治中选择两门作为选考科目。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高考3+1+2模式的利与弊 高考3+1+2模式既不会让同学们太过于“偏科”还让更多的同学可以自由选择学科,不仅仅实现了教育部门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而且还能够不耽误国家人才培养***。但是根据已经实行新高考改革省份的经验来看,12种组合全部开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选择权的减少反而加剧了选择课程的难度。
高考3+1+2模式选科建议 第一、识别孩子的性格、兴趣、行为风格和职业倾向。
第二、认真研究孩子最喜欢、最擅长的科目。
第三、选物理还是选历史, 一定程度上是确定未来的专业方向是偏文还是偏理。
第四、未来,理科生在专业与就业的选择面更宽,而文科生的选择面比较窄,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未来有更多的竞争力,有更大的选择权,那么我们尽可能的鼓励孩子去积极勇敢地学习物理、化学和生物。
第五、多多的了解各个学校及专业的相关资讯?。家长们可以进入各个学校的***,也可以进行去学校的论坛、贴吧里面去了解该校的学风文化等。
第六、如果孩子没有明确的生涯规划, 现在对于未来也没有太大的***,尽可能选专业覆盖面广的学科。
第七、如果孩子在学习成绩方面优势不大, 但是如果综合素质高, 在文体才艺表演方面有特殊才能,可以有意识地培养文体才艺、外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