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考试成阅读理解上海中考数学题出现分歧家长要求都给分
在如今的教育领域,中考的考试难度甚至要高于高考。考生们高考失利,还有复读的机会,但是中考是背水一战,“不成功便成仁”。
所以比起万众瞩目的高考,家长们其实更加重视中考。而随着教育领域的进步,现在很多地区的中考试题都在强调突出学科的重要性,创新性,挖掘更加有潜力的学生。
这样导致很多地区的中考考试,不再单纯考察学生们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查学生对试题的理解程度和临场发挥程度。
如果说文科类的学科考察学生的生活常识还有阅读理解,这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像数学这样的学科,题目出现需要学生理解分析的材料,很多家长和考生就不能接受了,毕竟数学考试不是阅读理解。
数学考试成阅读理解?上海中考数学题出现分歧,家长要求都给分
现在各个地区的中考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有的地区中考的时间比较靠后,还没有正式开始,有的地区中考的时间比较靠前,目前已经考完了。
但是在这一次上海地区中考的考试中,数学试卷的第22道题目引起了很多家长和考生的讨论,存在分歧。考生们对题干的理解不同,导致最后的得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
因为题干本身存在“歧义”,最后导致考生丢分,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表示不能接受,要求全部都给分。
网传这道数学题讨论的是以数学为工具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某加油站推出了促销活动,一张加油卡的面值为1000元,九折出售,每加一升油单价可以降低0.3元,***设这张加油卡里面的1000元钱能够一次用完。材料后还跟着3个小问题。
其中第2个小问题出现了歧义,学生们的理解不同,答案也不一样。有的学生按照一般逻辑来考虑,也有学生按照先打九折来计算单价,甚至有学生直接将原价减去0.3。
按照这道数学题的题干来看,这三种不同的理解都没有什么毛病,但是标准答案肯定只有一个,一旦学生的理解和标准答案不同,就会被减去7分。在一分就能超过千人的中考里面,丢掉7分的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有家长向本地教育局学申诉:“不能把数学考试变成语文考中的阅读理解”,要求所有有理解歧义的答案都能算对,都给分。
数学试题应该更加严谨,可以举一反三反复推敲才行
这件事情被发布到网络上之后,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有网友表示题目确实存在歧义,如果把原价没升3元,九折之后2.7元,没升再便宜0.3元标注清楚,那么就不会出现歧义了。
还有网友认为,这道数学题目本身考察的知识点很简单,所以为了增加难度,在题目上故弄玄虚,给考生们“挖坑”,有些说不过去。
其实家长和网友的看法并没有什么错,毕竟数学题和语文题目不同,语文的阅读理解,可以有很多的角度,***分点肯定也不止一两个,也没有标准的统一答案。
但是数学试卷就不同了,答案肯定是唯一的,而且一定要经得住举一反三,反复推敲才行。现在很多题型都在创新,希望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更强,临场应变能力更好的学生,但是也不能让试题脱离初中生的实际生活。
对于正在上初中的学生来说,对加油和充值、消费的事情并不了解,这也是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办***确解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好像今年某地区的中考政治试卷,让学生们讨论“彩礼”的问题,这对于十几岁的初中生来说,真的是超纲了。
创新不等于脱离实际和“超纲”
教育领域不断发展,所以现在大部分学生的试卷都出现了创新类的试题,增加了整体的计算量,一道小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就非常多,这些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就已经不小了。
学生们需要在紧张的考试中,既要题目作对,还要考虑到答题时间问题,已经够焦头烂额了。部分创新的题型还脱离了学生们的实际生活,甚至是超纲,这对于学生们来说就是难上加难了。
所以出题人还是要综合考虑一下,站在初中生这个年纪这个阶段来思考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时事都适合结合在试卷的材料里面,出现有歧义的题目,也会影响学生们的最后分数。
今日话题:你觉得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
上海中考数学疑泄题,官方报案,究竟是谁将考题泄露出去的?
? ? 上海近日举行了中考,相较于其他地区,是比较晚的了,当然也正是因为之前疫情的影响,上海市的中高考均推迟了一个月左右。原本的备考时间被拉长了一个月,好的一方面是弥补了之前的影响,另一方面,备考战线的拉长,也意味着学生要继续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一个月。网传上海中考数学泄题,***仍在进一步侦查侦办中,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查严办。尽快给大家一个真相,还莘莘学子一个公平。
在上海中考刚刚完满结束后,,就传出来了疑似中考数学泄题,出现这样的问题,定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中招考试是仅次于高考的大事。中考,作为决定考生命运和检测四年学习成果的一环,必须要公平公正,必须严谨 。如果泄题是真的,问题可能出在问老师题目的学生身上。至于泄题源,今年疫情关系与往年可能管理有所不同(往年监管出题的都是专业人士包含考试院、预警等部门),可能是因为疫情而导致人员复杂而出现泄题***。?
? ? ? ?公平性是一场考试的灵魂,失去公平性,考试也就剩下了形式外壳,成为了一小部分人的专属通道。当然考试泄题事关重大,不能成为一些媒体博取流量的,造谣的噱头,对于造谣者要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考试是当下普通人完成阶级跃迁的一个重要通道,公平性是最基本的要求,无论是什么题型泄露,即便是一道选择题,也是重大失误,因为这并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当然究竟是否存在泄题,还应当以最后的官方通知为准,希望能够给众多考生一个满意的答复。
上海招考热线:专家点评上海中考数学试卷
结构稳定 注重双基 突出能力 引导教学
2017年6月18日下午,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科目顺利进行,市教育考试院在考试结束后邀请了三林中学北校特级教师杨正家、黄浦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顾跃平、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高级教师宋德秀、延安初级中学高级教师沈洁等专家对本次数学试卷进行评析。
与会专家表示,2017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数学科目的命题工作以《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和《2017年上海市初中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为依据,有效考查了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全卷体现了以下特点:
注重双基 区分度好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知识覆盖面广,结构稳定,区分度好。杨正家老师认为,本次考试重视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考查,试题基本为常规题,考点都落在了重要的知识点上,没有偏题、怪题,贴近课堂教学,很好地继承了往年中考卷的特点,区分度较好。如第25(2)考查的知识点不局限于初三的知识,对知识的考查比较全面,使得整卷的知识覆盖面非常广。宋德秀老师认为,填空题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沈洁老师认为,25(2)要求学生先画出图形,再进行解答,引导学生重视在平时学习中作图能力的养成,补齐这一短板;同时,不同难度的试题分布合理,对各层次的学生都有较好的区分度。
加强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考查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加强了对学生分析、转述、讨论、想象等数学能力的考查,对于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可提供有效的支持。顾跃平老师认为,第16题本身不难,但是对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有一定的要求,第24(2)题,考查了字母代表数的思想方法,这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杨正家老师认为,第24题要求学生能够从代数思维到几何思维进行转译,第25(2)题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第25(3)对数学问题的转化能力有一定要求。沈洁老师认为,第17题考查了学生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关系,进而建立方程与不等式(组),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与不同形态的数学语言之间的转化能力,还考查了借助空间想象解题的能力。第24(3)题,在学生真正理解“平移”这一概念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点P和点Q之间通过空间想象建立起联系进行解答。
重视应用 加强探究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亮点频出,注重实际应用能力、文字阅读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杨正家老师认为,本次考试有大量带有实际应用背景的试题,同时对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比如第17题、第22题、第24(3)题。本次考试还非常重视对探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比如第6题,往年这类试题常从概念出发进行考查,而本次考试从图形中角的关系出发,重视对学生思考过程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第23题解题过程逐步推进,这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探究的一个过程。第18题是对熟悉的图形进行了新的研究,这些都引导了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提高探究性学习能力。
引导教学 避免“题海”战术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卷试题对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引导课堂教学回归教材,避免“题海”战术。顾跃平老师认为,本次考试试题中的综合题也注重对课本知识的考查,如第24(3)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平移,这是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能较好地体现教材的要求;第25(3)题,利用黄金分割这一知识点可快速解题;这些问题都源于教材,能较好地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回归教材,不靠“题海”刷题来提高学生成绩。沈洁老师认为,第16题、18题要求学生在阅读后真正理解题意才能解答,这些都使单靠“题海”刷题失去作用。
上海中考数学疑似泄题,警方:2人被捕,1人取保候审!这些人会被怎么判?
上海中考的题目已是被泄题现在已经逮捕了泄题的人有两名和一名人都已经被逮捕了,这些人到底会怎么判,其实他们的这个罪责是非常的严重的可能他们自己会觉得自己只不过是,这样这些题拍个照片传给了自己,想要的人并没有犯什么大错,但是,要知道到中考和高考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命运的转折点也是家长非常翘首以盼的事情,这都是他们的希望,但是他们却将这种不公正和不公平的枷锁套在了孩子的身上,这就是不公平的所以说他们就是罪魁祸首,这件事情一定要严格的审判,不然的话就对不起其他的孩子以及其他的家长。
而且对于他泄露题目的理由,我觉得非常的离谱,她说是为了报恩,所以说才将这些考试卷子上的题目拍照传给了家长,但是我觉得凡事有点常识的人都能够知道中考的题目泄露是一件多么大的事情,而且还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里面,很多人孩子的命运就在这么一朝一夕之间,他们努力了这么久,难道就要因为你泄露了题目而来改变他们的命运吗?这是非常的不公平的。
而且中考和高考的题目就连出题人,他们都需要与外隔绝,这样的话才能够最大程度的确保正这样的题目不会被泄露出来,才能够最大可能的的确保证这些题目是最原始的,孩子们做到题目的时候是没有其他人知晓的,这样的也能够更好的去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中考和高考泄露题目是一件非常大的事,从原则上来说的话,他们已经放了原则上的错误,必将受到法律严厉的惩罚,如果说这一次不能够给他们法律的惩罚的话,是很难说的,过去的。
求09年上海市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下有部分答案
1 填空的最后一题,据说这题比较难。。。
基本所有网友的答案为2,甚至有网友说是拿尺量出来的,- -~
2 数学计算第一道应该要分类讨论吧!!
有2种说法:
A 当a=1时,原式无解 a≠1时,原式=-1
B a=1时题目本身就无意义了 所以就不分情况了
A答案肯定是没问题的,B答案么。。。
3 P点的坐标
p(5,0)(6,0)(25/6,0)
r=1 r=5-2根号5
4 向量的那道题。。
向量A+1/2向量B
5 数学压轴题三个问题的答案
(1)根号3/2 (2) y=(2-x)/4 (3)90度 第三问好多同学没证出,但都写了答案,而且也有同学说是量出来的了。。无敌
在网上看了一个同学压轴题最后一问的解法,公布上来
6 定义域的那个题目
现在答案有3种分歧
A 0≤x≤2 这种答案的人占多数
B 0<x≤7/8
C 0≤x≤7/8
7 小明的那个概率题
也有两种答案
A 1/6 B 1/7 A答案的同学居多
8 统计题的答案
20%,6,35%,5次
9 数学一个计算题的答案。。
***://sh.zhongkao***/200906/4a3df38e6c90b.shtml
详细情况请看
上海中考数学题型分值占比
上海市中考数学考点分析及分值分布一、试卷的总体情况无论是上海市的数学中考,还是外地的中考数学,都是严格按照中考数学考试纲要制定的。大体上都是从知识与技能、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四个方面对学生加以考查。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基础知识多,很能体现出适合不同层面的学生来完成,这一点,上海市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其别。二、试卷的内容与结构1、代数和几何的比例试卷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以及探索、开放性试题等)。外地试卷的内容分布:数与代数约占48.7%;空间与几何占42%;统计与概率约占9.3%。上海市《考纲》要求:数与代数的内容约占50%,空间与图形的约占35%,通过对近几年上海市各个区的中考试卷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考试卷150分内代数约占90分,几何约占60分,比例在6∶4。2、各章节分值情况1、上海市中考方程(28分左右)和函数(32分左右)占较大的比重,函数部分(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所涵盖的知识点基本考查到位,但是难度降低,这与外地的考点有比较大的区别,外地二次函数是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且难度很大,属于综合类的大题。2、统计的分值约占10% ,这与外地没有太大的区别。3、锐角三角比板块分值与统计类似,约占10% ;4、二次根式、因式分解、不等式分值统计;-1/6-因式分解3分左右,不等式分值大于二次根式,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关注不等式知识点复习的有效性。三、考点分析1、方程:(1)解方程(组):主要是解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及二元二次方程组;无理方程与二元二次方程组在外地没有出现过,这些内容是上海市自己独立命题的。(2)换元(化为整式方程),外地中考没有这一考点。(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主要是求方程中的系数;(4)列方程解应用题;“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法一般可分为如下的三大类:
①技能层面上的题目——多以考方程与不等式的解法为主;②能力层面上的题目(“列方程或不等式”解应用题)——多以情境化的形式出现;③“方程思想”层面上的应用—— 一是以“横向”联系、“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或变化过程的即时性(阶段性)问题”为主。二是关注试题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些热点问题。2、函数(1)求函数值;(2)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结合求系数的值;(3)函数与几何结合求值或证明;(4)求函数解析式及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