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暨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立
本报讯6月16日,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暨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揭牌仪式在山西大学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吉福出席并为研究院(学院)揭牌。
成立山西考古文博研究院与山西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是我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教育、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发展,培养文物保护和考古人才的重要举措。研究院(学院)将推动考古学科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合作交流、服务社会等领域上取得更大的成效,为我省考古文博事业和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山西力量。(本报记者)
-责编:李琳、刘洋-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院简介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山西大学有着百年传承的院系之一。历史学是山西大学最早设立的学科之一。早在1902年山西大学建校时,西洋史(即世界史)、中国古代史就是中西斋学生的必修课程。1936年夏,历史系正式建立,周传儒任系主任。1937年8月,日机轰炸太原,历史系随文学院转移至运城,借省立运城中学部分校舍上课,历史学系聘阎宗临为系主任。11月,太原、晋南相继沦陷,山西大学停办。1939年12月,山西大学于陕西三原复校,设三院六系,历史学系是六系之一,聘马非百为历史学系主任。1941年山西大学北迁陕西宜川县秋林镇,历史学系随同迁往。1946年3月,迁回太原。1949年,文学院改为师范学院,历史系改为文史地系。1950年,文史地系分为历史系和中国语文系,阎宗临任历史系主任。1951年,师范学院增设六个专修科,史地专修科为其中之一。1953年,系科调整,原史地专修科分为历史科、地理科。许予甲任历史系主任。 历史系设立世界史教研组、亚洲史教研组、历史教学法教学小组、中国通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等五个教研组。是年底,师范学院独立为山西师范学院,历史系隶属师范学院。1957年,教研组调整,设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教研组、世界古代及中世纪史教研组、世界现代史教研组、中国近现代史教研组。1961年,山西师范学院与山西省1959年新建的山西大学合并,称山西大学,历史系并入山西大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2年,高校恢复招生,教学秩序开始恢复。历史系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个教研组。1***7年,高考制度恢复,教学科研秩序全面恢复。1***8年,考古专业建立。1981年,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历史专业被列为山西省重点学科。1983年,历史研究所成立,乔志强任所长。1990年,历史系举办档案专业证书班和宗教专业证书班。1993年,旅游管理专业专科班第一届招生。1995年,旅游管理专业招收本科生。1996年,中国近现代史被评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19***年,历史系与山西省旅游局合作筹建的旅游学院成立。1998年,世界史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中国近现代史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历史系与山西省文物局合办的山西大学文博学院成立。9月,博物馆学专业首届招生。2002年,旅游管理专业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并于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11月正式改系建院,下设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和旅游管理四个专业。2005年,考古及博物馆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中国史、考古学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世界史成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历史系从成立之日起,就成为山西大学负有盛名的系科。在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尽管山西大学同整个中华民族一样,经历了抗日战争与***血与火的考验,但历史系一直以名师荟萃而闻名华夏。当时在我系任教的名师有留学瑞士归来的中西交通史专家阎宗临先生、秦史专家马非百先生、专治中国古代史的留英博士周传儒先生。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系同山西大学一样,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一时人才济济,名师云集。其中最有名的有地方史专家郝树侯先生、中国政治制度史专家梁园东先生、被誉为***一字之师的唐史专家罗元贞先生。改革开放后,历史系获得了第二次新生。一批新的学术带头人脱颖而出,如开创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先河的乔志强先生、捻军史专家江地先生、国际共运史专家程人乾先生。90年代以后,新一代的中青年学者快速成长,成为历史系发展的中坚力量。
经过几代学人的孜孜追求与不懈努力,学院学科建设成绩斐然。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史、考古学;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世界史;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旅游管理。1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近现代史;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旅游管理。2个博士科研流动站:中国史、考古学。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最早前身为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下的勘查组。1952年3月,山西省人民***文物管理委员会(简称文管会)成立,下设机构勘察组、古建组、保管组、办公室等,其中勘察组负责全省地下文物的勘查与研究,成为后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直接前身。1956年1月,山西省人民***文物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并改为省文化局的直属单位。1956年10月,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正式设立侯马工作站。1958年12月,中国科学院山西分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正式成立,张颔任所长。1959年5月,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省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三个单位合并,对内统称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对外三个单位仍相对独立。1962年1月山西文物工作委员会又设立了晋东南工作站。1***9年11月,省委撤销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成立山西省文物局,原有的业务部门分类合并,考古队、侯马工作站和晋东南工作站合并为新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并独立挂牌,人员编制56人,直属山西省文物局管辖。自此以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机构未有变化。
考古学专业最先在哪个大学设立
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仅供参考) 扩展资料 1、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维新变法之际,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大学。
1937年南迁至长沙,与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至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复员返回北平。
1952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成为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并自北京城内沙滩等地迁至现址。2000年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北京大学。
下属考古文博学院设有考古专业。
2、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Shanxi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山西省人民***“部省合作共建高校”,是中西部十四所国家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山西大学文脉可追溯到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堂书院,学校前身是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5月8日由英国人李提摩太和时任山西巡抚岑春煊共同创办的山西大学堂。
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为山西大学校,1918年确定为国立山西大学,是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之一。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
1953年经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更名为山西师范学院。1959年恢复山西大学校名,是中国最早在联合国注册的高校之一。
下属历史文化学院设有考古专业。
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Zhengzhou University)位于河南省会郑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1984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
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61年郑州师范学院并入,1991年黄河大学并入;
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
下属历史学院设有考古专业。
4、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Nanjing University),简称“南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
南京大学其学脉可追溯自孙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等历史时期,1949年由民国时期国立中央大学易名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径称“南京大学”并沿用至今。
下属历史学院设有考古专业。
5、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
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率先设立考古专业的大学
1952年,北京大学率先设立了考古学专业。?在中国高等院校中,北京大学最早设立了考古学的教学研究机构。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下成立考古学研究室;1952年,在历史系内成立考古专业。北大考古的历史,和中国考古学的历史几乎同样久远。
考古专业成立以来,几代学者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将专业发展壮大成今天的基础设施完整、学科覆盖面宽、教研力量雄厚的考古文博学院,为中国考古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专业人才,做出重大贡献。
扩展资料
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其他情况简介:
考古文博学院每年招收的本科生人数在40-50人左右,研究生招生约50人,在校学生300余人。此外,学院每年还接收进修生、访问学者,并承担着国家文物局等委托的专业岗位培训等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