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标以拍扁为本奇瑞突然又换新Logo印象分还能加多少
近日,奇瑞汽车正式换上全新的品牌Logo,当然,这个“新”,其实也没有那么的“新”,毕竟也只是把原来的Logo“拍扁”了而已,就那么简单。目前,奇瑞的***以及各大官方公众平台账号都已经换上新Logo,以后也将会陆续用到新车上面。
左为旧Logo,右为新Logo
品牌Logo扁平化风潮已经流行了好几年,奇瑞现在总算跟上了步伐。当然,奇瑞历史上换Logo的次数并不多,之前也只换过一次。但不管怎么换,奇瑞Logo的造型始终跟英菲尼迪的Logo有点相似,占了这一豪华品牌不少便宜,还让英菲尼迪长期背负着高级“奇瑞”这个梗。
早期奇瑞Logo
英菲尼迪品牌Logo
奇瑞全新的Logo对品牌形象的改变或许不会有太大的作用,但至少可以看作是品牌历史发展的里程碑。近期,奇瑞的销量有很明显的增长,并逐步推进新能源领域的发展,全新混动技术的加入,不光是为了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还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奇瑞欧萌达(参数丨图片)
不过,奇瑞想要实现持续稳定的销量增长,还需要进一步的转型,只有技术和营销等各方面的不断创新,未来才会有更大的突破。
奇瑞是不是换新logo了?有什么含义吗
是换了logo。奇瑞新LOGO以一个循环椭圆为主题,由“C”“A”“C”三个字母组成,是Chery Automobile Company的缩写。中间镶有钻石状立体三角形主色调的银色代表着质感、科技和未来;钻石形构图,代表了奇瑞汽车对品质的苛求,并以打造钻石般的品质为企业坚持的目标;蓬勃向上的人字形支撑,则代表了奇瑞汽车执着创新、积极乐观、乐于分享的向上能量,支撑起品质、技术、国际化的奇瑞汽车不断前行,同时人字形代表字母A,喻示奇瑞汽车追求卓越和领先的决心和***。
新的LOGO是伴随奇瑞全新iAuto技术体系平台的形象升级,也是对奇瑞在消费者心中品牌形象的一个升级。
也来说说吉利、哈弗、奇瑞、奔腾、五菱、宝骏的换标之路
一个产品给用户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标志性LOGO,企业要把自身的制造文化融入到LOGO当中。不过,有些企业的产品LOGO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会进行更换。希望用新LOGO带给消费者产品不断升级的新印象,以求获得更好的销量和评价。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汽车界换标的那些事儿。
吉利
吉利之前有帝豪、全球鹰、英伦等诸多品牌标志,在六年前都统一更换为帝豪红黑组合标演变而成的新标,演变后确实具有了更好的辨识度和国际范,去年又再一次进行了修缮提升。
这几年吉利收购了沃尔沃,宝腾,入股了奔驰戴勒姆实力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也顺势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领克,吉利的领克与后文提到的长城“WEY”现在算是领衔了国产汽车向上求索的路,并且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
哈弗
哈弗是长城汽车旗下的产品,它敏锐地捕捉到了SUV市场巨大的前景。于是果断的给哈弗量身打造了一个有国际范的车标——把原本长城的标志,换成了“HAVAL”字母标志。在哈弗取得成功后长城汽车继续向上求索推出了高端品牌“WEY”。尽管这个叫做“WEY”的高端品牌也在国内取得了初期的成功,但是小编个人还是忍不住吐槽长城汽车内部大拍老板魏建军马屁搞出的这个品牌和LOGO。?
比亚迪
比亚迪和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一样都是民营企业,与长城在SUV领域取得成功不同的是,比亚迪在电动汽车界享有盛名,算是国内掌握电车核心科技的汽车企业。最初比亚迪的车标是一个椭圆形,里面是上篮下白,外面是BYD三个字母,有几分宝马车标的神韵,但更多的车友则吐槽这个车标画虎不成反类犬,于是比亚迪从善如流更换为简单的车标,反而比之前更得民心了。
长安
长安的车标之前是一个盾的形状,里面加上一个箭头。这个标志和***的标志很像。于是在2010年长安进行了车标更换,新标志不像***汽车了却像是本田汽车公司旗下的高端子品牌的LOGO旋转了后优化样子。近年来长安汽车表现也对得起换标,取得了很大进步。
奔腾
一汽奔腾之前一直用的是红旗的标志,直接使用了红旗车型以前用过后来又被弃用的“1”字车标,被广大消费者吐槽。好不容易等消费者接受了1字标志,在2011年又换成了像个“末”字鹰标,更加不被消费者所认可,销量也越发的低迷。
奇瑞
奇瑞的车标换得颇有点像长安,奇瑞的标志更改前是一个倒V加断裂的椭圆形,在2012年把倒V融入椭圆之中,整体变得更加圆润,但是也很像日产的高端品牌英菲迪尼,导致消费者经常弄混。换标之后的奇瑞,并没有更进一步反而走向了没落。
五菱和宝骏
今年5月,上汽通用五菱正式发布“五菱全球银标”之后,上汽通用五菱共拥有三大品牌,分别是新宝骏、宝骏、五菱红/银标。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四款车标摆在面前的确令人眼花缭乱,各自的关系也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五菱红标在五菱刚刚步入汽车界时是一个“W”叫做万家牌,寓意走入千家万户,后面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经典红标。旗下五菱之光、五菱荣光、五菱宏光有着千万用户是秋名山车神的***。
宝骏是上汽通用五菱旗下的第二个品牌,定位略高于五菱红标。被消费者熟知的产品有宝骏730、宝骏560、宝骏510、宝骏310。
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正式推出新宝骏。据厂家介绍新宝骏将致力于打造一个智能汽车品牌。承载者传统汽车到智慧汽车的发展过程,简单的距离就是从老人机到智能机的变化。代表车型是RS-5、RC-6等。
今年5月发布的五菱全球银标,并保留传统经典红五菱标,让小编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据厂家表示银标代表着五菱品牌的乘用车,同时代表着全球化。代表车型是刚刚发布的五菱凯捷。
不仅国产爱换标,合资车企也经常换标。不过人家都是越换越好看,并且原厂型很高,像奔腾,奇瑞这种换标显得很多此一举。换了还不如不换,但是也从侧面反映,车标对于一个车企的重要性。
尤其是面对现在的90后00后消费群体,有时候我们不得不说车标设计得好,客户买车回家早!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圈最近又掀起换标潮,为什么车企都爱换标?
2019年,没想到汽车圈各大品牌却纷纷开始了“换标之旅”——大众换标、吉利换标,就连原本标致被人诟病不已的宝骏也换标了。2019年,这些车企为什么非要跟标志过不去呢?
宝骏换标
新标意义:舍弃问题原标 更显漂亮尊贵
在这一轮汽车品牌换标潮之中,宝骏换标的需求最为迫切。毕竟作为一个日渐崛起的国产品牌,宝骏原本的“驴头标”的确无法概括不断向上进步的品牌内涵。相比于过于直白的旧车标,宝骏新车标更加注重抽象美。表面看起来形似菱形宝石,内部由两部分组成,并融入了切割工艺,看起来与旧车标完全两样。但当我们拿新车标与旧车标对比,就会发现两者的神似。宝骏新车标将内部两部分暗合马头的形象,正好与旧车标传承联系起来,看起来漂亮又尊贵。
吉利换标
新标意义:扁平简洁,更显典雅时尚
相比于首次换标的宝骏而言,吉利的新标志其实是第二次换标。在几年前,第一次换标的时候,舍弃了原本的“蓝天雪山”标志,换上了帝豪的盾牌标志,只是***用了时尚的蓝色与金色的色调进行革新。而如今吉利第二次换标,并没有***用改头换面的全新设计,而是在第一代换标的基础上进行了微调,主要在颜色搭配和尺寸上区别明显。吉利全新标志用了当下更为流行的扁平化设计风格,视觉效果拉长。标志的外框也由原本的金色改为全新的银色,内部区块的颜色也由亮蓝色改为磨砂的暗蓝色,整体更加低调内敛,彰显典雅时尚气质。
大众换标
新标意义:线条化更加简洁
与宝骏、吉利两大国产品牌标志越换越豪华不同,作为国际汽车品牌的大众汽车新标***用了线条化的处理,更显简洁、清爽。新logo有助于摒弃“过于德国化”的标签,增加大众品牌的情感魅力,并且可以摆脱“排放门”的负面形象,并适应电动汽车时代的需求,品牌将在电气化的发展上进行更多的投入。其实原本大众标志就是以扁平化设计为主,2000年以后才***用了立体化设计,而如今简洁线条的新标志,更像是一种企业文化的回归,也显示了大众洗心革面的决心。
奇瑞路虎扣标换上logo
奇瑞路虎扣标换上logo用胶水。拿牙线或者钓鱼线顺着胶体扣,再用胶水清除剂清除剩余胶水就可以。logo是徽标或者商标的外语缩写,是logotype的缩写,起到对徽标拥有公司的识别和推广的作用,通过形象的徽标可以让消费者记住公司主体和品牌文化。
车企更换车标的目的是什么?每年都会更换吗?
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对于一款汽车的认识都是从一个LOGO开始的。就好比我们看到“蓝天白云”,就会脱口而出“这是宝马”一般。由此可见,一个LOGO对于汽车品牌来说有多重要。正是因为如此,每一次换标,对于车企而言不但是经济上的负担,同时还有可能带来品牌认知度降低的风险。
然而即便如此,近两年来,却陆陆续续有大量的车企更换了全新的品牌LOGO。虽然,这些车企品牌历史背书、发展状态和未来发展方向各有不同,但是在更换LOGO的时间点选择上却出奇的一致。更有趣的是,这些车企的新LOGO几乎有着同样的变化,那就是抛弃了过往的立体设计,选择了扁平化的设计风格,这是巧合,亦或者是有什么讲究呢?
“销量不好就换个标继续卖吧”,这句调侃既说出了车企换标的作用之一,同时也说出了换标的风险之一。不管是品牌认知度高或者低,其实每一次换标,都是伴随着风险与机遇的,因为每一次换标既是对品牌的一次革新与改变,也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做出改变。
那么为什么车企们扎堆在这个时间点进行换标呢?与其说这是一种巧合,不如说这是大势之下被逼出的“求生欲望”。如今的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疯狂向上,合资品牌逐渐下探,即便是豪华品牌也开始另辟蹊径。引用原东风副总工程师程振彪的一句话“换标意味着其创新、变革和自我革命的决心。意在争取用户,树立企业新形象和新面貌”。
正如开头所说,汽车LOGO往往代表了一个人对于汽车的固有印象,那么在智能化时代下,人们对于车企如果还停留在过去,这是否反过来证明这一个车企不思进取呢?以比亚迪为例,早期的“BYD”品牌LOGO不怎么讨喜,然而当宋MAX换上了“王朝”系列标志之后,却一炮而红。之后比亚迪凭借王朝系列车型趁势而上,成功扭转大众的固有认知,让“品牌向上”的口号不再停留在嘴上。
换标的作用我们知道了,但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为什么那么多车企换标都奔着“扁平化设计”去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扁平化设计的确是目前的一种潮流不***,但一款车标的含义所代表的含义绝非那么浅显,因为它能承载的东西要远比你想象得更多。
既然我们认识一款车是从一个LOGO开始,那么汽车品牌之间的比拼自然也是从LOGO开始,如何让消费者在更短的时间内记住品牌LOGO,并长时间记住它呢?从设计层面来说,相关专家认为扁平化设计能够更让人去专注于内容而非形式,换言之就是更容易引起观看者的联想,不但更有助于记忆,还能更有效地传递品牌价值观。比如我们熟知的可口可乐公司,它就在很早的时候把自身“多余”的元素去掉,只留下一条丝带一般的白色线条,但品牌认知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让所有人记住了它,这便是扁平化设计在设计层面的魅力所在:更简单、更直观、更便于快速识别。
其次,现在的汽车领域正处于“新四化时代”,智能化更是当下所有车企的发力点,那么LOGO是否可以在这个领域中发挥“功能性”的作用呢?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发光。回看过去数年间的概念车,不乏概念车加入了“装饰灯”的元素,其中LOGO灯带是非常常见的。而作为汽车视觉上的“中心点”,当周围灯带都在发光而LOGO不亮时,就会形成一种“视觉黑洞”,让人忽略掉LOGO。这也就是为什么近几年间,越来越多的量产车开始应用上LOGO灯带设计的原因之一。
其实很多对于汽车并不了解的人,很可能会认为汽车的不断换标让自己眼花缭乱,今天才记住这个品牌,明天换标后又重归陌生了。的确,这是换标的风险之一。但是,目前汽车的市场是在不断下行的,车企只有通过创新来吸引更多的新用户,而更换LOGO就意味着品牌的自我革新,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视觉效果上的改变,以自主品牌的品牌向上,它们的换标往往意味着产品品质、车型设计、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改变。
在这方面最为成功的一个例子要数吉利。可以说,吉利的每一次换标,都伴随着销量的提升。从一开始的红日标到地球仪标,吉利实现了销量破万;从14年的子品牌回归换成盾牌标后,吉利又给出了产销量突破150万辆的成绩。如今更换扁平化设计后,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吉利汽车旗下车型有了更多运动化元素和智能化元素等。
与此同时,时隔23年后的宝马也同样更换上了扁平化设计,大众也同样在去年将全新LOGO从三维立体变成了2D扁平化。这些改变其实都在凸显它们在电动化、智能化等领域上进军的决心。
对于车企来说,换标并不是简单地更换图案,因为一个LOGO很可能就代表着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当车市下行遇上新四化,车企能够做的就是积极求变,从改变中找到更新的自己,找到更适合未来发展的道路。或许对于很多不爱车、不关注汽车的人来说,换标会让他们感到眼花缭乱,但换一个方向去看,这何尝又不是一种新的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