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正式确定今年高考分数相同应届生比复读生优先录取
导读:高考是决定人生命运的重要时刻,拥有较为理想的高考成绩,才能更容易填报高考志愿,才会被心仪的大学录取。因此,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位高三的学生都要积极应战。
每年高考阶段,各省都会发布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说明,这是对考生填报志愿以及高校录取法的最基本依据。考生填报志愿出现任何问题或者***,高校录取过程中遇到问题或者其它***,都是依据这份高考录取说明作为最终的判决依据,毕学生在填报志愿前要熟读这份通知。
高考总分相同,应届生比复读生优先录取
官方制定的高考志愿录取规则,任何细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考生的命运,所以每年官方公布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通知,都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关于录取规则、填报志愿的顺序等,较为敏感的问题,都是容易引来争议议。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发布的高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这份内容里面第36条提到:上年被录取后未报到考生将排在同分数的最后,考生总分相同时,按单科成绩依次从高到低排序。
这个规则是山西省教育厅特有的录取办法,此前,山西省教育厅在2022年的招生录取规定里面,被录取却没有报到的学生将会写入档案,第二年参加高考并填报志愿时,可以将学生的档案同时送交给提档的高校。
以实际的案例来分析:***设李华2022年参加高考成绩为500分,填报志愿被某所本科院校录取。但因到专业问题,选择回到学校复读,没有到大学报到,以复读生的身份,继续参加2023年高考,但教育厅通过档案已经知道是非应届生身份。
2023年李华高考成绩为600分,李华和省内其他5名600分学生都同时报考一所大学。高校会优先选择其他5名应届的学生,李华的顺序排名只能排在最后。如果这所高校只有5个名额,李华就没有办法被这所高校提档,只能等下一所高校检索。
招生规则里面写有这样的内容,意味着会优先照顾应届毕业生,复读生当初放弃自己的录取机会,浪费国家给予的招生名额,确实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否则复读生形成恶性循环,否则将会浪费更多的名额。
其实,除了山西省以外,国还有很多的省份都对复读生的问题有所限制。比如广东省普通高校录取通知里面提到,对录取后不报到的考生,适当限制其以后年度参加填报志愿的院校志愿。河南省则是对放弃录取的学生写进诚信档案里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规则只是针对往年已经被大学录取,却没有报到的学生。如果在往年的高考里面落榜,自己没有填报高考志愿直接选择复读,则不会受到该规则的影响。即使是往年已经填报高考志愿,如果没有被任何一所大学录取,同样不会受到影响。
因此,这个规则对整体的复读生影响很有限,只是对那些曾经放弃取名额的复读生进行相应的限制,以保证全体考生的公平。笔者觉得,也是教育厅对考生的一个忠告,教育部门没有限制学生复读,你要复读的学生,就不要随便填报高考志愿,更不要浪费录取名额。
有人觉得,教育厅制定这样的规则很公平。复读生有四年的学习基础,应届生只有三年,两者在知识水平以及应试经验等方面都存在差距。在高考总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应届学生没有问题,从概率论的角度来看,也体现出应届生更优秀。
当然,也有人觉得复读生需要很大的勇气,面临的压力会更大,现在又有这样的录取规则,复读生将会更不容易。这样的规则是否已经影响到高考的公平录取?对复读生来说是否公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也很难达成一致。
这个规则只是影响到部分考生,对于绝大部分考生来说都是正常填报志愿即可,所以大家没有必要过度解读,还是要放宽心态。只要自己的高考成绩足够优秀,就不会纠结于这个问题。
复读生与应届生高考录取有区别吗?
01 首先有些地区复读生不能享受政策性加分和保送,其次如果年龄不符合规定就不能报考公安部队及军事院校等。最后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高校会优先录取应届生。如果你是高考复读的话,想报考相关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学校的招生章程,上面会有明显的说明。
高考结束之后因为考试结果不理想很多同学考虑复读一年,但是又很担心复读生会不会有限制,比如说分数比应届生高,学校不收复读生等问题,在高考考试本身来讲,高考应届生和高考复读生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主要集中在大学录取的时候。首先有些地区复读生不能享受政策性加分和保送,其次如果年龄不符合规定就不能报考公安部队及军事院校等。最后在分数相同的情况下,高校会优先录取应届生。如果你是高考复读的话,想报考相关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学校的招生章程,上面会有明显的说明。
对于复读考生来讲,报考志愿的基本思路是要保证有学上,在尽可能不落榜的前提下去选择学校和专业。换言之,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应留有稍大一点的余量。
千万不可盲目自大,过高估计自己复读的进步幅度,冒着落榜的危险去追逐热门专业和名牌院校。当然,复读考生也不能过分保守,关键是要量力而行。
高考应届生相比复读生有什么优势
高考应届生相比复读生的优势体现在心态与能力上。
心态方面,相比复读生,应届生更有冲劲闯进去面对新的挑战。而往届生任务完成的不好会感到羞愧,完成得好在众人眼里也是理所应当。而应届生战败被视为必经之路,战胜被视为不凡之才,自然更有勇气面对高考。
能力方面,一般来说,在16-18岁之间,是应试思维最活跃的年龄。据社会机构2014年调研,复读生中只有约15%成绩有15分以上的提高。因此,应届生在高考中优势很明显。
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应届生虽然有一定劣势,但是在人生阅历上,复读生更有一番体会,因此不可因一点优势而沾沾自喜,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