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新技巧***用“院校优先”原则
高考志愿填报的技巧有很多,今天介绍一个比较实用的方法,就是“院校优先”原则。“院校优先”原则是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意愿,先选择一批学校作为第一志愿,再选择第二、第三志愿。也就是说,在录取过程中,第一志愿是考生被录取的主要依据,第二、第三志愿仅起到保底作用。
这种做法对考生有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所报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校和专业。但是,如果考生不是很了解学校、专业的情况,这种做法也有可能会造成误解。所以,我们要慎重地对待“院校优先”原则。
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第二,要了解自己所报考的专业的具体情况;第三,要了解所报考的学校录取分数线、自己的分数及位次;第四,要考虑学校的地理位置;第五,要考虑专业的发展前景。因为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未来就业去向是密切相关的。很多同学在选择专业时,往往会忽视这些因素。比如:有的学生为了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忽略了自己今后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有的学生只看到学校好而忽视了所报考学校在行业内的排名;有的学生只看学校知名度而忽视了院校对该专业是否有优势等。
“院校优先”的原则,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将考生在第一志愿中的选择空间扩大。在实际操作中,“院校优先”的原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考生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比如,如果考生的高考成绩在全省排在前10%以内,可以选择一批学校作为第一志愿。但是如果考生的成绩排在前20%-50%之间,则不能选择第一志愿。当然,对于那些排名比较靠后的考生来说,选择学校作为第一志愿也是可以的。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数量不宜过多,因为院校优先原则是指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后面的志愿再好也没用。
我们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知道自己填报的是什么学校和专业。然后再结合自己的高考成绩、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
例如,某考生的高考成绩在一本线以上,兴趣爱好也比较广泛,就可以选择“985工程”院校、“211工程”院校、普通高校(包括民办高校)、一本专业院校和二本专业院校。
如果考生选择的是普通高校,就要谨慎考虑,如果志愿选择不当,很可能会出现“退档”或“滑档”的风险。因此,考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成绩和兴趣爱好等因素后再做出选择。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了解自己的成绩在全省的位次,找出自己和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的差值,在这个差值内选择学校和专业。如果超过了差值,就会有被调剂到该学校或专业的可能。如果分数在位次上下浮动不大,就可以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这样即使被录取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还有机会转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专业,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以免将来毕业时发现就业困难。考生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考虑好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身体条件等因素,不要因为盲目追求热门而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境地。
新高考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
在报志愿时,首先要明志,只有明确自己的志向,才能合理地选择自己人生的这一导航标。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新高考报志愿的 方法 与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目录 新高考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基础概念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报考院校的因素取舍
对学科(专业)门类及就业情况的了解
新高考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步:分析所填报大学连续三年的录取数据。
要填报某一所大学院校,至少得分析这所大学连续三年的录取数据。因为,由于种种因素,同一所大学院校,每一年的录取分,是有波动的,有时低,有时高,这些,都得在大数据的范围内精确分析,然后,再与自己的分数进行对比、参照。通过这些分析,你可以准确地得出这所大学院校的录取规律,有了规律,自然就好办事了!
第二步:进行位次计算,得到差值。
在这里,有两个概念要清楚,一个是绝对分数,一个是相对分数。绝对分数,是指没有与相应批次省控线进行比较的分数。而相对分数,则是用想填报大学和专业往年的录取 分数线 减去相应年份、相应批次省控线得到的录取分差。如果同学你的高考分差,高于这个录取分差,那么,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十分大,反之就要注意了。
第三步:确定学校和专业。
最后,要注意平行志愿的填写,多关注一下位次和分数,然后以自己预测的录取率高低,依次进行排序,再行填报,这一点,也可以多向相关专业人士或老师,进行咨询哦!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1充分了解志愿政策
目前,我国有两种志愿模式,顺序志愿和平行志愿。
大部分地区实行了平行志愿录取,平行志愿也就是一个志愿中包含若干所平行的院校。
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同一科类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每个考生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的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余额的院校。
2遵循“学校优先”原则
原则上能上985,不上211;能上双一流,不上“双非”院校!以此类推
社会上用人单位对 毕业 学校的评价,实际只有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现在也流行笼统地说“双一流”院校);其次是省属本科、高职高专等等。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一个要求,即便不公开说,也会悄悄地立下这个规矩。
随着大学招生越来越多,学生分层严重的同时,大学在出口把关不严,看出身的只能越来越多,而不会减少。目前,全国每年招收800多万大学生(含本专科生),每年也毕业800多万,淘汰率很低,没有办法,只能看入口了,这就是大家看院校出身的根本原因。大家不要拿80年代大学生层次区别不大说事,那时的人如果能上专科学校,放到现在至少都是985了。
其实看学校出身是世界通则,不止中国,比如哈佛的人,嘴上不说,暗地里也会在意这一点。哈佛本科的申请录取比只有5%左右,但到了硕士层面,平均下来就超过40-50%了。
本科是你第一出身,一辈子也无法改变,因此要更加重视。
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与考生的是,一本二本不是一个明确的层次区别,更不是社会上的学校层次区别,只是当地招生办为录取而决定的一个分类标准。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招生,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比比皆是。
你恰恰需要充分利用这样一点。比如,如果有985学校部分专业在二本招生,那就去报,最后那块牌子最重要。在这里,高考君想提醒,有几个985学校因为地域原因,比较好上。
一般来说,西北东北地区的985高校分数都比较低,但学校很不错,比如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是当时在西北布局的2所综合性大学,后来西北大学下放陕西,她就成了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重点大学。再比如吉林大学,与此类似。最后想推荐的是一个特别的985高校,西北工业大学。这个学校在西安,属于前国防科工委(现在属于工信部),实力强悍,也是最早入选985高校的,论资历在现有的985高校也属于前列,但因为地域影响,影响力下降。
对于更多的考生,只能选择地方普通高校,各个大学本质上区别不大,相对选择发达地区的好一点。非要选好坏,建议注意学校历史,一般来讲,大学还是讲究 文化 积淀传承的,历史长的老本科学校,可优先选择。
3了解志愿的填报原则
考生填报志愿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对每一个不同批次、段次,都要合理把握好院校、城市、专业三者之间的平衡。对于成绩比较高的考生来说,选择国内外社会声誉比较高的名校,就是人们常说的“985”高校、“211”高校或现在新提出的“双一流”高校。此类院校环境优美,学风优良,文化底蕴深厚,会对考生的一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身处优秀的集体当中,在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得到正向的互补与学习,甚至在今后的工作中都会有很多的正向影响。另外,重点高校在研究生招生中也会有很多有利因素,推免生的指标要比普通类院校高得多,所以成绩较好的考生不要过多考虑专业和地域。高考成绩较为普通的考生要充分考虑到就业和自己的兴趣志向,要侧重于在城市和专业中寻找平衡点。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城市是考生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大环境,尤其发达的一线城市更加能够开阔考生的视野。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有不少大学毕业生选择留在就读的那个城市工作。所以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要意识到,你所选择的城市很可能成为你的第二故乡。因此,城市因素在填报志愿时应放在重要位置。这是对各批次尤其重点批次高分考生选择院校、城市和专业时相比较而做出的建议。如果名牌大学确有个别专业考生不喜欢,就应该在院校、城市、专业三者之间再次做出平衡。
高考志愿填报要因“生”而宜,因分数而宜,因院校而宜,要综合考虑,科学研判、量体裁衣、准确填报。
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基础概念 1.原始分、投档分、位次:第一个是原始分,原始分就是考生的高考成绩,说白了就是语数外加综合这四科的成绩一个总分,也叫裸分,就是没有含其他的政策性的加分。再一个概念叫投档分,简单来说就是考生投档时的分数。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原始分即投档分,但对于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来说,投档分就不一样了,投档分是原始分加上政策性加分。
2.分数级差:有些学校会设置分数差(只是某些学校会设置具体请看招生简章)。就是第一个专业是你本来的分数,但是没有录取上的话,但按照专业间的级差,第二专业在原有分数上减掉3—5分!!(具体根据学校,需要仔细看学校招生简章!)而在录取过程中,这3—5分有时候是非常关键的。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分数级差,不要只选择热门的,并合理安排好各专业的位置。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第一步:分析所填报大学连续三年的录取数据。
要填报某一所大学院校,至少得分析这所大学连续三年的录取数据。因为,由于种种因素,同一所大学院校,每一年的录取分,是有波动的,有时低,有时高,这些,都得在大数据的范围内精确分析,然后,再与自己的分数进行对比、参照。通过这些分析,你可以准确地得出这所大学院校的录取规律,有了规律,自然就好办事了!
第二步:进行位次计算,得到差值。
在这里,有两个概念要清楚,一个是绝对分数,一个是相对分数。绝对分数,是指没有与相应批次省控线进行比较的分数。而相对分数,则是用想填报大学和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减去相应年份、相应批次省控线得到的录取分差。如果同学你的高考分差,高于这个录取分差,那么,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十分大,反之就要注意了。
第三步:确定学校和专业。
最后,要注意平行志愿的填写,多关注一下位次和分数,然后以自己预测的录取率高低,依次进行排序,再行填报,这一点,也可以多向相关专业人士或老师,进行咨询哦!
高考志愿的填报,简单来说,就分为以上三个步骤,只要同学你在家长的帮助下,正确进行分析、研究,一定能够填报准确无误,最终顺利步入大学校门!加油哦!
报考院校的因素取舍 1.选择院校的层次应相对高一些
从院校综合实力上分,有“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重点高校、省属重点院校、普通高校、独立学院等。
其中“985工程”高校全国共39所,得到国家在政策、资金、物力等各方面的支持,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国际化水平都很高;“211工程”高校全国共有116所,同样得到了国家和地方的各种支持;老牌高等专科学校综合实力较强。
档次相对高的院校社会认可度高,人才培养质量高,就业牌子亮, 考研 有实力。考生可根据自身分数情况,尽可能选择档次较高的院校。
2.选择院校近3年的录取位次及分数应相对稳定一些
这样的话考生报考时可参考近3年的投档位次、投档分及平均分位次、平均分,那么录取就相对较稳,胜算也更大。
3.院校所在城市尽量发达一些
这样有利于考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城市发达不仅能够让考生接受到最好的 教育 ,享受优质的教学***,而且还大大增加了未来就业机会。
对学科(专业)门类及就业情况的了解 了解学科(专业)门类的目的是为了理清专业方向。
1.理科类专业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学、地球物理、大气科学、力学、统计学、环境科学等专业,考研 出国 相对容易,优秀者可从事科学研究。其他毕业生就业相对难一些,不过近两年就业形势有所好转。
2.工科类专业
建筑学、土 木工 程、电气工程、车辆工程等工程技术类专业,就业率较高。
3.文史类专业
像汉语言文学、外国语、新闻学、历史学、法学、考古学、图书馆学等专业,优秀者可从事学术研究;如若改行需要知识面广一些,适应性也需较强一些。
4.社科类专业
如哲学、社会学、社会工作、政治学与行政学、宗教、国际政治等专业,优秀者可搞学术研究或从事公务员职业,一般者就业相对困难。
5.经管类专业
经济管理类专业优势大一些,适应面更广,热门紧俏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对好一些。
6.医护类专业
专业性强,就业看院校牌子,三甲医院只接收名牌医科大学毕业生,一般医学院或医学高专毕业生绝大多数到社区或乡镇医院就业。
7.农学类专业
就业容易,工作生活条件相对差一些。
每年高考录取结束,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高考成绩自然是非常重要。相比没有发挥好,更让人心痛惋惜的是,会有很多考生因志愿填报不当,而导致“高分低就”甚至“高分落榜”。十年苦读与付出,而今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绝不让孩子输在高考志愿填报上!
新高考报志愿的方法与技巧相关 文章 :
★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及方法
★ 2022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
★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技巧(2022年)
★ 高考志愿填报方法及技巧2022
★ 2022高考志愿填报的方法及技巧有哪些
★ 2022新高考志愿填报技巧经验
★ 2022高考志愿填报技巧一览
★ 新高考应该如何填报志愿
★ 北京高考学生填报志愿技巧
★ 2017平行志愿填报技巧 高考被退档的应对措施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s://hm.baidu***/hm.js?3b57837d30f874be5607a657c671896b";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2022高考志愿填报原则 录取规则是什么
2022高考志愿填报原则:第一是地域优先,第二是职业优先,第三是专业优先,第四是学校优先。四个原则及其排序没有一定之规,一定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高校招生具体政策、招生***数等因素综合参考使用。
2022高考志愿填报四原则 第一是地域优先。如果学生在职业和学业发展、学校选择方面还没有建立非常清楚的目标,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地域。不同的地域,不仅文化底蕴各异,还代表着不同的学校教学***、经济实力和就业机会。
第二是职业优先。这一原则适合于职业选择已经“有谱”、分数较高有选择余地的考生。比如喜欢教师这一职业,那么第一就要选择填报师范类专业。
第三是专业优先。这一原则最适合专业特长明显的考生,当然也适合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对前者,考生可以列出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学校,结合分数在可能达到的区间内选择。对分数较低的考生,学校选择性不多,专业的重要性就更为突出,建议选择技能性较强的专业。
第四是学校优先。三种考生较为适合这一原则。一是考生还没有明确的职业选择,各门成绩又比较均衡,就比较适合优先选择学校。二是踩线的考生,考虑到“掉档”可能性较大,首先选择学校以保证就读学校的层次。三是准备将来出国深造的考生,选择在国外认可度较高的国内名校,有利于出国申请成功。
2022高考志愿录取规则 1.顺序志愿
目前所有省的普通批都是平行志愿了,有的省的提前批还是用的顺序志愿,所以如果不填提前批都不用管顺序志愿什么意思。
顺序志愿很简单,就是按你填志愿的顺序来,所以,顺序志愿填报的策略核心就是直接要求稳,第一个就要选相对有把握能读上的。
2.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平行志愿投档时,根据有关高校提出的调档比例,按照投档原则进行投档。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区别就蛮大的,比如AB两个大学你考了500分,填的顺序是AB,你同学考了501(只比你多一分),填的顺序是BA,那如果A大学只剩一个名额,你同学没有被B校提档情况下,就只会招你同学,因为他分数高。
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到底是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呢?
在可报读的情况下,“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都是因人而异的。有人出生就在一线大城市,从小都是接受最齐全最完善的教育***和公共服务,自然在选择上会少一些烦恼;有人从小就在农村长大,选择院校时还是先向大城市看齐。
如果考生选择喜欢院校的优势专业,可以在学校内得更好的发展和学习。专业本身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学到有用扎实的技能知识。有利于孩子未来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学习自己兴趣的专业,有更多的学习动力。
在学校与学校间举棋不定的时候,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毕竟要在那里生活四年。如果没有特别喜欢的城市,女生建议可以就近城市选择,男生可以考虑更有发展前景的大城市。
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近三年以来的录取数据,包括录取名次、录取人数、录取最低分排名等等,判断换专业录取的可能,拉开各专业梯度,保证尽可能录取到自己理想的专业。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要注意考虑是否接受调剂的问题。如果已经选择了院校优先的原则,建议填报的时候最好勾选接受调剂的选项对于学校间的选择,可以参考:双一流A类>双一流B类>985>211>重点大学>普通大学>普通学院的原则。
高考填报志愿技巧 如何填写才不会落榜
高考填报志愿堪称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如何正确填报高考志愿才不会落榜,你知道有哪些填报高考志愿技巧吗?
填报技巧之关键词 1.分数线
报考分数线即省控分数线,也叫志愿填报资格线,是指省(市)教育考试院根据招生***总数按照120%的比例而划定的具有志愿填报资格的最低控制分数。其特点:(1)上线才有填报的资格,一般分批次划线,不同批次有不同的控制线;(2)这个控制分数线以上的人数多于录取人数的20%,必然有20%的考生落选;(3)达不到这一控制分数线,无法填报得了。
2.投档线
高考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招生***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报考是一定要明确自己分数与投档线的差距。是填报中比较重要的关卡。
3.招生***
一般来说,学校招生人数是不变的,但往往可以因为生源质量很高而追加招生指标,但一般不削减指标。三份资料中招生***比较简单,招生简章比较吸引人,但招生章程最具法律效力。高考考生在确定所填报的院校时和填报专业志愿时,要仔细阅读《招生章程》,了解有关规定,以免误报。
以上就是高考填报小技巧,一定要充分了解才能如愿考上理想大学不落榜。但是事实每年都有很多高考填报落榜的同学,有了报考技巧还要充分了解填报三原则。有了三原则想落榜都困难哦。
高考填报三原则 1.学校优先原则:
社会上用人单位对毕业学校的评价,实际只有几个硬标准,最高的是985,其次是211,其次是本科、专科等等。在招聘时,经常会对毕业学校有要求。
另外这里特别要提醒家长与高考考生:一本二本不是一个明确的层次区别,更不是社会上的学校层次区别,只是当地招生办为录取而决定的一个东西。有的学校在这个省参加一本招生,在另外一个省可能就是二本。所以各位考生高考填报时要注意这点。
2.专业优先原则:
(1)好就业的专业;(2)自己喜欢的专业(3)学校里办学实力较强的专业就是好专业:显然,每个学校办学都有各自的特色与专长,选择学校办学实力最强的几个专业就读无疑能让你获得更丰富的学习***。
3.地域优先原则:
如果你填报时在职业、专业、学校等方面都没有特殊要求,那就地域优先吧。在哪里上大学真的很重要!无论是文化底蕴,经济活力、政治视野、同学人脉、还是就业机会,大学四年绝对会影响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