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看过此文再填也不迟
原创〡萍静的萍
首发〡萍语文
见仁见智,仅供参考。
高考放榜后,别急着欢喜和发愁,填报志愿比高考分数更重要。高考志愿,看完此文再填也不迟。
知道自己是哪块料
十八九岁的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是哪块料。在分数过线的前提下,尽量选择自己既喜欢而又擅长的专业。不要“随便啦”“无所谓”“再说吧”,青春宝贵,分秒必争,寸土必争。问问自己:喜欢的专业能不能报上?能上的专业会不会喜欢?
名校就是一张闪亮名片
名校就是一张闪亮的名片,从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未来应该还是这样。很多500强的HR都说学历不重要,但现实却是——如果可以去名校招聘,他们绝不会去普通院校寻人。所以,你若能上985,就不要上211。
填报志愿也讲究“门当户对”
填报志愿也讲究一个“门当户对”,清华北大谁不向往?但你的分数要能支撑你的志向,否则你的“绣球”也抛不进去。不要满眼都是985、211,先有自知之明,才能精准填报。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原则下,盲目高攀和妄自菲薄都是大忌,会浪费宝贵的填报机会。
择城,比择校择专业更重要
择城,比择校、择专业更重要。学校为你开一扇大门,城市为你开的却是一片天地。一个风物美好、气质卓越、底蕴丰厚的城市,对于人的塑造作用往往大于一所学校的教化。
能去大城市就不要去小城市,能去省会城市就不要去偏远城市,能去离家远的城市就不要去离家近的城市。别问为什么,读书,就是为了成为更好的人,走更远的路,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保得住,才能放心冲呀
我们都知道冲、稳、保,前提是志愿梯度要适度拉开,万一冲也冲不上,稳又稳不了,保,定要保得住。保底志愿的使命是保证有书可读,可以选择本省院校或冷门专业,一是政策也许有倾斜,二是竞争没有那么大。保得住,才能放心冲呀。
服从调剂,退一步有学可上
平行志愿模式下,最好要勾选“服从调剂”,以免遗憾掉档。数据显示,90%以上的落榜考生都是因为不服从调剂。当你没有选择主动权的时候,被选择也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退一步,至少有学可上,至于捍卫理想和放飞追梦,那是以后的事儿,
火眼金睛识学校
三千多所大学,有的名副其实,有的徒有虚名,不要“望名识校”,要用火眼金睛识学校。以下几种情况,要明辨——
地名被误会,比如:中国海洋大学不在北京在青岛,江苏大学不在南京在镇江,四川美院不在四川在重庆;实力被低估,比如:河海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长安大学,四大民办211都很厉害,不可小觑;校名被混淆,比如:北京师范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与中国医科大学,此校非彼校。
首选王牌专业
每一所高校都有一个或几个王牌专业,集中了优质生源和顶尖师资,应该首选。比如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人大的法学、哈工大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西北大学的考古专业、江南大学的食品科学……
家庭背景也是重要参考
填报志愿,除了综合权衡你的理想、志趣、分数、位次,家庭背景也是重要参考。如果你的直系亲属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可以为你提供学习指导或就业咨询,这时,选择相关联的院校和专业也是一种机智讨巧。这不是功利,是现实。
不必过度追逐热门专业
不必过度追逐热门专业,再热,也敌不过世界的瞬息万变。你一定要明白——报考热门不等于就业热门,现在热门不等于未来热门。谁也无法告诉你未来什么最吃香,时间是唯一的尺子。追逐热门还有一个风险,就是毕业之后,可能会面临就业竞争的白热化。
别让自己的志向服从了家长的愿望
未来是你自己的,不能全听旁观者言和过来人言,别让自己的志向服从了家长的愿望。你要怀揣自己的人生剧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是谁,你想过什么人生,你要到哪里去。
当然,再美好的情怀再崇高的理想,也要服从录取分数线。
分数越低,专业越重要
高考分数越低,专业越重要。所有的求学之路都会通往就业,没有名校加持,你必须先展示你的一技之长,否则,毕业即失业。选自己喜欢的,选就业机会高的,选发展前景好的。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尽力而为,然后随缘
填报志愿没有万无一失,即使你一丝不苟地做好了所有功课,最后也要讲缘分。未来,你将去向何处,走上什么路,遇见什么人,都是唯一的。
祝你一路顺风!
关于填报志愿,你还可以读: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禁止抄袭、洗稿、转音频、转***,侵权必究!
2020年高考的志愿怎么填报(高考志愿如何正确填报)
2020年高考的志愿怎么填报
2020年高考填志愿,一般来说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第1个是自己的高考分数,第2个是对应的大学排名,还有就是录制的批次以及大学专业,这其中一个都不能掉以轻心。
我们在脑海中要形成一个关于高考填志愿的总体思路架构。我们高中学生以及家长在规划自己的高考志愿填报的同时一定要结合现实的相应数据,和自己的大学专业的兴趣来进行判断。
现实的数据主要包括高考的分数考生所在省份,高考分数排名的位置,以及新高考地方像选考科目的一分一段表,这些数据都是非常关键的。
同时我们还得搜集一下近三年各个大学相应名次,各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平均分,以及相应的名次等等。这一系列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个宏观的高考志愿填报总体思路。
首先,我们从院校志愿到专业志愿这个录取规则中可以看到,传统的高考填志愿实行院校平行志愿的模式,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院校加专业的一种录取模式。在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以填报多个平行志愿,同时也可以填报专业服从志愿。在这里面我们要非常清楚的一点就是高考填志愿当中的专业调剂,有可能在投档之后会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里面去。
其次是从考生的名次排名再到考生的位次一个分析判断。我们知道像新高考的志愿填报里面,实行所谓的专业平行志愿,也就是专业加学校的这样一种志愿录取模式。在这其中的一所学校的专业或者是专业类作为一种志愿单位,一般而言80个志愿可以赋予考生更大的一个选择权。同时也给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带来更为复杂的考虑因素。像传统的高考填志愿对所有的考生进行科类,以及批次来按照总分进行排序,每个考生都可以取得一个所谓的名次号。
但是在新高考实施之后,普通类的考生已经不分成文科,理科也不分程度去批次。而是按照必考科目,加上选考科目的总分进行排序,每个考生取得一个对应的位置。考生总分相同的时候按照文化总分,语文以及数学科目的总分语文或者单科数学成绩的高分来依次排序,所以在这边我们得非常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
然后就是从分数导向我们应该转向旨趣导向,也就是所谓的兴趣导向。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们应该始终立足于自身的专业发展兴趣,然后同时应该结合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进行专业选择。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很多考生大多希望自己一分都不能浪费的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导致更多的以选择院校和专业来进行判断。很多考生真的是出于担心浪费分数的考量,从而导致最终没有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发展兴趣。我们自己的特长或者是家庭的一种社会资本,以及对自身的外部发展机遇等等一系列的因素没有综合考虑起来。
所以总的来说,应该结合自己的位置,然后再考虑自己的兴趣以及职业发展的规划,最终再结合相应的院校的排名,学科的优势,专业的特长,这一切因素都考虑在内,才能够得出自己合适的高考志愿填报方案。
2022年高考志愿报名时间
6月25日至28日左右。
本科提前批、本科批及对口本科批的集中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在6月下旬;在本科批填报最后一次征集志愿时,同时进行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及对口专科批的集中填报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如何才能填好 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们在高考之后就会进行高考志愿填报,这是高考的一个必经流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程序。下面我跟大家说说高考志愿填报如何才能填好,高考志愿填报需要注意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要重视抓早,不要轻视赶晚 很多家长考生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几天就能搞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以本科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报一本、二本、三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虑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备选学校,这样就可能达到15-20所。
考生及家长需要对这些高校有个大致的了解,需要把各个高校的招生简章的内容加以解读,吃透、读懂、弄通,需要掌握这些学校前几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简称校线),并测算出当年大致的校线,等等。
高考志愿填报要做到填得好、报得巧,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是拿不下来的。因此,希望家长和考生一定要重视高考志愿填报,早作准备,不要等到考试完了以后再抓,那样很可能就来不及了。
要分清主次,不要包办代替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涉世未深,而自己经验丰富,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也当仁不让,其实这是很不合适的。
首先,考生大多十七八岁,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他们对社会,尤其是对自己想上什么学校及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其次,高考志愿填报的目的是上大学——读书。而这个书是由考生去读,如果他不认可、不感兴趣,是不利于他学有所成的。
所以在高考志愿填报这个事关孩子理想与前途的事情上,应该以考生为主,家长只起参谋、***的作用,绝不能越位,更不可包办代替。
要有理有据,不要凭想当然 高考志愿填报是关系考生命运和前途的终身大事,可现实中还有些考生及家长跟着感觉走,仅凭想当然、靠道听途说就完成了志愿填报。
那应该怎样选择学校呢
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前世今生”,全面客观地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
其次,要从学校的内涵上去识别大学。如学校的办学历史、发展过程,是属于本科一批还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属于“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学校的强势学科、特色专业和课程有哪些?是否有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如何?总体就业率怎样?保送研究生或考研录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况怎样?等等。
因为文理均衡可以使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全面发展,重点学科是职能部门对学科的认可度,院士、长江学者、教授的水平和数量是大学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就业率高、就业层次和就业地域这些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去向。
要量体裁衣,不要只追名校 我国的高考招生录取制度历来是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可是,有些考生认为自己平时成绩或高考考分较高,就放出豪言或暗自打算非某某名牌大学不上。
如果说这仅仅是他学习上的追求目标,那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如果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依然如此,就不可取了。要使高考志愿填报成功,要把握两个竞争实力,做到恰如其分。
第一个是由考生平时的学习情况、高考考分情况、思想品德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情况、其他情况等组成的自身竞争实力。无论哪个要素出现了缺陷,都会影响考生的整体竞争实力。
第二个是学校的竞争实力。这虽然不是学校的综合排名,但是以综合排名为基础的,最终会反映到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上。
其核心是在掌握学校3—5年的录取分数线的基础上,再准确判断并预测学校今年的录取分数线。
要分批填报,不要孤注一掷 常常看到有的考生在偌大的志愿填报表上,只报了1所或者2所学校。我国的现行招生政策是,前一批次的落榜一般不会影响后一批次的录取,院校录取到哪个批次就依据哪个批次所填报的志愿。提前批次录取的最大好处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但不利因素是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不太多,招生专业的选择范围较窄,在大城市的高校不多,重点院校较少。
考生一定要把有利和不利因素都分析透彻了再报,对于本科第一、二、三批的考生,尤其是第一批次的考生,一定要知道“不报白不报,报了不白报”的招生录取规则。对于后续批次志愿,如果你不报,就浪费了一次或几次可能被录取的机会。
高招报考中出乎考生与家长意料之外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不要以为自己分数高,就一定会在第一批次录取,而忽略后续批次志愿的填报,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高考志愿填报所有注意事项
1、第一步,利用生涯测评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好自己未来的职业大致方向,譬如,建筑、化工、金融、政法、医学、传媒等等等等。
2、第二步,选择与你未来职来方向相近的大学。
3、第三步,查阅所选大学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
4、第四步,选取于你的分数相近的大学。
5、第五步,在选定的大学里,查看你最感兴趣的专业,然后敲定。
6、第六步,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原则,顺序确定好规定数量的志愿学校。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