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科物化地和物化生有什么区别听听高中老师怎么说
我是高中学校的老师,俺们山东省实行“33”新高考已经5年了,对学生选科的问题,是非常熟悉的,在这里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希望能帮到你。
等级赋分下的物理,让我说爱你不容易
新高考是相对“3综合”的高考模式而言的。建国以来,我们已经使用了很多的高考模式,无论哪一种高考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调整。
从2014年开始,“3X”新高考模式在上海、浙江两地试点。时隔三年后,在山东省、北京市、海南省、天津市等4个省份试点。通过几年的试点发现,“33”高考模式下的选科,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很多学生规避了物理学科,读过中学的网友都知道,物理学科是很难的一门学科,不仅需要过硬的数学知识做基础,更需要强大的理科思维做支撑,所以很多学生在物理学科面前纷纷败下阵来,望而却步、望洋兴叹。
而新高考的选科,恰恰为一些学生规避物理创造了条件,因此选考物理的学生是非常少的。新高考选考科目的成绩不***用试卷原始分,***用的是等级分。等级分与全省选考物理的考生的位次有关系。根据我的了解,绝大多数学霸物理成绩都很好,他们基本上会选考物理的,在等级赋分制度下,学霸是吃亏的。
为什么?举个例子就明白了。
***如一所学校有1000名学生,能称得上是学霸的也就是50名左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里面都是名列前茅的。
***如这所学校选考物理的学生有100人,其中就包括了50名学霸。在等级赋分的时候,排在中游的学霸,他们的物理等级分就处于中游水平,而选考其他科目的非学霸考生呢?可能在自己选考科目里面位次都要靠前,等级分也很高,超过了学霸的高考分。
或许有网友会说:那没有办法哟,学霸可以不选物理的。
呵呵,真让你说着了。选考物理的学生非常少,有些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纷纷约定在高考报名的时候,也报上名参加高考,只参加一门科目,就是物理。为什么?为了充当分母,为孩子物理成绩获得较高的等级分而甘愿充当“炮灰”!
国家层面看到这里,也是很着急、焦虑的。为什么?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离开了物理,科技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长此以往,物理人才越来越少,民族振兴从何谈起?
于是全国范围内统一了思想,几乎所有的理工类高校都把选考物理作为一个限制条件。什么意思?如果考生没有选考物理的话,对不起,我们这个学校和专业,你没有资格报考。根据统计,全国理工类的大学和专业数量远远超过了一半以上,如果不选考物理的话,大多数高校是不能报考的。
高考就是一种指挥棒,在这个指挥棒的舞动之下,很多学生乖乖选考物理了。我们山东省则是把物理化学作为一个捆绑组合。这种做法我是支持的,毕竟为了国家的发展振兴,自然科学是不能忽视的。
物化地和物化生,如何选择?
其实对这两个组合的取舍,并不是很难的,因为有了物理化学这两科了,就足以报考96%以上的高校和专业了。至于是选择生物呢,还是选择地理呢?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选考生物的学生多,还是选考地理的学生多呢?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是山东的,就以山东省2021年和2022年的选考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吧。
2021年高考的时候,过本科控制线(444分),也就是一段线的考生当中,选考生物的人数累计有191579人,占比69.18%;选考地理的人数累计有135958人,占比49.09%。从这里看出,选考生物的学生多于选地理的。
二段线(150分)以上的考生选考情况,选考生物的人数累计有350564人,占比64.39%;选考地理的人数累计有329869人,占比60.59%。选考地理的学生数量还是比选考生物的学生少。
2021年高考,全省选考生物的考生总数超过选考地理的考生数量。
2022年高考的时候,过本科控制线(437分),也就是一段线的考生当中,选考生物的人数累计有1***278人,占比65.41%;选考地理的人数累计有170553人,占比56.55%。二段线(150分)以上的考生,选考生物的人数累计有354908人,占比59.67%;选考地理的人数累计有402743人,占比67.71%。
2022年高考,一段线以上的考生,选考生物的考生总数超过选考地理的考生数量。一段线以下,二段线以上的考生,选考地理的考生数量超过了选考生物的数量。
生物这门学科无论是在初中,还是在高中,还是在大学,都是以理科的身份出现的。而地理这门学科呢?身份挺尴尬的。在初中、高中都被划归为文科的行列,在大学却被划归成理科。
据说,有些大学曾经做过试验,大学的地理专业面向文科生招一批,面向理科生招一批。一段时间过后,文科生纷纷举手投降,连称学不下去了。而理科生呢,学起来游刃有余,毫不吃力。什么原因呢?大学地理课程里面,有很多知识涉及到了物理、数学、化学和生物知识,也就是说,大学地理很多内容是需要理科思维和理科知识做支撑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地理是介于文科和理科之间的学科。因此,这门学科选考的学生是比较多的。而生物呢?在我看来,除了遗传变异规律那个领域涉及到数学计算之外,其他绝大多数知识都算是文科知识。可以这么说,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正是由于生物和地理的学科特点,让很多学生都能接受,选考的人数都是比较多的。
2、选考生物和选考地理有什么区别呢?
我觉得,除了少数对自己的职业提早进行规划的考生之外,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区别不是很大。比如,将来相当医生的学生,选考生物是必须的;对将来想勘探***、研究天文的考生来说,选考地理是必须的。
根据梳理,需要选考生物的专业主要包括生物工程类、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类、医学类、森林***类、农学、园艺、动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水产类、生物教育类等专业。需要选考地理的专业主要包括气象类、地图测绘类、水利水电类、城市规划类、旅游类、地质勘探类、***管理类、地理教育类等专业。
3、在地理和生物之间如何进行取舍呢?
除了考虑职业规划之外,还需要考虑兴趣爱好。有人说,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如果你喜欢地理,选考地理,喜欢生物就选考生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也是心情愉悦的一件事。
当然,选科还要考虑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学习成绩。这里所说的成绩不是卷面分,而是等级分,也就是你的位次排名。优先选择自己排名靠前的学科很重要,因为可以提高你的等级分。等级分是计入高考成绩的,等级分高,你的高考成绩就会高,报考的选择空间就大了。
一不留神,又把文章写长了,希望能看到最后哦。
对这个话题,您是如何看的呢?欢迎留言和评论。
#我要上头条#
物化地和物化生的区别
物化地和物化生的区别如下:
高考“3+1+2”选科,“物理+化学”的组合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组合,但同时也是学工科专业的学生的“最佳”组合。
第一是新高考选科新规定,大多数工科专业要求选择“化学”,这也说明了“物理+化学”的组合基本上绑定的;二是高中学习,除了物理比较难外,就数化学科目了吧,因此“物化”组合不仅是最难组合,也是学霸选择较多的一个组合。
那“物化生”和“物化地”两种组合,学习难度不同,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第一点:是否报考医学类专业
新高考“物理+化学”的组合基本上能报考95%以上专业,可医学类院校医学类专业对新高考选科要求极其苛刻,有些医学类专业不仅要求考生选择“物理+化学”科目,还要求考生选择生物。
比如河北医科大学的药学、法医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要求考生选择“物理+化学”才能报考,而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则要求考生选择“物化生”。
比如大连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等医学类专业,考生选择“物理+化学”组合都可以报考。
第二点:生物和地理,根据个人兴趣和成绩选择就行
若是高一学生不打算高考报考医学类专业,因为有“物理+化学”两科,基本上工科类专业都可以报考了,那对于“物化生”和“物化地”两种组合,我们根据对生物和地理的喜欢、学习成绩来选择就可以了。
生物和地理都是偏文科知识,没有太多的计算,容易掌握,并且搭配“物理+化学”两科,学习起来更劳逸结合,提高学习效率。
高考选物化地和物化生的区别
“物化+”的组合是各种选科组合中最好的,有物化,几乎所有的学校和专业都能报考,物化+的组合,加哪一科好呢?哪一科最愿意学就加哪一科!
物化地与物化生两种组合的区别:就是选择地理与选择生物,对报考学校和专业方向上的区别:
地理科目适合报考的专业:地矿、规划测量、建筑类等。
生物科目适合报考的专业:医学、能源化工、农林类等。
建议:
1.地理和生物哪一科愿意学、能打高分,就选哪一科。
2.如果想学这两个科目所适合的专业,在分数差不多的情况下,按照科目所适合的专业选科;但是如果分数差得较多,那就要分数优先。
物化生和物化地有什么不同吗?
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要是想拼一把就选物化生。物化生属于纯理科组合,而物化地组合也是偏理科组合。
两个组合优势:
1、明显的理科组合。物理+化学+生物选科组合可以覆盖***.4%的专业,可以说是最标准、最传统、最纯净的“理科生”方案。同时地理也是文科中的最强理科方案。
2、专业选择面广。物化生这类组合专业覆盖95.75%,不能选择的4.25%专业基本为哲学类、历史类专业。物化地的可报专业也超过了95.16%;
3、学科之间关联紧密。学科之间关联极大,除了三科之间的关联,还与数学的一些通用的理科思维以及计算能力等都是互相印证、互相促进的。
4、记忆内容较少,理解的内容较多。物化生三个科目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一般记忆的内容很少。
除此之外,理科思维学地理更具优势。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但是相对其他两门文科,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与擅长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那些能够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擅长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有优势。
两个组合劣势:
1、学习起来难度大。尤其是物理学科难度较大,想得高分也不容易。
2、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竞争尤为激烈。物理、化学是理科学霸的首选科目,竞争会异常激烈。同时这两个组合都是是偏理学生最喜欢选择组合之一,人数多,高考竞争压力大。
另外,从专业发展来说,学生选择地理,对于打算学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帮助不大。比如学生如果打算学医学,那么最好学生物和化学,而如果选择了地理,很多专业就会受限。
物化生适合考生类型:
理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幅度优于文科水平;目标基于985、211工程类院校的学生们;大学不考虑学习哲学、历史类专业。
物化地适合考生类型:
适合物化生的考生也同样适合选择物化地。但一般选择物化生的都是成绩拔尖的学霸,而成绩比较优秀但是又不是顶尖的学生,可以通过选择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对尖子生形成冲击。
选物化地好还是物化生好?物化地和物化生哪个容易?
物化生和物化生是常拿出来被人对比的两个选科组合。本期我将为大家介绍,物化生好还是物化地好,这两个学科组合谁更容易。
一、选物化地好还是物化生好?
其实这两个组合唯一的区别就是生物和地理,所以与其说是这两门学科的组合的比较,倒不如说是生物和地理学科的对比。
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析生物、地理这两门学科。
1、地理学科难度更大
严格来说,生物和地理难度都不算大,属于难度相对较小的学科。但对比地理和生物的必修一课本,明显能感觉到生物要比地理简单许多。
虽然两门学科都很需要学生背诵知识点,还涉及部分计算题,但地理比生物更考验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生物考高分的诀窍就是多刷题。题刷多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对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能力要求不高。
2、选择地理学科专业覆盖度更广
因为该组合已经包括物理、化学这两门学科,所以组合的专业覆盖度并不会低,基本可以报考绝大多数专业。但物化地组合文理兼并,其专业覆盖度会稍稍比物化生组合要高一些。
根据湖北考试院发布数据可知,物化地组合专业覆盖度为96.80%,而物化生组合专业覆盖度为95.83%。
接下来我将对地理和生物学科的对应专业一一列出对比,供各位家长同学参考。
要求考生必须选考地理的专业:气象类、地质勘探学、城市规划类、旅游类等专业
要求考生必须选考生物的专业:生物工程、医药学类、动物医学类、环境科学等专业
在此我需要提醒大家,大家选科时一定要结合自己未来心仪专业。比如有同学将来想要报考医学类专业,尽管部分大学医学专业并不要求考生必须选考生物,但到了大学你也必须要学习生物相关知识。
高中没有掌握生物基础,大学就得花费更多时间去补习基础,大学学习无疑也会变得十分困难。
3、选择生物竞争更加激烈
再所有学科组合中,物化生组合竞争最为激烈。一般有自信选择这个组合的同学,基本都是学霸,学霸相争,成绩必然会有一高一低。众多学霸扎堆一个组合,这就导致该组合竞争十分激烈。
所以我并不推荐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同学选择该组合。
4、选择生物学科适用性更广
会选择物理、化学这两门学科的同学,基本都是偏向报考理工科专业的同学。但在理工学科专业中,生物的地位和适用性明显要优于地理。
举个例子,如果你将来想要报考心理学、化学、医学等专业,那么在生物和地理之间,你一定是优先考虑生物。
二、选择物化地还是物化生?
选科主要考虑因素有以下几点:
1、选择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学科
2、选择自己擅长的科目
3、考虑未来报考专业与大学
选科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 最简单的例子,不喜欢生物的同学就不要选择生物,那些连东西南北,经纬度都分不清的同学也别逼着自己选地理。
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才能事半功倍,在高考这条道路上走出成功的一大步。
本期科普就到这里,我祝愿大家都能选对学科,考上心仪的大学!
物化地与物化生选大学的区别
物化地与物化生选大学是有一定区别的。
首先,物化地选大学是指考生在CET6考试中达到物理文学类所规定的分数,被授予就读物理类、化学类、生物类学科组合的优秀生招生证书,而物化生选大学是指考生在CET6考试中达到物理文学类分数,被授予就读物理类、化学类学科组合的优秀生招生证书。
其次,这两种考试的难度不同,物化地选大学的考试要求比物化生选大学的要求更高,要求考生在文学科中取得更高的分数。
此外,由于物化地选大学要求更高,所以获得专业认证也更容易。
有些大学也提供特色专业选择,比如国际商务、航空贸易、农业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