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大学优先专业优先还是城市优先你怎么选
高考的结束,成绩即将公布,对于考生而言,大家面临的当务之急,是怎么填志愿?
面对填志愿,通常情况下,我们纠结的点在于,到底是大学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或者说是城市优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其实有不同的选择。如何权衡?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什么情况下,适用于大学优先呢?如果考生的分数,能上985也能上211。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过来人会倾向于建议,考生选择大学优先。毕竟,在中国,虽然说985工程和211工程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是,985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然不可撼动。985大学是中国顶级大学的代名词。985大学中排名最靠后的大学,在211大学中也会排在最前面。因此,如果分数足够上985大学,当然一般不会选择211大学。
其次,什么样的情况,适用于专业优先呢?如果考生的分数,很显然没法上名牌大学。或者说,即便能上名牌大学,也选不到好的专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考生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毕竟,大学的知名度,对于考生的影响力,只是一时的。但是,决定一名考生考上大学、大学毕业之后,将来在职场能不能有前途,主要还是取决于考生的专业能力。选对了专业,将来才有出路。如果没有选对专业,在职场的发展,有可能会举步维艰。
再次,城市优先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很多同学在填志愿选大学和专业的时候,往往不太关注城市这个因素。实际上,城市在我们选择大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在于,我们选择城市,实际上是在选择自己的就业归宿地,在选择自己的事业和前途。毕竟,读大学只有四到六七年的时间。但是,就业是一辈子的事情。举个简单的例子,选择在云南、四川这些地区上大学的同学,毕业后就业,多数人都不会去北上广深地区。但是,选择去北上广深地区上大学的同学,留在大学所在地的几率要多得多。
面对高考填志愿,你会怎么选择呢?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哦!
高考志愿填报时,学校/专业/地域该怎么选?
在填报志愿时,我们面临的最多的问题就是对学校、专业和地域的选择问题,关于怎么选择?每个人的考虑角度不一样,选择也会不一样,但一般来讲遵循这几个原则考虑就不会差。
(一)地域的选择
我将地域的选择放在第一位来讲,是因为我认为地域对于一个人的眼界和机会有很大的影响,在哪上学,基本上决定了学生的见识、格局和视野,比如我们经常看希望工程的宣传片,总是希望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大山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为什么要走出大山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就是提高见识,拥有更多更好发展的机会,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两个地方发展,结局必然会是不一样的。我们说“有时选择一个好的城***见识可能比所谓的学知识更重要”。
除了见识格局视野外,城市对于一个孩子毕业后的留存也有很大的作用,曾有个调查数据显,近60%多的学生会选择留在所就读学校的城市发展;大学四年你所有大学的***人脉都在这里,选择的就业机会也会更便捷,这些都影响着一个人毕业后的发展速度,这也是为什么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录取分数持续走高的最重要原因。
我们来看中国城市,我认为可以划分为这四个层级:
第一个层级就是超一线城市(上、北、深、广),在这个层级的城市里发展,机会大、空间广,但压力也非常大,生存质量相对不高,而且所在这些区域高校录取分数也都是非常高,即便非985、211院校,一些其它一本、二本院校,录取分数有很大部分也都超其它地区的211院校,是否选择超一线城市需要仔细考虑好。
第二个层级是新一线城市(如天津、重庆、成都、西安等),这些区域发展空间大,压力相对超一线城市更小,但机会相对来讲也是非常多,而且生活成本相对不高,高校密度大,企业需求广,是非常值得推荐和考虑的。
第三层级:省会城市,院校所在这些区域整体经济、就业机会等也都会成为未来学习、就业、生活很重要的参考,沿海地区的省会城市比内陆的省会要发达、东部比中西部发达,而中部又比西北部要更强些,所以院校所在地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也是考生们选择时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985或211院校不如双非大学录取分数高的原因。
最后一个层级:其它不发达地区或非省会城市。相对来讲经济发展缓慢,整体节奏和效率与都相较于前几个都有一定差距,而且无论文化学术交流、就业机会等都会不如前几个多。
为什么讲城市的划分,其实就是想说选择区域对一个孩子未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在哪上学,未来就有可能在哪就业,也就有可能在哪生活,所以建议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未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想要过什么样的人生?....在想清楚这些问题后地域的选择就比较清晰了。
同样的分数,应该选择上一所内地实力更强的大学还是去上一所经济发达地区实力明显偏弱的大学,这就成为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你的分数较高,在内地能上一所知名大学或者行业非常认可的大学,我觉得选择内地大学也没有问题。如果你的分数上不了这类学校,毕业以后也不打算考研,以后希望去发达地区就业,那还是建议选择超一线、一线或省会城市更好。
(二)关于专业的选择
当下,“热门”专业成为不少考生及家长关注的焦点。那么热门是否适合孩子?面对别人的“示范”效应甚至周围新友的善意压力,家长更需要冷静思考,为孩子把握方向。对别人适合的未必就是你孩子的菜,更不能不顾孩子自身条件削足适履,盲目追逐“热门”。那如何选择适合孩子的专业方向?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我们来看看:
① 首先专业选择要与孩子兴趣、爱好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喜欢才能热爱,只有热爱才会专注,只有专注才会专业。这就是为什么要和孩子兴趣相结合的原因。兴趣也会分阶段,如有趣---兴趣---乐趣---志趣,这四个阶段也是在投入上和专注度上有明显的差异,万不可误将有趣(只是喜欢而没有转化为长久持续的投入与专注,即便没有外在驱使也会自愿自觉地付出)当成真正的兴趣,它离真正的兴趣还差三个阶段呢。孩子一旦确定了兴趣所在,在选择上所有的可能围绕的投入都在倾注于此。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说“兴趣比天才重要”,虽有些夸大,但也体现兴趣在职业成就上的重要作用。
② 其次需要考虑孩子的性格特质
性格没有好坏,但每种性格都有其适合并擅长发挥的职业场所相对应。著名的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评能有效帮助孩子了解TA的性格特征。你的孩子是喜欢思考还是喜欢动手操作?是喜欢与人打交道还是喜欢在自己的世界里获得能量与知识?又或者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是喜欢变化还是适应规则和标准?.....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清楚地认知自我,我们家长都是跌跌撞撞地在职场和社会行走,只有碰到跟自己契合的机会,如鱼得水;碰到跟自己不契合的环境或机会,就会心灰意冷,甚至怀疑人生。那对尚未走入社会的孩子来讲,何尝不是如此?提前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性格,很好地接纳自己性格中的优势和盲区、觉察自己性格在什么环境中会受阻?什么环境下易于达成目标?提前进行梳理和规划,帮孩子提前规避这些“坑”,也让孩子未来“少走弯路少入坑”难道不好吗?
③ 专业与能力优势相结合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能力优势,你的孩子具备较强的数学推理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TA的空间想象能力超强还是策划能力较优?.....能力是完成某一特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潜在特质,在与自身能力相吻合的专业领域内,往往可以较快获得成功,也易于出成就,但如果能力与兴趣不一致,也就是“喜欢的不会玩、会玩的不喜欢”。每个专业、每个职业都有相对应的能力要求,无论是选择专业还是职业,要看一下它所需要的能力都有什么?哪个是最主要的能力要求?孩子有什么能力?哪些符合?哪些不具备?不具备的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学习或实践得到提升?.....清楚这些信息,你就知道孩子未来要储备哪些能力来提高TA的竞争优势了。
④ 与外环境(家庭、人脉***和行业)相结合
选择什么样专业就是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而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所有的选择都与未来相结合,综合考虑你的家庭状况、人脉***以及行业发展趋势,这些外在因素在职业成功上会起到很大的助力或阻力的作用,比如你的家族是搞贸易的,孩子对外贸专业也不排斥,那这个方向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又或者你们所处西北较偏远城市,毕业后也会回家乡就职,那像什么金融管理、建筑设计、语言类(如小众化语言)等就业机会相对较少,难度会较大,就不建议报考。
总之,以上几点是有关于在专业选择的考虑因素。人常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选择专业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决定了未来的职业以及未来的生活状态,所以需要结合孩子的兴趣、性格、能力、家庭***人脉等因素综合考虑,尽量减少不必要走的弯路,让孩子从专业选择开始,迈好人生第一步。
(三)关于学校的选择
学校是我放在最后面的讲的一个话题,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大学也分三六九等,孩子的分数其实就决定了TA能上什么样的大学,可选范围相对固定,但总体来说,一本大学肯定比二本好,985大学肯定比211好,但是,也不绝对,翻看历年大学的招生录取数据你会发现,不少的二本大学比一本大学录取分数高,也有不少211大学比985大学分数高,甚至有普通大学比有些985大学录取分数高。这也就是上面我们所讲的,分数高的院校她的地域和专业优势在录取中发挥的作用,要么专业热门,就业前景好,要么地域有优势,就业机会多,又或者是专业非常冷门,人才缺口大等等。
其实,对于学校的选择,不要过于盲目追层次或名气,更重要的是和孩子的专业以及未来方向结合来考虑。比如孩子分数属于顶尖分段(650以上),建议优先考虑学校层次,再选专业,因为顶尖分段的高校基本没有差的专业。如果孩子的分数属于高分段(600分-650之间)建议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结合起来,这个分段的考生,所选的院校也都属于非常不错的高校(985、211),但每所院校也都有各自的优势专业,建议考生选择时一定将专业选择放在首位,而不要太关注院校排名。中分段考生其实和高分段考生一样,也是需要结合专业意向、个人性格、兴趣、未来的方向综合判定,如果考生学习习惯良好,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以后想考取研究生,还是选择专业实力较强的985、211类大学好一些。比如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对来说,985、211类大学研究生的升学率会比较高。如果考生没有考研的打算,即使想考估计也考不上,建议还是以专业优先其次看地域,最后看学校的顺序来选择。尽量选择就业形势比较好的专业及学校,因为这些学校一般要么是位于经济发达地区,要么是所处的行业比较好,比如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西安邮电大学。
总之,地域、专业、学校的选择因人而异,考虑角度不同,选择也会不相同,但这三项是志愿填报选择中非常关键的要素,建议考生和家长一定要结合孩子实际及未来需求,慎重选择。
好学校、好专业和好城市之间该怎么选择呢?
好学校、好专业和好城市之间哪个重要?要根据你对以后的***来决定,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好城市可以排在最后一位。
01
如果你以后考虑升学的话,我认为是好学校更重要一些。如果你以后考虑读研、专升本或者是出国留学,那么好学校一定是第一位的,好学校的优势有以下几个:
研究生复试还是比较看重学校的,学校好要比专业好更有优势;是否有保研或者是招收研究生的资格是根据学校来确定的,跟专业无关;好学校的学习氛围要好很多,这一点也很重要。
所以,升学是你的主要目的的话,还是建议把好学校放在第一位。
02
如果你毕业后的第一打算是就业的话,建议把好专业放在第一位。专业直接决定了你以后可以选择的工作范围及难易程度。作为学姐,在这里分享一下选专业时的几点建议:
请尽量选择自己相对感兴趣的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金融、教育等;如果不是特别喜欢的话,尽量避开一些特别冷门的专业;报的时候尽量服从调剂。
当然,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应该考虑自己是否感兴趣。因为你以后工作很大可能也是专业范围以内或者是专业相关的,这一点也非常重要。
好学校、好专业和好城市没办法完全去说哪一个最重要。但是我个人而言的话,好城市是最不重要的。因为城市顶多会影响你三年、四年的体验感,而大学生活主要还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所以我认为好城市重要性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