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的“最后一课”饱含着教育深情与温暖 | 新京报快评
某中学高三学生“最后一课”,语文老师跳舞为同学们解压、加油。截图来自社交媒体***
进入6月的第一周,许多高三学子也迎来了高考前的“最后一课”。通过媒体的视角,我们看到,他们聆听了老师的最后一次教诲,进行了最后一次集体活动,领取了最后一份礼物,进行了最后一次“表白”,也接受了老师的最后一次“道歉”。和其他课堂不同,高考前“最后一课”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情感表达,师生们隐伏的情感通过一个特殊的场域呈现出来。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了“更上一层楼”,学生们竭尽全力,老师们不遗余力。高考不仅是与别人的比拼,也是考生和自己的较劲。高考前“最后一课”,也是一个进行补偿的契机,为师生们的精神诉求和情感需要找到了一个出口。
三年的朝夕相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交往和互动中产生情感。面对调皮和不听话的学生,老师们难免会生气;针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老师们自然也会“恨铁不成钢”;同学之间也会闹不愉快;高考前“最后一课”则提供了一个敞开心扉的渠道,让大家有机会说出心里话。
虽然高考前“最后一课”,基本上都不会讲授知识,但也同样不乏育人路径。高考虽然给考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并非决定性因素。即使考上好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坐享其成;即使高考成绩不够理想,也并不意味着考生的未来就黯淡无光。
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当下,若想仅通过高考就立竿见影地改变生存生态,难免会事与愿违。哪怕考入了好大学,考生也要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人生价值实现的渠道正在多样化,保持奔跑,就有无限可能。
高考承载着公众对社会流动的渴望与希冀,高考前“最后一课”饱含教育的深情与温暖。高考固然有坚硬现实的一面,但有温度和情感的教育却可以让考生们更加笃定、从容地面对高考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
撰稿/杨朝清(教师)
编辑/徐秋颖
校对/刘越
高考生的"最后一课"是怎么回事?
“再见,老师,再见,同学们,我们毕业啦!”
6月4日上午,距离高考还有三天,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3班上了高考前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班主任亲自为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颁发毕业证。
高中三年时光,学校里有每一位学生的足迹,班主任老师更是每个人成长的见证者。在高考前的最后一课上,高三3班班主任刘婷婷和每一位学生深情相拥。
上完今天这堂课,预示着他们正式毕业。未来再相见,也许要等上许久。老师陪伴了同学们三年,毕业离校之前,深深鞠上一躬,以谢恩师三年培育之情。图为高三3班学生向班主任刘婷婷鞠躬,以谢恩师。
最后一课上,班主任刘婷婷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记录了同学们三年高中生活的短***,回忆起过去三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少同学潸然泪下。
这里有最美好的回忆,这里记录着他们三年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拿到高中毕业证,只是青春路上的一次短暂休憩,对于他们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青春才真正刚刚开始。
“我们毕业啦!”老师和高考生们合影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
预祝学子们都有一个好的前程!
[原创]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家长版)
端午遇高考,“高中(粽)”,“考完放纵(粽)”,“全中(粽)”……呵呵,但愿如斯,端午祥瑞罩学子,高考大捷喜频传!
高考作文题目一一揭晓,心里寻思着琢磨一篇,借此感受一下高考气氛。卷1卷2的就算了,卷3的题目,我有话说。
那是毕业前最后一节课,图中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虽很简洁,却很走心,看完,我的眼睛湿润了。是啊,老师的心里装着对孩子满满的爱与期许,他从不表达,他严厉的目光那是爱的鞭策,最后一课,“你们再看看书”他还在为孩子们的高考作最后的努力,哪怕只有一天一小时,他都替孩子们绷紧着那一张弓,他很累,却很快乐,因为高考未结束,他放不下那颗心,记得刚入学时曾许下愿心,助孩子们圆梦大学。不愿离开这张陪伴彼此一千多个日夜的讲台。这是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最后时刻,只愿时间放慢点,再慢点,“我再看看你们”,这含蓄的表白,是这三年来唯一动情的话语。包含无限不舍与深情。
同样某校高考前的最后一课结束之时的画面:一位老师在黑板上赫然写下了:你展翅高飞,我原路返回!短短十个字,饱含了期许与不舍的热泪。学子们回首高中三年漫漫求学过程,一路相伴,浓浓师生情,无不感动落泪。
作为陪读家长陪伴孩子辛苦学习的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确为了孩子,我们付出了许多许多,但是有一些人为其倾注了更多的心血,那就是孩子的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不曾亲眼见证,我也不敢确认,作为老师,为学生无私地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与努力。
三年里,孩子们每天的日常,一举一动,尽在老师眼底。老师每次孩子感冒了,我们还不知道,老师却知道,打来电话叮嘱我们给孩子吃药;孩子成绩退步了,我们心焦得想冲着孩子发火,老师明明更心焦,却嘱咐我们多给孩子鼓励;孩子们取得了进步,我们开心地给予孩子掌声,老师却说乘胜前进,继续鞭策;***日孩子们已回到家,微信群里仍闪烁着老师的叮咛。教育孩子老师可谓极其用心、尽心。
每日早上五点半到晚上十点半,整整十七个小时,老师们用爱默默守望,陪伴学习、生活,一千多个日子,心力交瘁……“待到山花烂漫时,他在丛中笑”,他们精心培育,用心教导,只为来日孩子们高考梦圆,绽放一张张灿烂喜悦的笑脸,高举一份份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份大爱无言,却一点一点地悄悄浸入了学生们的心田,凝固成永恒的温馨记忆。
高考即将落幕,2020高考的号角即将吹响。希望女儿看了此图能深深领悟老师们的苦心,努力拼搏,奋发图强,明年高考时能为辛苦培育自己的老师回报一份完满的答卷,也为自己拼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