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7天掌握这5个要点助你再多得几分
高考临近,同学们除了更加紧张的复习和考试之外,最想要的想必就是各种提分技巧以及高考答题时的一些注意事项,让自己在高考中尽可能地抓住给分点,减少因为粗心导致的失分情况,俗话说,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这在今年一千多万的高考大军面前,可是一点也不夸张。今天,名师荟教育高考冲刺学校为大家总结了几点高考答题时的小细节,希望能助大家多得几分,文理科都适用,记得转发哦~
一、通读试卷
一般规定,高考在发卷后五分钟之内不能答题,同学们应先检查名称、页码顺序有无错误,卷面每一页是否清晰、完整,接着再浏览一遍,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量,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应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树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试题上,避免在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二、合理分配时间
合理分配时间和答题顺序,不仅可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答完所有题目,还能让自己心里不慌张。同学们在答题时,不要太过于分秒必争,做完一道题可以让脑子暂停5秒。这样看似浪费了一点时间,却可以稳定情绪和思路。遇到不会的题,不要紧张,可以尝试换一个新的思考方式,也可以暂时放下,做个标记,等答完其他题目,最后有充裕地时间再回来着重分析。
三、答题由易到难、分条列点不盲目
试卷的题目向来都是由易到难,这是出卷的老师们经过研究讨论,结合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考试心理得出来的出题顺序,因此是适用于大部分学生考试发挥的,大家在答题时不要因为后面分值多就先做后面,这样做可能会因为难度大而影响到整体发挥,一般情况下应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思考方式,渐入佳境,以便发挥正常水平甚至超常发挥,对于太难的题目不要钻牛角尖,可以将时间用在检验已经做出来的题目上,降低失分。
四、交卷前不要轻易改答案
相信很多学生都有这种经历:在考试快结束时,发现某个题提供的选项中,有两个选项都像正确答案,在最后关头纠结万分,改掉答案,最后却还是改错了。在一场考试的最后时刻,人的大脑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在那个时候最好优先选择相信自己做题时的思路,特别是在对某个题没把握的时,不要轻易改答案,也不要为某一个题纠结过久,这样只会扰乱心绪,对整个考试大局来讲没有任何好处。这是很多考生在考场上常出现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
五、检查个人信息,牢记交卷时间
无论试卷是否做完,在交卷前几分钟一定要进行试卷检查,尤其要检查考号、名字是否正确,其次是答题卡是否有错涂、漏涂的情况。在对试卷答题内容进行二次检查时,着重检查答案不确定的题目。另外,特别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清楚考试时间,切勿因记错交卷时间,导致题目没做完。
高考最后7天:提分方法有哪些
1查缺补漏
现阶段的复习,要从整体上把握,考生可以浏览一下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一下频繁出现的热点题型,梳理各学科的知识系统,进行提纲挈领的高考复习,从例题上找点做题技巧。把需要记忆的东西背一下。关键是要稳住自己已有的水平的同时,查漏补缺。
在高考最后几天,不能钻难题,而应做点难度适中的基础题,甚至课本中的例题,理科想要逆袭高分就一定要掌握基础知识。
2分析以前做错的试题
平时复习所作的考题或模拟题,基本上能覆盖高考的知识点。复习这些试题可算是一种便捷手段。着重分析自己做错的题,找出错在哪里,出错的原因,加以克服。做错的题不注意,不下狠劲扭转自己的思维,考场上一旦遇到类似的题目还是会做错的。
高考最后几天提分,要注重量的积累,这样才能有质的飞跃。
3有***的复习
有的同学认为临考该轻松轻松了。不过这好比狂奔的野马,一旦放开缰绳,就很难收回。正确的策略应该是一如既往、有条不紊,有***,有安排的进行复习。
高考压力肯定存在,关键如何对待。适当的压力可以增加战斗欲望,促使你兴奋起来,更好的迎接考试,但过大压力则影响正常的发挥。要把高考当作平时的训练。所谓重视即在做题过程中,要认真审题,会做的题一定要做对,难题不轻易放弃,能做一两步,多得一两分也是好的。
4坚持每天早起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复习的黄金时间,大脑比较清醒,记忆能力也相对较强。因此,早晨一般用于背诵温习文科类科目,尽量将自己最薄弱的科目放在早上复习。
5告别手机和电脑
不得不承认手机和电脑已经和大部分高中生密不可分,可能你也在心里告诉自己无数次不要再玩手机了,时间真的不多了。可是嘴上这样说,身体却很诚实。总是不自觉的就打开手机和电脑,然后时间就不知不觉一点点溜走。这个时候,眼不见为净,就短暂告别几天吧,熬一熬就过去了。
6有效利用破碎时间片段
“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工作”,在高考迫在眉睫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是这样,那你的优势又在哪里呢?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破碎时间,比如等下一班公交车的到来,比如等同伴把饭吃完,而在这些时间里,可以拿出你的单词本背背单词,或者看看一道错题,也许这时候灵感就来了呢~
7把手表拨快几分钟
人往往会在紧迫感下有更大的动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将手表拨快几分钟在应对一些突发状况时你会有更充分的时间,更游刃有余一点。这也会让你在无形间比别人多努力了几分钟。比起刻意去要求自己分秒必争,这样似乎压力会小一点。
8睡前写下明天的目标
成就感和幸福感大多数都是自己带给自己的。在剩下的这几天里,最能支撑你们的也就是每天多一点的自信。不要盲目的去努力,每个人都应该有方向,每天都要有目标,很确信自己今天要做什么,要把什么难题解决,哪怕一天只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你也会更舒心一点。曾经看过一本书,书上说长大以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兜兜转转,一直在转着圈,最后又回到了原点。只不过每一次的成长都是对过去更高级一点的***。想让你们明白这一点,千万不要觉得每天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无趣乏味,千万不要突然放松你原来紧绷的神经。在剩下的几天里,每天都这样心无旁骛地坚持着,你会感谢自己的。这样拼命努力的你是最好的
高考倒计时怎么做
高考倒计时怎么做如下:
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临近高考时,很多同学内心都是非常紧张/慌乱,感觉很多知识自己都还不会,导致每天睡不好觉,上课的时候也没有心思去认真听课。摸着心说,读书这么多年,哪次考试,你是带着啥都会的心态去考场的,所以啊,你啥都不会,肯定不是这几天才感受到的,调整好心情,放宽心,带着自信的心情,去备考最后的时间,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合理分配时间
很多考生往往因为时间没有协调好,导致学习效率过低,我们要把时间做好***,把时间细化到每天的每个时段,如:今天上午要背诵英语2篇作文模板,下午要做2套语文模拟题,晚上学习化学某个章节,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安排,以确保学习的内容更加集中,从而达到快速吸收的效果。
还可以制定赏罚制度,如果在规定内提前完成任务,可拿出一些时间让自己放松,做一些喜欢的事,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任务,那今天出去玩的时间就扣除,用作学习,算是对自己的惩罚。
学会舍弃、正确选择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想把所有的知识都学会,这是不太可能的,距离高考还剩下4天的时间,如果现在学习一些新的知识的话,肯定已经来不及了,所以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去学习新的知识了,多看笔记,把掌握的知识,全部都看一遍,反复的练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致考生
临近高考,大家担着的压力越来越大。专注眼前事,不去在意或远或近的未来,也许你会平静许多。
平时复习时,如果突然感到书上的字怎么都看不进去,不妨放下书本出去走走,谈谈学习之外的事情。
高考是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上考场,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必要前提。从现在开始,借助一些方法对心态进行调整:
第一,可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如放学后先洗个热水澡,学习间隙与家人、朋友聊聊天,也可以在学校操场等空旷的地方大喊,发泄负面情绪。
第二,有些食物有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比如草莓、洋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第三,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比如“我现在精力充足,思路清晰”“对所学知识我掌握得相当不错”……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进入最后复习阶段,如何把握这段时间,使自己有所收获和提高呢?首先,不要老盯着难题做。高考题中所有的题目,从知识、解题方法和技巧上,其实前面的复习中都已经储备了,做难题只有一个作用,增加心理负担。
第二,把前一段做过的题进行整理,如果现在还不会做,最好请老师辅导,关键要有助于上考场时保持轻松的心态;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反馈到知识点上,回归课本,重新掌握基础知识。把近两年的高考题做一做,做完以后,认真对照参考答案,根据评分标准掌握***分点,规范做题,不要造成无谓的丢分。
第三,多准备一些写作材料,如人物故事、典故、重要时事新闻,作为写作文的素材。
高考考的是知识,也是思维,所以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学会不同课程之间的思维转移和加速。
最为恰当的做法是,一门课程的考试结束后,不翻书,不对答案,让思维和情绪完全丢开对这门课的全部印象,全面转入对后一门课程的思考,这样到考试开始时,思维就可以处于更高的活跃期。
考前一周,许多考生表现出诸如烦躁、做题时出现无谓失误等状况,这些都是长时间身心疲惫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