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高考写下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21年过去其现状如何
每年高考都是全社会倍加关注的大事之一,尤其是在高考中发生的一些事迹。高考作文作为考试中极为重要的一项,不仅是一个关键的得分项,更是比拼考生语言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质的角逐场。
各地“天才考生”层出不穷,但满分作文屈指可数,尤其是那些令人无可挑剔的满分作文,更是凤毛麟角。往前数20多年,高考满分作文当属《赤兔之死》最为惊艳。
《赤兔之死》
01《赤兔之死》的诞生:为所热爱的奋力一搏
《赤兔之死》是2001年高考生蒋昕捷所写,当年他凭借满分作文,被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的背后,更多的是实力的积累和胆量的促成。
《赤兔之死》之所以能够被全社会称赞夸奖,引发全民追随,还是因为它不拘一格,以高考作文场上十分少有的文言文体去书写。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赤兔马是三国里顶尖的好马,它的命运也十分坎坷,曾经先后为董卓,吕布和关羽所驾驭。
在蒋昕捷的笔下,赤兔马不屑于前二者的行事作风,对关羽义薄云天的忠贞气节十分钦慕,故而关羽死后,赤兔马不眠不食,托付一位懂“马语”的能人异士,将心中之事尽数说出之后气绝而死。
那一年的高考作文主题是“诚信”,虽然赤兔马的故事更偏向于“忠诚”,略有跑题,但瑕不掩瑜,这篇作文依然得到了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
或许在社会上许多人看来,文章仍然有一些缺陷,比如遣词造句不够凝练,对古语的运用不娴熟等等。但是请别忘了,这是出自一位高中生之手,从高中生的水平来看,《赤兔之死》无愧于“神作”。
网图
据这篇作文的阅卷老师在***访中透露,当时阅卷组在评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引发了一些争执。
有老师认为《赤兔之死》是一个创新的符号,应当予以充分的肯定,直接打满分;也有老师觉得,《赤兔之死》有些跑题,文章内容丰富度也不足与从前的满分作文相比,因此不能给满分。
经过一番讨论,初步决定给《赤兔之死》58分。但是就在这时候,有人提出,既然已经给出了58分的高分,说明这篇作文已经接近于满分作文的水平,再加上创新性,应当予以鼓励。
因此,老师们为了表彰蒋昕捷大胆的做法和奇妙的想法,给予了60分,也就是满分。蒋昕捷的《赤兔之死》后来被公布在网上,立即引发了一阵浪潮。
以《人民日报》等为主的官方媒体纷纷转载蒋昕捷的《赤兔之死》,并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一些地方性媒体也将《赤兔之死》放在最醒目的栏目中,写了评论文章来详细阐释。
而文章的作者,“蒋昕捷”也被记者发掘,他的故事也开始流传。
蒋昕捷
蒋昕捷出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江苏南京。那时候他的祖父酷爱听评书,蒋昕捷从小就伴随祖父一起在收音机旁聆听节目。一老一少最爱的节目就是袁阔成的《三国演义》。
那时候蒋昕捷才四五岁,虽然听不明白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思想,但是一位位枭雄名将,依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蒋昕捷陪着祖父听完了《三国演义》,仍然觉得不过瘾。
上小学以后,他就开始求助于老师,最终借来了完整的一套《三国演义》。得到了书,蒋昕捷如获至宝,每日如痴如醉地啃食。
当时蒋昕捷借来的版本还是古白话文,对他来说理解起来着实吃力。于是他就放了两本词典在书边,一点一点地查阅词典,最终把《三国演义》通读了一遍。
过了第一遍之后,蒋昕捷再读它就不需要词典了。除了《三国演义》之外,四大名著的其他三本他也没有落下,当时他的一位堂兄家中有许多藏书,他就每日在堂兄家里“蹭书”,陆陆续续读了几十本经典。
到初中时,蒋昕捷已经能够成段地背诵三国中的“名场面”,比如“桃园结义”,“青梅煮酒”等等,竟然与书中的一字不差。
资料图
高中时,蒋昕捷选择了理科,虽然他爱好文学,但也仅仅是文学。读了理科之后,他在文学方面的爱好自然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不能像以前一样随心所欲地畅读,但是他仍然会每天抽出大把的时间阅读学习。
转眼间,蒋昕捷来到了高考。这场高考是最后一届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也是蒋昕捷命运发生关键转变的节点。
摊开语文卷子,蒋昕捷很快就顺利推到了作文处。据后来蒋昕捷回忆,当他看到作文题目要求的“诚信”时,脑子里似乎抓住了什么东西,但是稍纵即逝,很是难受。
不过他回头看到前面的卷子中有一道看图题,那幅图是一匹昂扬奔腾的烈马。蒋昕捷立即灵感涌现,想起了三国里的关羽与赤兔马。
经过简单的构思,蒋昕捷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文言文体。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如果选择使用,他很可能会因为水平不到家,画虎不成反类犬,导致作文丢分。
高考中,作文以60分的高分值,占据各单项小题分值的第一名。一篇好的作文可以拿到50多分,寻常作文只有40多分,差一点的只能拿30分,其中差距不可不重视。
网图
如果他失败了,一篇不伦不类的作文,充其量只有二十分;即便是成功了又能拿多少分?四十还是五十?
循规蹈矩去写,45到50分肯定会有的。是求稳还是求愿?蒋昕捷略加思索,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居中写下了题目:赤兔之死!
接下来的事情非常简单,依托深厚的古文基础和丰富的三国知识,蒋昕捷花了不到三十分钟就写完了全篇。写完之后,他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有此,则无遗憾!
02破格录取上名校,勇敢揭发地沟油
蒋昕捷赌对了,《赤兔之死》在全社会范围内激起层层水花,一时间他成了大众焦点。
媒体找到他,要***访他,写独家的稿子;出版社找到他,希望把他曾经写过的作文全部合在一起出版,但是被他拒绝了。许多高校老师也联系他,向他递出橄榄枝。
其实除了作文,蒋昕捷的各路成绩都不算高,总分527分,没有达到那一年的江苏省理科本科一批线。蒋昕捷的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系,很显然以他的成绩是完全不够的。
不过南京师范大学本着爱才之心,决定破格给予了蒋昕捷录取资格,蒋昕捷也选择了接受。
资料图
2001年9月,蒋昕捷前往南京师范大学就读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由理转文,对蒋昕捷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毕竟他理科成绩也不算高,兴趣也不甚浓厚,此次转学新闻学,既是一次挑战,也弥补了选择分科的遗憾。
在南京师范大学就读四年之后,蒋昕捷顺利毕业,并且进入了中国青年报工作,工作内容是教育新闻报道。
踏入社会,这个曾经的高考满分作文创造者再一次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他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放大,被人讨论。
毕竟当初他是被破格录取的,如果此后泯然众人,难免会成为“伤仲永”的代表。不过蒋昕捷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做自己的本分工作,没有给有心之人任何的可乘之机。
在一次接受***访中,有人问蒋昕捷是否支持学弟学妹们模仿他进行古文作文创作。蒋昕捷的回答十分“高明”,他首先否定了“模仿”,因为“我还没有那个水平”;接着他又说,并不反对古文作文创作,但是更鼓励大家按照自己的风格特色进行创新。
蒋昕捷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蒋昕捷消失在了公众的视线当中。偶尔被提起,也是那一年的高中语文老师给学生们讲述蒋昕捷的故事,以及那篇让人惊艳的《赤兔之死》。
不过2010年3月17日,“蒋昕捷”这个名字再度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当中。这一次,他是以中国青年报的记者的身份,写了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叫《围剿地沟油》,是当时国内第一篇针对“地沟油”的报道,文章详细描述了地沟油的来历,如何出现在餐桌上的,以及食用地沟油对人的危害。
蒋昕捷介绍道,那些下水道成了一些人发财的契机,它们从下水道打捞起上层散发着腥臭的,已经被用过几次的食用油,仅仅经过简单的过滤和一夜的静置,就变成了清亮的新油。
这些油被他们以低价卖给一些商贩,二者从中获利。但食用地沟油的消费者,却面临着许多危险:地沟油包含许多致病甚至致癌物质!!
这篇文章一出,全社会哗然!地沟油,这个原本不为人知的概念,顷刻之间家喻户晓,顿时人心惶惶,都担心自己吃的食物里,掺杂了令人恶心的地沟油。
但是就在蒋昕捷以为自己对社会的提醒已经到位的时候,一个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资料图
在文章中,蒋昕捷引用了武汉工业学院的何东平教授的一段数据:目前全国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到300万吨,同时全国每年消耗食用油总量为2250万吨;即每吃十顿饭,就有一顿是用地沟油做的。
这组数据更让人感到触目惊心,地沟油不仅已经出现在餐桌上,而且占比如此之高。这让人如何再吃得下去饭?
不过就在《围剿地沟油》发布的第二天,何东平教授就召开新闻发布会,矢口否认自己有说过这段调查数据。
何东平对自己说法的否认,让蒋昕捷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众人又纷纷指责他“炒作”“博眼球”。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遏制蒋昕捷,让他放弃报道地沟油。
蒋昕捷不理解,为什么何东平会突然改口?它们原本是一路人啊!于是蒋昕捷找到了何东平,何东平向他叹气解释:
这两天里,他接到了几十个电话。有国内外各路媒体的,也有他的各级领导的,压力巨大。再加上他的数据是“估计200万吨到300万吨”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隙,并不是确凿可信的,因此只能暂时否定。
蒋昕捷想起自己曾经在高中的教室里,写下了一句座右铭:“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
资料图
事实就是事实,真相就是真相。谁想让他闭嘴,除非拿出事实来,否则他无论如何也要坚持真理,继续斗争下去,哪怕是千夫所指,不被理解。
蒋昕捷找到了报社总编,社长,各位编辑,逐一与他们交谈,态度诚恳,意志坚定。最终,报社上下一致同意,让蒋昕捷再发一篇文章。
蒋昕捷回到座位,苦思冥想,反复易稿,四天之后才把完整的稿子交给了编辑。编辑看罢,没有对其进行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的修改,全篇发布出去。
《是什么让揭开地沟油“盖子”的教授改口》,就是蒋昕捷发出去的第二篇稿子。
蒋昕捷在这篇文章里,对地沟油***进行了更加深入地思考与反省,他强调,讨论地沟油***的本意是寻找对策与出路,而非通过勾勒渲染地沟油的危害来引发公众恐慌。
他也提到,当下各地地沟油商贩十分猖獗,各路媒体都在曝光地沟油的生产者与使用者,地沟油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我们无需在一个冰冷的数字上多加争论,最重要的依然是如何治理地沟油,保证公众食品安全。
这篇文章发出后,许多原本“声讨”蒋昕捷的人也都感到无比羞愧,公开向他道歉;还有更多的人则是主动加入了揭发地沟油的队伍当中。
蒋昕捷
2010年3月1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办公室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提出严防不法分子利用地沟油牟利,危害人民生命安全。一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一方面高度重视群众举报,严肃处理使用地沟油的商家。
随后,各部门都发出通知公告,并且派出专门人员开始严查地沟油。这些切实的举动很快就给老百姓吃了一颗定心丸,原本连饭都不敢吃的人,如今也能安心炒菜了。
在这一***中,不说蒋昕捷的贡献有多大,至少他敢于揭穿黑幕,勇于报道,坚持自己作为一个记者的良心和职业道德,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了。
03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
在这件事情之后接受***访时,有记者问蒋昕捷:你在报道地沟油***的时候,就没有犹豫或者害怕吗?
蒋昕捷一笑:你现在去搜索赤兔之死的词条,说不定还能搜到蒋昕捷之死。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关键就在于面对风险该怎么做,是沉默下去,还是坚持发声?
蒋昕捷
不管是高考满分作文者,还是其他身份,归根到底他都只是一个普通人,是一名寻常的记者。他没有什么特殊保护,也不存在优等待遇。这次***之后,蒋昕捷再度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
转眼间距离蒋昕捷写出赤兔之死已经过去了整整21年。蒋昕捷也不再是记者身份了,如今他过得怎么样?
2016年,蒋昕捷来到了天猫,担任天猫的公关总监。虽然从事的依旧是与公众打交道的工作,但是相比于记者,公关总监这份工作商业性更强,这次转型是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
2018年,天猫双十一活动时,人们又一次看到了蒋昕捷,他已经是双十一发言人,一头短发,脸上尽显沧桑,非常格式化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蒋昕捷在6.18活动,还搞起“带货”卖小龙虾。天猫官方微博调侃“高考满分作文第一人正在得意地算帐”。
蒋昕捷
后来,蒋昕捷又兼任了新零售工程部资深专家,事业上也算是比较成功的。如今他虽然淡出公众视线,专心经营自己的事情,但是仍然会有许多人记起他,每年高考前后都会有人提起他。
那个曾经写出“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的少年,经历了许多事情,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曾经激发了青少年对于古典文学的热爱与追随,也没有变成人们以为的“伤仲永”。
蒋昕捷
对蒋昕捷,一直以来有一个评论十分中肯贴切:是最有出息,最有社会责任感的高考满分作文者。不哗众取宠,不吃老本,不消费自己的身份,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分工作,全心全意为社会和人民服务。
蒋昕捷之所以能够长盛不衰,而不是一个过眼云烟的应试教育者,归根到底还在于他的品德操守。如同他笔下的赤兔一样,追随心中的道义,至死不休。
参考信源
1,蒋昕捷:误读无法避免,“无欲”方能秉持公正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
2,《赤兔之死》作者高考满分作文第一人如今在天猫“卖起小龙虾”。快科技
3,高考满分作文作者蒋昕捷十年后的今天被批失败中的失败。凤凰卫视
当年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的作者,现状如何?
在2001年一篇《赤兔之死》的满分作文,一度流传网络,也就是当时网络还没那么发达,如果是这个时代,这篇文章多半得上热搜!
这是一篇用文言文,以赤兔马为第一人称写出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了赤兔马对关羽的忠诚。而这篇文章的考生也是一战成名,他的名字叫蒋昕捷。
他是一个从小就喜欢看经典名著的孩子,更是个十足的“三国迷”。正因为《三国演义》的喜爱,他对于赤兔马的死因也是心中颇多猜测,正好在高考的考卷里,他安排了赤兔马之死。
也因为一篇文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虽然在文学上非常有造诣,但是也是一个偏科的主,虽然作文满分,但是总分数只有527分,没有达到一本线。
但是也因为这篇课文他被211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录取。他就读了广播电视新闻系,所以说他的一篇文章改变了他的命运。
那19年已经过去了,当年那个一战成名的蒋昕捷怎么样了,他在南京师范大学毕业以后,与中国青年报签约,做了一名良心记者。
他的两篇报道也广受关注!当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如今他从传统媒体行业也转入了新媒体,他从事了电商,成为了公关总监。
其实通过写作改变命运的故事不在少数,比如09年考黄蛉,高考成绩只有428分的他,却因用甲骨文写了一篇作文被985录取,虽然最后难逃“伤仲永”的结局。
但也有因为写作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人,比如韩寒!所以说很多家长在孩子作文上打下功夫,并非是浪费力气,不指望在考试上一鸣惊人,至少这也是拉高分的利器!
那该如何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呢?
从蒋昕捷的身上,我们发现了他从小喜欢看这类的文章,从《三国演义》到《水浒传》再到《论语》等等,他喜欢看文言文载体的文章。
所以他对于文言文的驾驭能力非常强大!这是因为,在多读、精读的过程中,他能发现文言文的写作规律、词汇运用、写作方法。其实这点也完全可以运用在写白话文的作文中。
这一观点与第二届群文阅读教学大赛特等奖的曹海棠老师的教育观点是一致的,要想孩子写好作文,先要从分析文章开始。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是运用了记叙、议论、抒情、说明的表达方式,还是用了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或者运用了是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19年了,以《赤兔之死》获高考作文满分的江苏男孩,现状如何?
“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赤兔之死》
2020年的高考,浙江考生以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刷屏了。该文的作者引用了大量哲学、文学名言,使得作文晦涩难懂而引发争议,但总体上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字功力。
不过,《生活在树上》并非有史以来最奇葩的作文。早在2001年,江苏男孩蒋昕捷,敢为天下先,以一篇文言文《赤兔之死》获高考作文满分而一举成名,后被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就读于广播电视新闻系。
一、蒋昕捷与《赤兔之死》
2001年7月中旬,高考过后,阅卷老师在批改语文试卷,发现了一篇题为《赤兔之死》的通篇古白话作文,甚为新颖,作者正是蒋昕捷。这篇文章是以三国演义的故事为线索,作者以赤兔马忠于关羽而殒身的感人故事,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
同时,阅卷老师还惊讶于他通篇使用了纯熟的古白话文,通俗易懂,行文流畅,用词得当,文章体现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阅卷老师开始打了58分,但有老师建议既然给了58分,索性就打满分吧!所以《赤兔之死》最终得到了满分。
蒋昕捷因此而出名,被媒体翻出“旧帐”。他从小喜欢阅读,五岁的时候,便开始阅读三国演义,小学就读过很多遍《三国演义》。他还陆续读完了《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等名著。对于古诗词,他也耳熟能详。上了初中、高中,他开始了《论语》、《庄子》、《隋唐演义》、《世说新语》等书籍的广泛阅读,这些苦功夫,最终让他在高考上占尽了先机。
2001年,江苏南京的语文试卷后作文以诚信的作文,图中画了匹很大的马,文字中提到了赤兔马。
关于赤兔马,蒋昕捷早已在心中演绎过许多遍,他使用拟人手法,利用赤兔马与人的对话,编写了赤兔马为忠义诚信的关羽殉主的故事。
最终《赤兔之死》得到阅卷组的一致好评!蒋昕捷也因此而出名,成为各方的争夺对象。有出版社想让他把以前的作文整理出版书,被他婉言谢绝。虽然他的高考成绩达不到江苏省理科一本的最低省控线,只考了527分;但是本着爱才之心,南师大还是决定破格录取了他。
二、毕业之后,现状如何?
由于蒋昕捷在南京师范大学就读于广播电视新闻系,2005年7月毕业后,他进入了中国青年报工作,从事教育新闻报道。因工作出色,3年后,他又成为冰点特稿部记者,他在个人简介中写道:“学的是广播电视新闻,干的文字记者的活儿,希望能用笔去代替摄像机还原现场,带给读者最真实的故事和声音。”
2010年3月,因文章揭露了地沟油乱象而轰动全国,蒋昕捷再次上了热搜,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网红人物。
后来,蒋昕捷从报社辞职,沉寂了多年。当人们再次发现他时,他已经是阿里巴巴集团公众与客户沟通部总监,那一年是2017年。因为他善于利用和整合周边***,工作突出,一年之后的双十一,他被升为天猫双11发言人,成为了阿里巴巴的高管。
三、小结
回顾蒋昕捷的成长史,我们不难发现,对古典文学的热爱,是他迈上成功的一***宝。如果小时候的他不爱阅读书籍,他不可能写出让人惊叹的《赤兔之死》,他也不会拥有行云流水和犀利的文笔。
其实阅读书籍,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例如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甚至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这个习惯将对孩子终身受益。
你对蒋昕捷的故事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当年高考写出文言文《赤兔之死》的考生,时隔19年,如今怎样?
自1***7年全国恢复高考以来,高考成为了所有人所有学子们的一个公正的检验平台,在中国有许多的寒门学子通过高考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才得以有机会站在更高的程度上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2001年就有一个高三学生,因为他在高考的时候写下了一篇名叫《赤兔之死》的文言文,如今时隔19年了,他过得怎样了?
“十二年寒窗苦读,圆梦只在今朝。挑灯苦读,只为博无怨无悔的人生。”没错,学子们十二年的寒窗苦读就只为在高考时能对得起自己,然而就因为高考的公平性,使得高考竞争很激烈,光是一分毫不夸张的说就能压倒至少一千人,如何在高考中拔得头筹,自然也就成了一件难事。那个在2001年写《赤兔之死》的学生名叫蒋昕捷,这个人从小就对文言文有着极大的兴趣。从五岁开始就可以通读整本《三国演义》,从刚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的痴迷程度,就连打游戏都是三国题材。
也正是《三国演义》里面对赤兔马的描述让蒋昕捷着迷,这也为他后来在高考上写的那篇文言文打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他对知识的渴望远不止这些,上初中之后,蒋昕捷还阅读了书籍《论语》、《庄子》等等,而那个时候他还是一个理科生,对文学的喜欢却到了痴迷的程度。
就连后面写作文都得带上自己平时储备的文学知识,当时的高考作文题目是以诚信为题,是一篇开放性的作文。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浮现在蒋昕捷头脑中的就是赤兔马,并写了一篇赤兔马为忠义诚信的关羽殉主的故事。他的文章与其他同学有明显不同,那就是使用的是文言体,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就以这个创新点就可以拿不少的分。
果不其然他的文章给阅卷老师焕然一新的感觉,因为在之前还没有人用文言体来写过文章,虽说其中有些词语不恰当,但是整体来讲还是非常不错的,就这样老师给了满分的成绩,完全超出了蒋昕捷自己估算的分数。虽说那个时候他的高考成绩总分只有527分,但也因为他的满分作文一时间成了名人,就连南京师范大学也因此破格将他录取,最终选上了他最心仪的专业,广播与电视新闻专业。
功成名就的他并没有停止向前的脚步,带着对文学的憧憬,蒋昕捷后来去了《中国青年报》工作,凭借自己的努力写了两篇调查报道,分别是《围剿地沟油》和《是什么让揭开地沟油“盖子”的教授改口》,成了人们心中的良心记者,当蒋昕捷再次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他已经是阿里巴巴里面的一名员工了,成了天猫集团双十一的发言人,有条不紊地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结语蒋昕捷的经历其实就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他用了19年证实了“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只有长时间的知识积累,才能有迸发火花的那一刻,而社会中就是需要这样的创新型人才,勇于开拓新的东西,需要大胆地迈开那一步,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最后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