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孩子高考真的像其他省同龄考生想象的那么简单吗
首先我们需求明白一个问题,北京很大,从房山区的最西端到密云区的最东端要300公里,相当于从上海跑到安徽,跟大多数人想象的帝都不太一样。
繁华的车被堵和古色古香的胡同小院,什刹海只是北京很小很小的一局部,北京市总面积的60%以上是山区,而这些山区根本都在郊区。北京市下辖16个区,其中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这六个区是市区,也就是城六区。
其他的十个区是郊区,就按能否跟城区挨着分为近郊和远郊,就算你是***羡慕的北京考生,也别快乐太早,由于平谷、门头沟区的教育程度、教育***和海淀西城、东城的差距可能比谢广坤和蔡徐坤差距还大。
依据2022年高考的一本上线人数和考试人数统计,北京市高考的一本上线率为42.6%,各种不同口径的统一数字有一定差距。不过,北京的一本率仅仅是以相对优势抢先全国,而没有以几倍的差距碾压各地。
全靠十个郊区以30%的考生强行拖住全市后。据此我初步预算,北京市十个郊区的一本率可能低于30%。当然,这个数据还是比全国大多数省市不知高到哪里去,十个郊区的教育程度也有所不同,像怀柔、平谷、门头沟这些区,可能要几年以至十年才干冒出一个考上松北的尖子生,还不如一些县城中学。
形成这一现象的重要缘由是这些地域的尖子生早在中考就考到市里的重点学校,所以在远郊区参与高考,相当于北京高考的艰难形式。***如你只是想上一本,而不是想上清华北大,那根本相当于其他省市的简单形式。
至于在朝阳、丰台、石景山以及郊区名校上学的学生,开启的则是普通形式,他们上一本概率到达60%以上,相当于江苏这种一线教育强省的两倍,河南、湖北这些人口大省的五到六倍,云南、江西这些省份的七到八倍。
在朝阳、丰台冲一冲,也有时机搏一搏市高考状元,从而为拉高周边学区房房价奉献本人一份力气。***如能在东城区上学参与高考,那就进入北京高考的简单形式,东城区的教育***和教育程度不断很高,靠着综合实力战争均程度的强大,仍然稳稳的排在三甲。
有数据显现,东城区2022年高考一本率接近70%,排在全市第二,而刚刚出分的2020年北京高考700分以上的东城区有六位,排名第三,看数据,东城区曾经十分强悍了,无法海淀、西城两座大山不断横挡在前方。
在海淀和西城读高中,在北京高考脱颖而出的几率最大。海淀的特性是尖子生多。过去十年中,北京市文文科共19位高考状元,海淀区占11席。而从最近两年的高考成果来看,北京市第一梯队的高分考生有七成出自海淀区。
北京高考真的很容易吗?
北京高考并不会因为地区影响而变得容易。
事实上,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教育***和学校水平相对较高,也吸引了大量优秀考生前来应试,因此其录取的竞争也较为激烈。北京高考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其他省份的高考试卷相当,难度也因考试科目和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有普遍性和公正性。
需要注意的是,高考是一项重要的选拔考试,需要通过多年的备考,全面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和素质,提高应试水平才能有更好的成绩。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认真掌握知识,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和纪律,稳定心态发挥出自己的实际水平,才能有更好的结果。
北京高考真的更容易吗?
北京高考真的更容易。
可能原因如下
1、本地政策倾斜
从历年高考情况来看,北京高考相对比较容易主要体现在985录取率、一本率、本科率都高于其他省份。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政策倾斜、本地保护,就拿清华、北大这些名牌院校来说,在北京地区招生的录取比率确实要比外省的录取比率高,因此在大家看来,北京考生更容易考清华、北大。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其实,各省市及地区针对省内考生都有政策倾斜,只是北京市聚集的知名高校最多,北京考生优势更明显。
2、生源质量优势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一直以来都是人才的聚集地。在这个各种***都丰富的地方,家长们自然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付出的财力和精力恐怕是很多其他省市及地区没法比拟的。
各种补习班普及的最早,北京学生从早到晚,每周七天,都奔波在各种补习班的路上,各项素质教育课程一样不落。这样一来,直接导致北京市高中生源质量更具优势,竞争力更强。
北京高考不使用全国卷
当前部分省份高中教材、高中课程设置不同,与其他省市及地区都一定的差异,是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命题的,比如上海的沪教版教材和课程标准就比较特殊,一直自主命题。
其次,高考改革试点省份或一直在改革省份,由于考试科目、计分方式、录取规则都不同,有必要自主命题。其实,不管是全国卷,还是自主命题,作为学生,最应该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努力提升自己在省内的排名。